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钩针刀联合定点旋转手法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7-10-26王恺罗军朱怡文戴江华林思俭袁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9期
关键词:钩针裂肌棘突

王恺 罗军 朱怡文 戴江华 林思俭 袁真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330006)

钩针刀联合定点旋转手法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王恺 罗军 朱怡文 戴江华 林思俭 袁真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330006)

目的:探讨钩针刀联合定点旋转手法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多裂肌的影响。方法:选取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9例,采用钩针刀联合定点旋转手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个时间段的VAS评分;并比较术前和术后1周超声下多裂肌厚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半年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多裂肌厚度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针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多裂肌的痉挛,在钩针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定点旋转手法疗效更佳。

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钩针刀;定点旋转手法;多裂肌

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疾病中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现在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中,手法治疗有不错的效果[1~6];而钩针刀作为中医微创治疗中的新手段,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7~11]。本研究旨在探讨二者联合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8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9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51.21±10.155)岁,其中男18例,女21例;腰 4~5突出 20例(其中女7例,男13例)、腰4~5及腰5~骶 1突出14例(其中女11例,男3例)、腰5~骶1突出5例(其中女3例,男2例)。

1.2 纳入标准 经CT、MRI确诊为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合并腰椎压缩下骨折、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黄韧带肥厚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合并糖尿病、肿瘤、血液病、心血管病等疾病者;经CT、MRI证实为非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者。

1.4 治疗方法

1.4.1 钩针刀法[12]巨钩针(型号JGJ-J3)由钩头(钩尖、钩突、钩板、钩刃)、钩身、钩柄、定位锥组成,消毒备用;让患者俯卧于治疗台上,腹下垫一软枕,充分暴露腰部,根据骨性标志定位患者的棘突,用记号笔做标记;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在棘突旁1.5 cm(新夹脊穴)处定位。皮肤常规无菌消毒,铺无菌巾、戴无菌手套,以1%利多卡因在标记处做一皮丘,行局部浸润麻醉,每点 3~4 ml,深度约 2.0~3.5 cm,按住定位部位,左手持纱布固定皮肤,在超声引导下右手持钩针自外向里刺入皮肤,进入多裂肌钩鍉5~8次。5 d以后,开始行定点旋转手法治疗,2次/周,1个月为1个疗程。

1.4.2 定点旋转手法 患者于整脊椅上取坐位,术者以右(左)手拇指顶住患椎歪曲的棘突,用力向对侧推按,以拨正歪曲棘突;左(右)手扶住患者躯体,使脊柱逐渐屈曲,并在向棘突歪曲一侧侧弯的情况下作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双手协同动作,推按一手先顶住患椎棘突,在旋转的最后几度用力推按,歪曲棘突复位时可于指下扪或弹。在施行复位手法前后,应根据患椎肌筋膜病变情况,分别采用舒筋理气等手法舒筋通络。

1.5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患者进行评分,并采用超声测量患者多裂肌的厚度。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

表1 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

注:术前和术后1个月比较,t=16.63,*P<0.05;术前与术后3个月比较t=14.31,#P<0.05;术前与术后 6 个月比较,t=6.60,△P<0.05。

时间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VAS 评分 4.33±1.00 2.31±0.92* 1.28±0.56# 0.69±0.66△

2.2 患者术前和术后多裂肌厚度的变化 患者术后多裂肌厚度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及图1~图2。

表2 术前和术后多裂肌厚度的变化

表2 术前和术后多裂肌厚度的变化

时间 术前 术后1个月多裂肌厚度 10.54±0.52 10.07±0.38

图1 钩针刀治疗前超声测量的多裂肌厚度

图2 治疗后1个月超声测量的多裂肌厚度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的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均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脊柱失稳密不可分,而腰椎多裂肌作为贴骨肌肉,是稳定脊柱最重要的肌肉,也是腰椎的动态稳定器。腰椎多裂肌功能异常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或复发;反之,腰椎间盘突出会加重多裂肌萎缩[13~14]。杜志锋等[15]通过观察不同时期多裂肌的MRI形态变化及患者早期健患侧多裂肌的最大横径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者可能存在多裂肌痉挛,随着时间推移中晚期则逐渐出现萎缩,多裂肌功能改变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因此,腰椎多裂肌功能的改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预后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钩针刀是通过腰椎多裂肌在体表的定位点进针,该法一方面通过新夹脊穴疏通经络、活血理气,通则不痛;另一方面,使用钩刃对多裂肌进行钩鍉,可减轻肌筋膜紧张,缓解肌肉挛缩,改善多裂肌的退化,增强支撑腰椎肌肉的力量,维持腰椎的稳定性,从而减小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达到治疗、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

通过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可促使患椎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和牵拉,从而对突出的髓核产生周边压力,使突出物易于回纳;通过拨正偏歪棘突,椎体关节得以恢复到正常(或代偿性)的解剖位置,使之与周围肌肉群相适应(即古医籍所称“骨合缝、筋入槽”),并解除关节囊和黄韧带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动脉血流。综上所述,钩针刀通过对多裂肌的刺激可缓解多裂肌痉挛,改善其功能,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定点旋转手法治疗,治疗效果佳。

[1]王红东,赵宝力,宋天文,等.电脑控制间歇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21-23

[2]周楠,房敏,朱清广,等.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2):115-119

[3]李华南,王金贵,孙庆,等.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佳应用时机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杂志,2013,54(13):1122-1126

[4]冯宇,杨殊杰,高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以及解除神经根受压的MRM分析[J].中国骨伤,2005,18(8):456-458

[5]江浩.综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43):102-103

[6]张军,韩磊,王芃,等.分步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10,23(2):84-86

[7]阳静波.C臂机可视下针刀钩活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67-68

[8]高志成,胡晔,李焱生,等.钩活术配合红花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2015,30(6):448-450

[9]田文友,赵兰巧,田青.钩活术与椎旁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0,50(12):55-56

[10]沈姣.钩活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型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1,9(6):86

[11]袁恒勇,袁恒奇,孙玉霞.钩治特定穴位配合骶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5):19-20

[12]魏玉锁.钩针松解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4):43-44

[13]Freeman MD,Woodham MA,Woodham AW.The role of the lumbar multifidus in chronic low back pain:a review[J].Pm&R,2010,2(2):142-146

[14]Kim WH,Lee SH,Dong YL.Changes in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multifidus and psoas in unilateral sciatica caused by lumbar disc herniation[J].Journal of Korean Neurosurgical Society,2011,50(3):201-204

[15]杜志峰,池红景,李爱华,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时期多裂肌形态变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8):608

R681.5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14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42BBG70072)

2017-05-07)

猜你喜欢

钩针裂肌棘突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变异1例
基于腰部多裂肌的生物力学和病理形态学研究探讨腰部疾患的诊治
小钩针“钩”出致富路
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IDEAL-IQ序列对多裂肌的定量分析
搓腰
——壮肾
仰卧及俯卧过屈位MRI动态评估多裂肌形态变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钩针编织的发展与创新
——评《钩针编织基础》
运用MRI探究腰椎多裂肌与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的关系
折入边装置钩针驱动机构的分析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