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伴“花朵”绽放
2017-10-26刘军
摘要: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责任重大。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语文教师教学首要有爱心、耐心,其次老师要做一个真诚、正直的人,最后要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培养爱心;模范作用;人生观
自毕业以来,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已10个春秋,其中有酸也有甜,有苦也有辣。俗语云: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望着眼前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学生们,能够给予他们快乐,其实我们也是快乐的。教师因其工作的特殊性,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有人说教师是园丁,他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培育出桃李满天下……这一切所赞颂的都是因为老师有一颗金子般的 心——爱心。爱心是什么?爱心是关注、给予;爱心是理解、宽容;爱心是信任、尊重。他更是一种信心鼓励,一种潜能激发,一种知识诱导……正是因为有了它,才激发师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营造出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建立了师生愉快和谐的关系。
一、培养学生的爱心,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手中肉”过多的溺爱和纵容使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关心、爱护他人。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我能够注意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和教学内容三方面的关系并从中挖掘情感效应,尽量把学生的学习与爱心培养紧密联系起来。记得苏教版三年级有一篇课文《掌声》,课文记叙的是一位腿有残疾的小英上台演讲,同学们先后给予他2次掌声,使小英发生变化的故事。当我拿到这篇课文后我觉得要抓住这个机会,我应该如何更好发挥、挖掘出学生的情感效应呢?首先,我抓住课文中同学们的先后2次掌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一部分学生来演一演小英,其它同学就是课文中小英的“同学”,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身临其境,这样就能让学生理解文本、理解掌声给小英带来的变化,更能理解“爱心”的重要性。其次,要求同学们回去通过查资料、上网、询问他人的方式,查一查生活当中充满爱心的好人好事。并在班级里举行一次演讲比赛,通过这样的“说身边好人好事”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渐渐地懂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充满爱心。最后,我采用举生活中的“反面事例”来加深他们对“爱心”的印象。如: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公交车上,本来一向很懂事的孩子在看见老弱病残人士上车的时候准备让座可身边的父母却阻止孩子的这种行为,有的使眼色,好像在说:“你傻啊!这么多人都不让,要你让什么。站着不累吗?”有的父母直接制止孩子,不允许孩子让座。一次、两次孩子让座被阻止,次数多了孩子们渐渐养成不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看似对孩子的爱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引导,如果生活中都是这样的“爱”,那岂不是非常的悲哀。所以,只要父母、老师能做到用爱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孩子自然就懂得如何去爱父母、爱老师、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了这些爱,人与人你之间就会少了冷漠、自私,生活就充满了爱。
二、教师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表榜样,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的效果。2008年4月份,我在一次篮球比赛中发生意外,脚掌肌肉撕裂,整个脚肿的很大。第二天的语文课堂上,每次转身板书,到同学间讨论问题,都疼得直哆嗦。俗话说得好:身教甚于言教。学生们都深受感动,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这节课上的很成功。刚一下课,同学们都围拢了过来,纷纷关心起我的伤情……我的这种坚持和付出,不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教育吗?几天后,我们班在学校举行的拔河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事后,有的孩子在日记中写到:拔河时,我们使出全力,手被绳子磨得特别疼,但是一想到刘老师忍痛为我们上课,这点疼又算得了什么,我们要坚持,一定会赢……这正是教师以模范品行作榜样,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使平凡的师爱,发挥非凡的力量。
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当一位老师全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爱心时,最终的目的希望能够上名牌大学吗?当上大官吗?我想他们最大的希望是让孩子能懂得:学会如何做人?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教孩子们如何做人,语文老师的责任是最大的。有位知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所以怎样让学生主动去学,这才是老师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1、教师奉献爱心,建立良好的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认为,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要树立一种“与学生平等,为学生服务”的新观念。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真正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把学生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朋友,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学。
2、多创设情境,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现在的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主动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去准备,该怎样使孩子懂得更多的知识并理解做人的道理呢?我想教师应该一改以往的“满堂灌”的教育教学理念,把烦闷的课堂教学丰富化、有趣化,这样就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学。在语文教学中,每上完一篇课文我都会采用“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在上六年级《天游峰扫路人》这篇课文时,首先我主要通过“读”贯穿全文,重点理解、感悟七旬老人那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其次,我课前精心准备了一堂名为“积极、乐观”为主题的班队会,让学生们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进一步感悟老人的积极乐观精神。最后,把课文与“爱国主义”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组织班里的学生去西梁山烈士陵园,让同学们直接感受革命先辈为国家利益而牺牲自我的伟大壮举,从而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的工作虽然繁琐,有时甚至“无厘头”。但是只要每一位教师都充满愛,用“爱”去浇灌、感化学生,把教师当做自己的事业去做,我想明天会更加精彩。
作者简介:刘军(1985.10)男,民族:汉,籍贯:安徽芜湖,职称:小学一级,学历:本科,单位:芜湖市雍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