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研究
2017-10-26刘奇利
刘奇利
【中图分类号】R51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01
艾滋病是感染了HIV病毒后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使得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损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特点。抗病毒治疗能够最大限度的抑制病毒的复制,有利于受损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对此本文针对选取的64例艾滋病感染患者展开抗病毒治疗,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4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64例艾滋病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选取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选取研究对象中有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2±3.47)岁,致病因素中有性传播感染32例、静脉吸毒感染32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替诺福韦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实施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依菲韦伦治疗,替诺福韦(规格:300mg*30片,国药准字:A860911,進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589),口服剂量300mg,一日一次;拉米夫定(规格:0.3g*30s,国药准字:H20133270,生产厂家: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口服剂量300mg,一日一次;依菲韦伦(规格:600mg*30s,国药准字:H20133265,生产厂家: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口服剂量600mg,一日一次[1]。
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其中临床症状有带状疱疹、持续发热、肺结核、HIV脑病、脑淋巴瘤及严重细菌性肺炎。生活质量情况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内容有躯体功能、精力、睡眠、疾病疼痛、情绪反应5个维度。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其中包括计量资料(生活质量变化),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症状改善),采用检验,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各项临床症状例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 比较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治疗后患者的躯体功能、精力、睡眠、疾病疼痛、情绪反应五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艾滋病感染者为患者体内存在HIV病毒,但还未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的人。近几年社会发展中,人们生活习惯较之以往已有较大的转变,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加强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抗病毒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维持免疫功能,是维持患者生命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
本次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躯体功能、精力、睡眠、疾病疼痛、情绪反应五个维度较之治疗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分析取得以上治疗成效的原因有: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中,所实施的替诺福韦治疗方案,够取得较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有效的抑制了HIV病毒的复制,进而极大的改善了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生活治疗较之治疗前得到显著的提高。针对艾滋病感染抗病毒治疗而言,服药依从性也与临床症状的治疗有直接的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在抗病毒治疗的前期阶段表现良好,但随着临床症状的显著改善和不良反应情况的出现,较多的患者不再坚持持续服药,最终造成治疗失败[3],因此要坚持用药。
综上所述,在艾滋病抗感染治疗中使用简单并且服药次数较少的替诺福韦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在患者坚持按量准时的服药治疗前提下,能够重建机体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赵万怀,陈艳,刘艳等.69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5,26(1):64-65.
张美,张红,李旺泉等.艾滋病长期免费抗病毒治疗疗效和换药原因分析[J].北京医学,2016,38(12):1286-1289.
刘胜贺.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63):102-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