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诊断及特点分析

2017-10-26张艳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头颅血肿脑出血

张艳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血压突然升高后,导致脑内小动脉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国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好发年龄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发病群体也在向年轻化发展。该病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脑内血肿对侧肢体出现瘫痪,当血肿扩大,腦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高血压性脑出血存在着发病急、病情重、易留后遗症等特点,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安全[2]。所以,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后,及时准确的对其检查与确诊,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进行及时治疗,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中使用头颅CT的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检查及诊断有着良好效果,现对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头颅CT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总结检查结果并分析其特点。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患者40例,女患者20例,年龄范围为39~74岁,平均年龄(56.4±6.2)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程范围为1~20年,平均病程(10.1±1.9)年。具体症状表现为一侧肢体偏瘫35例,双侧肢体偏瘫4例,肢体活动障碍4例,突然意识丧失10例,突发头痛头晕呕吐26例。据患者家属反映,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均有情绪激动、饮酒等诱发因素。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GE optima600 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

扫描部位为患者头颅,扫描时以听眶线为基线,设置扫描层厚及间距均为10mm,共扫描12个层面。重点观察出血部位,血肿个数,血肿效应,血肿形状,并根据CT扫描仪的体积计算程序对血肿体积进行测量,出具检查结果。

2 结果

60例患者经头颅CT检查后,根据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共检出血肿72个,患者单发血肿56例,多发血肿4例,各占93.3%与6.7%,其中最大血肿体积为11cm3,最小的为2.8cm3,平均体积(5.2±0.8)cm3。出血部位上,位于基底节区的血肿共37个,位于丘脑部位的血肿共15个,同时累及基底节与丘脑的血肿共5个,位于小脑的血肿共6个,位于额、顶、枕、颞部的血肿共9个,分别占总血肿数的51.4%、20.9%、6.9%、8.3%、12.5%。另外有血肿破入脑室20例,其中破入同侧侧脑室的10例,破入双侧侧脑室的6例,破入三脑室的3例,破入四脑室的1例。在血肿形状上,有圆形、椭圆形或者肾形,以基底节区或丘脑部位血肿较为多见,还有不规则形状,以小脑部位的血肿较为多见。血肿部位分布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众所周知,高血压在我国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共计有3亿左右的人群患有高血压,发病率之高,令人胆寒[3]。高血压患者有着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以脑部、心脏、肝肾最为常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有着发病急、病情重、易留后遗症的特点,在如今老龄化加剧的大趋势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状态,所以,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及时检查诊断以及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以及降低致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

随着时间的发展,医疗技术不断在进步,我国医疗改革逐渐深入,患者治疗疾病的成本不断降低,从而使以前高精检查仪器CT机得到迅速普及,目前,头颅CT已被广泛运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检查诊断中[5]。经过不断地临床使用发现,头颅CT检查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优势在于:(1)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检查效率,通过CT检查后即可对患者进行诊断,缩短了患者的诊断时间,同时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从而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2)患者脑内出血的具体情况均可通过头颅CT准确显示出来,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头颅CT检查可清楚的查出患者出血部位、血肿个数、血肿效应、血肿形状以及血肿体积。其中,脑出血部位大多为基底节区及丘脑部位,主要原因多为豆纹动脉外侧支血管受到颅内血压升高而挤压破裂,血肿形状上,有圆形、椭圆形或者肾形,以基底节区或丘脑部位血肿较为多见,还有不规则形状,以小脑部位的血肿较为多见,血肿的形状多与出血沿神经纤维方向有关。另外,本次研究中还显示,脑出血后血肿可能破入脑室内,以基底节区及丘脑部位的血肿较多见,主要与距离有关。脑血管疾病症状大多都大同小异,通常为偏瘫、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头晕呕吐等,在患者入院治疗时,一般凭其表现症状,难以区分具体是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在治疗中,不同性质的患者治疗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根据脑血管疾病特点,既迅速同时又准确的检查诊断方法十分重要。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比较,CT机较其他方法检查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检查费用更低、检查方法更简单、检查速度更快、检查结果更准确,所以在临床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检查诊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使用CT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检查诊断,不仅可以显示出患者的具体出血部位、出血量、覆盖范围,还可显示血肿的动态变化,并且CT检测的费用相对较低、检查方法简单、检查速度快、检查结果准确,对患者及时准确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为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张颖.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J].医药前沿.2015,5(26):189-190.

王刚.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5):52-54.

牛迎春.在临床诊断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影像表现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4):53-54.

刘小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诊断及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8):196,198.

刘文启.CT影像检查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49.endprint

猜你喜欢

头颅血肿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浅析头颅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中临床诊断价值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嵇康·绝响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