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

2017-10-25宋子阳任浩王明伟聂萌

西部论丛 2017年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思政教育高职

宋子阳 任浩 王明伟 聂萌

摘 要:新時代,我国正处于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型之中,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者。高职的思政教育成为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场所,二者的有效结合能够推动我过社会主义的发展。本文从高职思政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角度出发,提出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途径,希望在学生刚入学的思政课中就可以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道德修养,更需要专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成为新时代的工匠人。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 思政教育

工匠精神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以及不断追求创新的敬业精神。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青睐于“快”的生活,工匠精神似乎被人们淡忘,但是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报告中多次强调,工匠精神在如今依旧具有现实意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高职的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场所,两者相互融合,能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一、高职思政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可行性

在当代大学生的培养中,需要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理念相融合,工匠精神包含着敬业、创新、创造精神,这些都为二者的相互融合创造了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在当前从事的行业中,每个公民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需要秉着敬业的理念,一丝不苟的投入到工作中。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这与工匠精神提出的发展方向一致,因为是新时期工匠精神的追求,也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的建设,都需要高职的思政教育将创新精神得以传承。“中国制造2025”强调工匠精神,发展实体经济,打造更多让人民满意,有中国印记的品牌,将中国建设成制造业强国,所以在高职的思政教育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高职思政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工匠精神推动我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制造业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当前我国面临着制造业发展受挫的局面,为了彻底的改变当前现状,我国必须弘扬工匠精神。从中国古代开始,工匠一直是人们学习的对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鲁班因为发明创造的据子、曲尺等工具,被人们尊为土木的祖师。

在现代,一些工程师也秉着精益求精的理念,默默奉献于祖国的现代化事业,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林鸣,即使在工程全面贯通的最后环节中,为了保证衔接的准确性,做了上千次的试验,最终港珠澳大桥全面通车,这不仅是中国,更是世界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了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强国梦,我们必须在高职的思政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不断探索创新,助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二)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责任

高职思政教育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念,提高职业道德修养,而工匠精神就是职业道德修养中的核心内容,所以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责任。

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时期是高职学生刚入学,这段时间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较多,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课中,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政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党的基本情况,增加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让他们学会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激励它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中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工匠精神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高职的思政教育担负着为国家输送职业人才的责任。

三、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途径

(一)转变高职思政教育的职能

当前的高职思政教育主要弘扬新时代的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所以高职的思政教育中,既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内容中。

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对课堂内容充满好奇心,并且愿意积极主动学习思政内容,在这个关键时期,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他们能够主动提高职业能力,不断钻研新的技术,在知行合一培养自身的工匠精神。

(二)让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的融合

工匠精神与高职的思政教育有着重合之处,这为之后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行性。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思政教育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在高职思政课堂教学中,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与现实案例相结合,通过理论的传授与实例的解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工匠精神中的敬业、创新与创造等,为以后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师要提高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工匠精神能够更好的与高职思政教学有效的融合,需要教师能够提高对工匠精神的认识。课堂知识的主要传授者是教师,只有教师能够深入钻研工匠精神的内涵,才能让其融入到思政教育中。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工匠精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改变教学模式,调动课堂氛围,让工匠精神与思政课堂能够有机融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道德修养,也让他们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落实到实处。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高校环境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需要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包括学习环境、校园文化、校园政策,学校可以在校园的宣传栏中或者挂校园横幅,宣传工匠精神,可以举办座谈会,邀请地区知名的工匠人来校交流,让学生能够学习优秀工匠人的经验,并且意识到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学校也可以定期的开展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因为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共同之处,所以二者的融合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新时代的工匠人。

参考文献:

[1] 张坤晶. 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以工匠精神培养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 2016, 18(10):78-80.

[2] 杨思熠. 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54):125-125.

[3] 张坤晶. 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 职教通讯, 2016(16):32-35.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思政教育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