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7-10-25赵海霞
赵海霞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学生能够在情感教育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感受语文情感教育的快乐之处,能够积极的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发掘出语文经典文章的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
一、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认知信息,从方方面面反映了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素养,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依据语文教学知识内容,来创设优秀的教学情境,把课本知识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受到情感上的陶冶,产生共鸣、进而升华,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
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伤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在情感教育工作中,学生很容易被课堂氛围所感染,具备较强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愿意自主、积极的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师生之间共同构建优秀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之间能够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和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与困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教师可以利用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成语“爱屋及乌”便生动而典型地概括了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我们相信,教师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但是,教师的情感投入也讲究一个适度和方法切莫急功近利。
因此,开展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技巧性
1、生动性的技巧。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必须把语文课本知识中的文字变得生动化,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真实感人,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美感。当语文课堂教学具备较强的生动性,才能够把课本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对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知。
2、美育化的技巧
加强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审美意识,不仅能够发现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美,而且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语文教学中包含了很多经典名句,加强审美意识才能够感悟出来,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感悟课本中的美,学生不仅仅做到发现美,还能够去创造美。
3、表达性的技巧
语文不但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讲解方式展现出来,还可以用写作的方法倾诉在作文中。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开启学生情感的激发点,极力吸引学生去体会心灵的自由、思想的快乐和创造的渴望。点化学生的表达技巧,强化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建立优秀的师生关系,达到心灵的相通,学生也会主动去欣赏美的事物,提高学生投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注重应试教育
教师过分的注重应试教育,忽视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的情感不能得到真正的熏陶。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个性化发展,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2、教学方式单一化
语文教学模式单一化,导致情感教育工作不能圆满化。单一的教学方式很易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例如,部分教师不愿意使用多媒体技术,采用传统朗诵课文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书本内容,无法让情感教育工作顺利的实施下去。一些语文课堂内容需要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教学内容,
总之,在語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教师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感受事物的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达到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感受,这才是语文教育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