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为鹰”在万山之祖的帕米尔高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塔吉克族鹰舞综述
2017-10-27德元达
□ 敖 君 德元达
塔吉克族青年在表演鹰舞
正如弗雷泽所说“图腾是野蛮人出于迷信而加以崇拜的物质客体。他们深信在图腾与氏族的所有成员中存在着一种直接和完全特殊的关系——个体与图腾之间的联系是互惠的,图腾保护人们,人们则以各种方式表示他们对图腾的敬意。”
徜徉在人类“黄金时代”的塔吉克人同其他民族一样,也经历了人类的童年期。原始宗教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三个阶段。在塔吉克民间的传说与神话亦包含着塔吉克族的宗教及信仰。图腾崇拜的遗迹依然遗存。
深居帕米尔高地的塔吉克人在万山之祖的高地繁衍、发展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
鹰在塔吉克民族文化中代表着美好、神圣、勇敢,是塔吉克族特有文化载体与符号。塔吉克文学中《白鹰》《山鹰》等诸多表达即塔吉克民族共性心理的反应。对于鹰的崇拜是其图腾崇拜的体现与证据,模拟山鹰的舞蹈,是自然崇拜礼仪中对于鹰的顶礼膜拜形式的演化或遗存,是塔吉克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塔什库尔干石头城遗址
塔吉克族鹰舞是塔吉克人聪明与智慧的结晶,是高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在万山之祖的帕米尔的完美遗存。其散发着浓浓的高原文化纯美气息的优雅、自由而即兴的特质让它在我国民间舞蹈艺术中如空谷幽兰独树一帜。奇妙优美的曲调、奇幻曼妙的舞姿令人欣喜与振奋、令帕米尔高原充满勃勃生机,在优雅的斯特洪诺伊和达甫中翩翩起舞是塔吉克人的幸福,也是新疆南部高地塔什库尔干的快乐。
鹰舞不但记录着西域竞技性乐舞的历史传承、还传递着图腾崇拜的诸多古老讯息。它是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最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塔吉克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一、历史与人文环境
位于“丝绸之路”的咽喉部位的塔什库尔干地区属于交通要道,军事要地。
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帕米尔高原、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塔吉克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其社会经济生活保存有诸多高原文化的特征。
塔吉克人大部分聚居在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县,其余分布在泽普、莎车、叶城、皮山和阿克陶等县。
“塔吉克人(Tajiks)”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古代,这一概念的内涵相比于今天要宽泛得多。最初的意思是“戴王冠的人”。“塔什库尔干”汉译是“石头城堡”之意。“塔吉克”则是王冠之意。
在中国古代,帕米尔也被称为“葱岭”等诸多个名字。
帕米尔,在古代亦称为不周山。不周山为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不朽著作《离骚》中就有“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同期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对不周山之“不周”,作了更为神奇的描述:“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据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这个不周山即今日昆仑山西北部的帕米尔。
据有关资料: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管辖。公元2世纪—公元3世纪,在塔什库尔干一带出现了羯盘陀国,竭盘陀人是中国塔吉克族的远祖。在公元3世纪—公元4世纪,他们已发展了灌溉农业,过半农半牧生活。羯盘陀国有12座城堡和10多所寺院。以小乘佛教为国教。唐朝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开元(公元713年—公元741年)中,在此设“葱岭守捉”戍所。公元8世纪,羯盘陀国消亡。公元9世纪—公元16世纪,塔什库尔干地区先后受吐蕃、喀拉汗王朝、西辽、蒙古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的管辖。特别是从公元10世纪开始传入喀拉汗王朝境内的伊斯兰教,对塔吉克人的影响强烈,以致后来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明朝后期,在色勒库尔的中心地带已有一批塔吉克族小村塔。从公元1 7世纪后期到公元l 9世纪,帕米尔西部和南部的什克南、瓦罕等地的许多塔吉克人迁入色勒库尔,逐渐成为中国的塔吉克族。公元17世纪中叶,清朝统一全国,对塔什库尔干,沿用元朝的名称“色勒库尔”,建置色勒库尔回庄,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二、塔吉克族鹰舞的主要特征
塔吉克族舞蹈主要有鹰舞、马舞、刀舞、木偶舞等。在其众多的舞蹈之中,唯有鹰舞是其最喜爱的舞蹈。
鹰舞是塔吉克族民间传统舞蹈。从内容到形式皆模拟鹰的动作。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便、民族单一等各种原因,得以保留至今。成为塔吉克族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在塔吉克民间称呼为“合齐吾德玉苏勒”,舞步以独特的“顿挫步”“跟跺步”为主。
鹰舞的舞步主要有单步、错步、错步转、跳转等。手式有单翅、双翅、交替式等。
鹰舞没有场地的限制,田间地头,草甸草原,庭院家舍都可以成为其舞动的处所。
只要有鹰笛和手鼓奏起,富有竞技感的古老的舞蹈就可以随着清亮的“斯特洪诺伊”和达甫的铿锵,随着舞者的如翅的双翼翩翩腾起。一顿一挫的优雅就会随着舞蹈者的自如与进退延展开来。
塔吉克族鹰舞由舞蹈和鹰笛的曲调两部分组成。
鹰舞有其基本固定的曲调,这些曲调不断重复和延续,形成了鹰舞的特有的舞步和形体律动。主要形式有“恰甫苏孜”“买力斯”“拉泼依”等。
“恰甫苏孜”意为“快速、熟练”,既指节奏,又是即兴表演并带有竞技性的舞蹈形式,代表了塔吉克族舞蹈特有的风格。它为7/8拍,由3/8单拍加4/8双拍组成。单拍活泼、跳跃,双拍平稳、有力。形成动静结合,急缓交错的特点,为塔吉克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传统形式多由男子表演,以双人对舞为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盛行男女对舞,由男子请女子对舞,两人徐展双臂,如双鹰盘旋翱翔;节奏渐快,互相追逐嬉戏,又如双鹰起落;继而急促相靠,骤然闪开,由低到高做拧身旋转。“买力斯”意为“特定节拍”,是以民乐伴奏或民歌伴唱为主的自娱性舞蹈,也常用来表演传统的故事性民歌,它以原地连续旋转为特色。一般情况下是5/8节拍,由3/8拍和2/8拍构成。音乐连续演奏时,绵延不断中又有跳动感,形成平稳、含蓄而又充满激情的舞蹈特点。有独舞,双人舞、群舞或自由表演。表演时互相邀请,以5/8拍中速走四步最典型,伴奏乐器有鹰笛、手鼓、弹布尔、热瓦甫等。“拉泼依”是家庭内只用一个热瓦甫伴奏的特定舞蹈形式,有时也在室外进行,节拍为7/8拍,其伴奏多用恰甫苏孜的曲调,伴奏者可以边演奏边舞,舞蹈动作自由、轻快。
笔者与传承人及其弟子的合影
鹰舞的伴奏通常使用的乐器有手鼓、鹰笛、热瓦甫、弹布尔、艾捷克等。
其中最为典型的伴奏乐器是鹰笛“斯特洪诺依”和达夫。鹰笛是用鹰的翅骨做成的,因为有三孔,也称“三孔骨笛”,是塔吉克族最典型的乐器,其吹奏方法颇繁难、而音调却清亮悠扬异常别致。笛长约25厘米——26厘米,外形稍有弯曲,口吹的一头直径稍大,约有1.5厘米左右。有孔的一头直径较小,约有1厘米左右。采用难度相当大的、古老的鱼咬尾式的吹奏方式。以C调为主。鹰笛虽然只有三个孔,但是却可以吹奏出7个音节。
鹰笛的制作要求非常的高,要求两只鹰笛的音质完全一致,否则这对鹰笛就不能用。由于鹰的大小不一,做出的鹰笛的大小和厚薄也不完全一致,所以,所有的鹰笛的音质也不完全一样,但是从同一只鹰的翅膀上取下的翅骨做出的鹰笛就可以达到完全一致的要求。一对音质完全一样的鹰笛。如果其中的一支损坏或者丢失,那么另一支鹰笛将无法与其他的鹰笛合奏,只能用来独奏了。
鹰笛的曲调有基本固定的曲目,婚礼和喜庆时吹“恰甫苏孜”、“泰温”、“吉格伦”、“黑吾力”、“巴拿纳马克”、“热布让克”等;叼羊的时候吹奏“腾巴克苏孜”、“瓦拉瓦拉科克”等;思念家乡和情人的时候则吹奏“法拉克”。其中大同乡的塔吉克人给年轻人和有威望的人送葬时,吹奏“塔里肯”。
除了在吹奏思念的曲调的时候是一个人吹奏,不用手鼓伴奏外,在演奏其他的曲目的时候都是两个人,并且由两位妇女共同敲打一只手鼓,这种手鼓比一般的手鼓要大一些,采用不同的鼓点伴奏。曲调有5/8拍的买里斯苏孜、6/8拍的文丽文拉里克苏孜、7/8拍的恰甫苏孜。在盛大的赛马、刁羊活动中,多支鹰笛吹奏《刁羊曲》,多名妇女同时击奏多面手鼓敲奏“瓦拉瓦拉赫克”。鼓点有固定的套路与名称,每套都能演绎出复杂多变的艺术效果。
以鼓与笛伴奏、在形式与技艺方面继承了西域乐舞的“双人对舞”与“竞技性旋转”,乐曲和节拍自由,在自娱性舞蹈中,具即兴性,是鹰舞的基本内涵。
三、塔吉克族鹰舞传承与濒危现状
塔吉克族鹰舞由于其奇美、别样与独特的特性,早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被列为民间舞蹈国家级项目。
2008年2月,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舞蹈项目第一批)目录中,库尔班·托合塔西确定为“塔吉克族鹰舞”的传承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放、改革等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引发的各种文艺的可能性,让塔吉克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也随之改变,其传统风俗也受到空前的冲击,其原生态传承机制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鹰舞活动举办的频率锐减,鹰舞的文化空间日益萎缩。
其一:鹰舞的主要伴奏乐器音笛的来源是鹰的翅骨,而鹰是国家的二类保护野生动物,属于严禁捕杀之列,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音笛的来源自然枯竭,而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是由于鹰笛的减少,会吹奏鹰笛者也逐渐减少,目前会制作、会吹奏鹰笛的人越来越少,鹰笛吹奏与制作陷于濒危状态。
其二:由于山区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由国家安排,从帕米尔高原迁移到距离塔什库尔干县520多公里处的岳普湖境内的阿巴提镇,人数的锐减带来的就是文化空间的弱化。
材质的断源、自然生存环境的恶化、文化空间的低迷、传承文化空间的困顿、文化生态环境缺失,这些诸多的原因使得鹰舞的传承受到影响,加剧了鹰舞的困境与濒危程度。
四、抢救性记录工程的启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是国家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塔吉克族人是生活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的古老民族。其历史悠久,有语言,普遍使用维吾尔文字。文化遗产传承空间脆弱,保护与抢救迫在眉睫,数字化记录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鹰舞表演
吹奏鹰笛的弟子
为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塔吉克族鹰舞》,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库尔班·托合塔西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2017年3月17日,新疆艺术研究所一行15人组成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团队在自治区文化厅艺术处调研员兼新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迪力夏提·帕尔哈提带领下来到塔什库尔干县、鹰舞传承人库尔班·托合塔西的家乡瓦恰乡及传承地,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为标准,集中采录、拍摄了《塔吉克族鹰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库尔班·托和塔西抢救性纪录文献片。
抢救性保护工作团队足迹遍及项目传承人库尔班·托合塔西的家所在地瓦恰乡、项目传承地班迪尔乡、塔什库尔干镇、塔什库尔干县文化馆等地;走访了传承人弟子、亲属、邻里等相关人员;对塔吉克族鹰舞的特征、伴奏乐器、乐曲、相关传说、传承人及鹰舞的发现、发展脉络、传承现状等情况进行了多种方式的记录。
本次抢救性记录工作通过三个机位大全、中、近、特写的拍摄记录,既完整记录了舞蹈项目的流程,又深入挖掘了项目的细节。重点对于对于项目传承人的表演的鹰舞的主要特征、常用队形、基本套路等进行记录,详细记录了舞蹈的动作要领、表演套路,动作分解以及对于演员的用品、用具等进行了记录。搜集、记录、拍摄了传承人各种文献资料;掌握了较为丰富、珍贵的文献资料。
该抢救性记录文献片包括传承教学片、教学实践片、口述片三部分,将库尔班·托合塔西传承、延续的非遗项目“鹰舞”采用数字、影像手段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旨在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的资料。
五、抢救性记录塔吉克族“鹰舞”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昆仑山之西西北与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与阿富汗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相连,东南和东部与叶城、莎车县相连,北面与阿克陶县相连。是我国国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唯一的塔吉克自治县。居于丝绸之路重要隘口的塔什库尔干自古以来是重要的军事要地。
研究和保护鹰舞,对研究塔吉克族的渊源和文化,丰富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内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乐器的历史渊源,以及研究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抢救性记录工程的启动不但对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塔吉克族鹰舞》的研究、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构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系,维护边防安定等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