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制课的魅力
2017-10-25朱竹英
我们有必要在新形势下中重点研究这门有着时代特征的新课程,看看它到底有哪些魅力。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而要提高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的素质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其次转变学生观念:;而要实现这两点就要: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3、教师要结合其他学科教学。
改变教育观念。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化现代化强国梦建设的宏伟事业,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中华民族要复兴、要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素质教育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普及。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意识,要承认受教育者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转变学生观念。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本。基础教育应对儿童实施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松学校的组织纪律。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学校教学的主旋律。《道德与法制》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的发展、学生道德的提升放在首位。放眼新课程改革后的低段品德教学,问题依然严重:很多品德课堂,教师照本宣读,学生依书学习;看似热闹的品德课堂,活动盲目。这些难题直接导致了目前小学低段儿童品德课堂的有效性低下。因此,我们提出要在小学低段深入研究学情,以学定教,扎实开展有效的品德课堂活动,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以生为本。
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生本教育”认为,教育过程的主人正是儿童自己,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质疑,教师需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授予学生,发动他们从自己的身边、生活出发,以自己的眼去发现、去找寻,从而真正摆脱教材和教师的束缚。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上课时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就会到书本上去找答案,从而主动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同时,针对个别问题要给予个别辅导,对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启发和点拨,这样,学生既摹握了知识又学会了分析问题。同时,要特别注重学生答案中语言的组织,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独立思考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二、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开展品德教肓时,老师应该联系生活中学生接触的事物,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一种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进而体会道德与法制中所举的事例都是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善于观察的习惯,还能使学生与老师之间消除隔阂,彼此充分交流,进而形成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也只有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教学中来,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三、结合其他学科教学,一举多得
学校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学习规范学生的品德素养,而应该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将道德与法制课程中的品德教肓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品德塑造、人格形成、习惯养成进行综合培养。咅个学科之间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的方法制有着明显的差别,所以它们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肓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历史课中,老师可以在讲解相关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肓。而在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语文课上学到的典故“东郭先生和狼”和历史课上的相关历史知识融入其中,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品德教肓。
总之,道德与法制课是适应我国当前形势的新课程改革的,是一门带有时代气息的人文学科,对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终身品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在传统思想品德的教学上承上启下,由旧入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这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学科,所以还需要广大一线道德与法制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密切联系时事,不懈努力、全面解析、深刻把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制课的魅力。
备注:本文作者系全国教育科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地方传统文化中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编号:FHB160555-66)课题负责人---洪洞县山焦第一小学 朱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