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7-10-25郭丽
郭丽
摘 要:近些年,我国为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提高了农村公路建设,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操作机动灵活且强度高、刚度大、使用耐久等优点,因而在农村公路改建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竣工验收中常常发现路面有裂缝的病害,严重影响了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因而如何减少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防治
近些年,我国为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提高了农村公路建设,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操作机动灵活且强度高、刚度大、使用耐久等优点,因而在农村公路改建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竣工验收中常常发现路面有裂缝的病害,严重影响了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因而如何减少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通过对我们对目前当地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调查分析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为:(1)人工切缝不及时,不足以释放拉应力;(2)配合比砂率选择不当,砂率过大时造成混合料粘聚性不足、松散;砂率过小时使混合料中总体的水泥砂浆过少,填不满石子间的孔隙;(3)外用剂使用不当,使混凝土缓凝时间不够,水份蒸发多,路面过早发现裂缝;(4)碎石颗粒级配不当,碎石的质地、级配不符合规定;(5)拉杆、传力杆设置没有得到有力保护,致使设置时间、位置杂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6)在炎热、高温、大风时期施工时,所采取防范措施不到位,施工步骤不对。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笔者认为在施工中,施工方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切缝时机及施工要点
1.切缝施工时应注意:(1)路面宽度渐变路段,横向缩缝切缝必须缝对缝,不得错位;(2)控制好横向切缝间距,避免混凝土热胀冷缩变形较大而裂缝;(3)已插入拉杆、传力杆的假纵缝必须加深切缝以防止拉杆、传力杆端部混凝土路面断裂;(4)保证切缝深度和宽度,满足混凝土缩胀变形要求。
2.把握好切缝时机,参照施工技术规范,通过试切来选择合适的切缝方式和时间间隔。总的一条原则是只要混凝土强度允许,宜早不宜晚。
二、保证拉杆、传力杆不受他物碰撞
1.拆模后,要注意保护拉杆、传力杆,防止被施工车辆及人员碰撞、踩压。
2.混凝土铺筑至少24h以后才能拆模,不能为了模板周转而提前,拆模时,要轻拆慢卸小心操作,防止强橇硬拽等 粗野施工行为,避免扰动拉杆、传力杆。
3.应先固定好拉杆、传力杆再浇筑混凝土,且在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拉杆、全心力杆平直,不得采用行浇筑混凝土再将拉杆、传力杆插入的错误做法。
三、聘请有关专家对施工人员培训
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尤其是单位用水量,用水量越大,混凝土干缩值越大。因此,应加强原材料含水量的检测(尤其是砂),通过混凝土坍落度试验,随时修正实际用水量。
2.混凝土要充分拌合,保证其均匀性、和易性。
3.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既要振捣密实又要避免过振,过振也会导致混凝土离析,使表面砂浆过厚,易产生收缩裂缝。
4.采用二次抹光,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对混凝土板面进行二次抹光,可以起到防范表面裂缝的作用。
四、尽早喷洒足量養生剂覆盖塑料薄膜
1.避开大风天气施工,当风力达到6级时,必须停止施工。
2.尽早喷洒足量养生剂阻止蒸发,在不压坏抗滑构造的前提下,再尽快覆盖塑料薄膜阻断蒸发。
3.避开炎热高温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一般宜在气温30℃以下进行,当夏季气温高于30℃,必须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尽量选择下午或夜间施工。
控制适宜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的细度模量
五、及时清理沉淀物保证其质量
1.各种外加剂的稀释用水和原液中的水量,在混凝土搅拌中,就从加水量中扣除。
2.因缓凝型减水剂掺量过多造成混凝土长时间不凝结硬化,这种超缓凝的混凝土即使长时间以后会凝固,强度也很低,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缓凝剂用量,并每天对外加剂池进行清底,丢弃池中沉淀物。
3.因外中剂颗粒造成的鼓包,应剔除后再修补。
六、 砂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的2.5以上的粗中砂。
结语:通过在水泥混凝土路施工中,积极采用和实施以上几个措施,切实的提高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并极大地减少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的发生,很好的保证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沙庆林.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1999.
[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王松根.山东公路养护技术应用与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0.
[4] 黄小民.浅谈公路养护政策[C].公路养护技术论文集,2009:339-345.
[5] 罗小辉.公路常见病害维修技术[C].公路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9:100-106.
[6] 陈敏.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初探[J].湖南交通科技.2011,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