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2017-10-26陈秀琴

江西教育C 2017年9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数学

陈秀琴

摘 要:培养学生数学归纳总结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介入问题分析,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优化,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在方法上给学生及时的引导,并给出必要的训练机会,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提升学生总结能力,为学生数学素质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总结能力 培养

归纳总结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一个人在未来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必须重视这项基本能力的培养,通过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指导学生解读不同对象、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发现规律,并归纳出一般性的特征,实现学习的突破,促进学生归纳水平的提升;要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与总结,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吸取教训,从而使数学学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给予方法指导

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要深深扎根于我们日常教学之中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是一项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必要的归纳总结方法的指导,要把最基本的思路和策略教给学生,让他们有章可循。

1.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要进行总结就得有素材,有充足的信息资源,所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就成为归纳总结指导的重要一环。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分别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组拼。如果我们仅把它当成一个活动,那么就没有实质性的价值了,学生也就玩过去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得引导学生观察活动中的现象:“看看拼成的图形是什么?”“从中你发现什么共同的现象?”因为问题的引领,促使学生关注活动的过程,留意活动中的现象,从而在解讀这些数学现象时就会进行必要的归纳与总结。当学生面对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图时,发现有的拼成正方形,有的拼成长方形,有的拼成平行四边形,这时教师就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反馈,展示学习成果,最终使学生意识到直角三角形的拼图有其特殊性,而三类拼图中的共性就是都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紧接着解读拼图中的重要特征: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指导学生归纳与总结。还以上述的教学过程为例,当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实践与反馈之后,教师不能置身事外,完全放手,还得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给予必要的学习指导。特别是当学生不能发现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时,就得组织学生先标明一个三角形的底(用红粗线描出来),画出三角形底上的高(用绿粗线描出来),再回归到拼图中看一看,三角形的底是拼图中的什么?高又是什么?教师的引导,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学生能够清晰地感悟到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进行科学的归纳与总结。这样的指导,会使学生的思维获得训练,也使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获得提高。当然,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策略有很多,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灵活把握和科学运用。方法指导需要做好学情调查,帮助学生建立方法意识至关重要,只有科学运用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提供练习机会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诱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反思,学会归纳与总结,从而发展对应的能力。

如在“垂线的认识”教学之后,我们就组织一次数学小实践活动。一是让学生自主复习本阶段的学习,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二是指导学生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共性特征,形成基本的认知架构,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较为扎实的认知体系。学生在活动中总结:“我发现找垂线的规律了,主要看线与线之间是否构成直角,是直角的话,相对应的两条线一定是互相垂直的。从这个现象中我还想到,找垂线还可以直接找直角。”“我发现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基本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的直线重合,然后沿着直线平移,到那个点时就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我发现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利用它可以作一些关于最短距离或路程的线段。”

学生的反思活动就是一种有效的总结,也是一次有效的学习归纳。从学生的总结来看,自我梳理和归纳是学习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能加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记忆知识,有效地减低遗忘率。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坚持这种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总结能力会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

三、指导纠错反思

总结归纳既有有益经验的整理,也有不足与教训的反思,二者之中后者的作用更大。因此,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纠错反思,通过对错例的深度解读,加深印象,达成“吃一堑长一智”的实效。

1.指导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每当阶段学习或某一知识点的学习结束后,笔者就让学生把这一学习过程中的错题摘录下来,再指导学生把错题按照一定的内容进行归类,有审题不清楚的,有计算马虎的,有相关知识点的学习理解不到位的。这样的分类实质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学会归纳不同的易错点,从而告诫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意这些地方,不能在同一个地方重复犯错。

2.指导学生进行错题解析。特别是对知识点理解不深、运用不当的解读,让学生在思辨中进一步理解知识的本质,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建构正确的学习认知。如学生对这样一个问题的反思:“甲乙丙三人共同投资办一家公司,已知甲出资500万元,乙出资的是另外两个人的1/2,丙出资的是另外两个人的1/3。三个人各出资多少万元?我做成:500÷(1/2+1/3)=600(万元),600-500=100(万元),乙是500-100=400(万元),丙是400-100=300(万元)。当老师问我:1/2+1/3算的是什么啊?我说是甲占总数的5/6。老师又问:既然总数是600万元,那么乙能是400万元吗?丙又能是300万元吗?当时,我被问住了。仔细思考,总数才600万元,怎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而别人也是400万元和300万元,老师却认为他们是对的,这是为什么呢?”自我反思,促使学生去解读问题的本质,当他再深入研究数量关系时,发现两个单位“1”是不一样的,是不能相加的。所以,他在后面的总结中又这样写道:“解决分数问题,一定要先分析‘1,只有单位‘1是一样的,我们才能把相关的分数相加减,这样思考才不会出差错。”

引领学生进行必要的错例解读,是促进学习的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和总结。也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促使学生善于思考,科学把握问题的关键点,让数学学习更具个性,更具智慧。学生在归结实践活动中,遇到问题或出现一些偏差是正常现象,教师给出必要的引导,对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有重要意义。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这方面的训练,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经验支撑,提供思维保障。科学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的学习,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反思能力,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终生学习、持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体美.探讨小学数学学生自能学习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2]李继维.试论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学生交流能力[J].亚太教育,2015(10).

[3]戴娅春.小学数学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J].宁波教学学院学报,2015(6).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数学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