APP下载

指向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测评的学术情境试题应用初探

2017-10-27陆爱清

地理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陆爱清

摘要:学术情境是指以真实的科学情境材料为背景,呈现学术研究的相关信息,学生需要通过理解情境材料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储备,建构解决问题的路径并加以应用。学术情境试题的目标定位瞄准测评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思维,引领学生建构及应用知识。学术情境试题的优势和价值在于它符合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能力测评的要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术意识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词:学术情境试题;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一、学术情境试题的界定

“学术情境试题”术语的提出,源于对科学素养测评的实践,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测评学生的一些反应。不少学生对很陌生的、有关科技前沿的情境试题表现出好奇和惊喜,他们认为这些试题富有挑战性,愿意在答卷时付出大量精力去琢磨,且交卷后仍渴望就此深入探讨和交流。与此同时,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不少“成绩好但不够灵活”、平时死抠课本的“好学生”对学术情境试题表现出极大程度的不适应,有些甚至反应激烈。

试题情境是指对现实情境的再现,一般是命题者运用文字、数据、图像等方式围绕某个主题加以营造,为呈现信息、提出问题、实现测评目标提供载体。国际上权威的大型教育评价项目,如PISA、TIMSS和NAEP,其关于情境的维度有所不同,如表1所示。

分析表1可知,从情境与学生的贴近程度看,离学生最近的是个人的生活情境,离得最远的是放眼全球的科学情境。结合学生的学习特性与方法看,试题情境可以大致分为学科情境、生活情境和学术情境三种。其中最基础、最常用的是学科情境,即用学科语言、符号等,按照学科逻辑呈现的情境,它们与书本知识最为接近,具有目标单一、条件清楚、路径清晰的特征。生活情境则是淡化学科语言、图像,按照事象真实情境呈现,与书本学习有一定距离,具有目标整合、条件隐含、路径多元的特点。学术情境指以真实的科学情境材料为背景,呈现学术研究的相关信息,学生需要通过理解情境材料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储备,建构解决问题的路径并加以应用。学术情境试题的目标定位瞄准测评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思维,引领学生建构及应用知识。以上三种情境试题的测试目标层次不同,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看出,学科情境试题主要考查的是识记,用于检测知识巩固情况;生活情境试题重在考查一些知识技能迁移的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最为密切,也更容易理解;学术情境试题的优势和价值在于能够考查学生建构及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不仅符合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能力测评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术意识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解决问题。

二、学术情境试题的测试能表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储备

高中地理学科教育承担着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的任务,它要求地理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能够形成从空间和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地理核心素养测评强调的关键不再仅仅是识记,而是更加要求通过识记和迁移去“建构”和“应用”,学术情境试题源于并基于学科、生活情境之上,通过设置真实的学术情境,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应用这些方法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

1.学术情境试题关注学生综合性学习结果

从核心素养测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落实的实践探索中,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的测评注重的是应对21世纪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环境时,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品质。它改变了以往以学科知识点为纲、以知识点掌握水平为检测质量水平依据的学业质量观,要求树立核心素养本位的学业质量观,要求学生能深刻认识复杂真实的问题情境在评价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价值。

2.学术情境试题立足学情再情境化书本知识

学术情境试题以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为“场”,使学生在解决情境问题中,体会和感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学术情境试题立足学情,再情境化书本知识面,学术情境设计越真实复杂,学生的融入感越强,相应的知觉越深入,建构越完整,迁移亦越久远。

三、学术情境试题提供正确认识地理环境的综合思维方式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地理学科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综合性和区域性。由此,可知综合思维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1.整合材料,纵深挖掘,培育思维的严密性与发散性

学术情境试题的素材一般选自科学文献,情境材料适度复杂但主题指向明确,知识指向模糊,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情境的展开给问题的设计提供线索和空间,尝试将问题和解题信息融入其中。由于在试题加工中保留了对研究过程的主要描述,但大量删除了具体数据、文字说明及图像,淡化了学科的痕迹,重在考查学生识别问题的能力。学术情境试题强调学生求真务实,更加审慎地使用情境材料解决问题。

2.学科综合,适度超前,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与多元性

综合思维方法具备高持久度和高迁移度,它决定着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统帅着问题解决的水平深度。学科综合,知识交叉,旨在考查学生建立各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形成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适度超前的新知识,从表面上看与课本内容沒有关联,但答题时需要的知识却存在于课本之中,学术情境试题强调考查学生在复杂背景下获取新知和建构的能力。

四、学术情境试题示例

例1:植物对气候的反映最为敏感,孢粉(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简称)因体积小、质量轻、数量大、易保存等特点,成为了解古气候的重要媒介。图2示意500年来河南省开封市西郊地层(岩芯)5种植物孢粉百分比含量变化垂直分带。其中松属为木本植物,藜科、白刺属、麻黄属为旱生草本植物,菊科为半旱生草本植物。读图2,完成(1)~(2)题。endprint

(1)图中能够反映河南省开封地区气候干旱的孢粉带是:

A.孢粉带Ⅰ B.孢粉带Ⅱ

C.孢粉带Ⅲ D.孢粉带Ⅳ

(2)与其它地层松孢粉带相比,5.5~6.7 m地层中的松属孢粉含量较高,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东南季风携带的松孢粉多

B.开封地区地下水松孢粉含量较高

C.风力和流水携带黄河中上游的松孢粉多

D.黄河下游沿河地带天然松林广布

答案:(1)B (2)C

例2:表2是在对某区域5块不同林地连续9年观测分析后所得到的侵蚀模数与滞留水模数的相关数据。不同树种随树龄变化的水土流失特征,为该地区人工植被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及抚育管理提供借鉴。(研究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前提下,树冠大、高度较矮、树叶密度大、郁闭度高的林地拦截雨滴击溅的作用大,能延缓和分散降雨对地面的打击作用,水土流失量较小)。据此完成(3)~(5)题。

(3)与前三个小区相比,随着时间的增长,茶叶与松树林试验径流小区的侵蚀模数变化有差异的原因是:

①茶树每年要进行施肥与采摘,人为干扰程度大;②松树林的树冠形状与郁闭度对延缓和分散降雨对地面的打击作用有限;③茶树根浅,固土能力弱;④松树林落叶量小,护土能力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若用下列树种进行城市绿化,从长远看最易起到海绵城市作用的是:

A.毛竹 B.杉木 C.林灌混交 D.松树

(5)上题该城最有可能是:

A.广州 B.孟買 C.新加坡 D.南昌

答案:(3)A (4)C (5)D

例3:土壤呼吸年通量是指一年中垂直地面单位面积上土壤与大气之间CO2的交换量。它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炭释放过程。土壤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呼吸是CO2的主要来源。图3示意我国北方某山地3种典型森林的土壤呼吸年通量。读图3,完成(6)~(7)题。

(6)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直接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高度与坡向 B.土壤温度与水分

C.日照时间与风速 D.土壤矿物与微生物活性

(7)近20年来白桦林地土壤呼吸年通量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光照条件好

B.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

C.气温较低,冬季风强

D.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

答案:(6)B (7)D▲

参考文献:

[1] 孔燕,吴儒敏.学术情境试题的目标定位与编制策略[J].中国考试,2016(9):18-23.

[2] 曹东.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14-15.

[3] 张莹,冯虹.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教育研究,2016(7):60-64.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漫溯学生思维之湖,科学导航促思启智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科素养
以整体思维统筹卓越法律人才本科教育
环视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政治之新视角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