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去产能: 如何破人员分流之痛
2017-10-25范吴瑕汪旭
范吴瑕 汪旭
“现在的生活我很满足。”家住德阳市旌阳区柳沙村的村民郑大爷,从四川德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前退休后,在一小区当起了保安,闲暇时买买菜,带带孙,小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郑大爷的小日子还得从去年德钢主动申请化解过剩产能,全部退出钢铁生产行业说起。当时,2046名职工安置问题成了德钢去产能能否成功推进的关键。
整体退出,化解产能矛盾
做钢铁起家的德钢集团已走过近40个年头,但中国钢铁产能“爆发式”的快速扩张,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钢铁行业竞争白热化,效益持续低下,去产能迫在眉睫。“德钢的经营发展陷入困境,2015年3月,公司全面停产。”四川德钢实业集团办公室主任许伟说。
2016年,国家着力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计划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至1.5亿吨。为此,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四川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以“三去一降一补”“一提一创一培”(即提质量、创品牌、培育新动能新动力)为抓手,推动工业供给侧结构的变化。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德钢集团的钢铁去产能被提上了日程。
去年8月,在德阳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德钢集团拆除冶炼设备设施。许伟透露:“去年公司主动申请化解过剩产能,已拆除40吨炼钢电炉2台,压减产能80万吨。”
“当时公司决定响应国家号召,化解产能,整体退出钢铁行业,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许伟说。化解钢铁产能需要企业主动作为,公司也曾对未来发展方向在股东大会上进行了多次讨论。
与德钢一样,德阳市盛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也在去年退出钢铁行业。据统计,2016年我省完成压减生铁110万吨,压减粗钢产能420万吨,安置职工9845人。其中,德阳共计拆除40吨炼钢电炉4台,退出炼钢产能160万吨,占全省去产能总量的36%。今年上半年,德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进展,优质产能利用率逐渐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过剩产能的产品产量持续下降。
人往哪里去?平稳转岗,多元分流促就业
“三去一降一补”将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今年四川面临压减420万吨粗钢、2240万吨煤炭、300万吨水泥、30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产能的严峻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职工安置是重头戏。
德钢2046人往哪里去?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安置方案,是顺利推进去产能的关键一环。针对企业职工转岗、安置、再就业等问题,德阳市人社局坚持“一企一策”的原则,明确内部分流、退养、转岗就业创业、托底帮扶4类安置渠道。
“我们摸底调查后发现,德钢90%的职工都是当地村民,一般在50岁左右,员工就业矛盾不大,主要矛盾点集中在如何妥善處理劳动关系上。”根据德钢的实际情况,人社局主要围绕政策宣讲、就业指导、权益保障等方面开展工作。
那么,怎样让职工接受企业的变动?化解职工的担忧呢?
人员的平稳分流,考验的不仅是市场的容纳能力,更考验着地方就业部门与企业能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安置方案出来以前,人社局就多次来企业调研,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如何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等。”许伟说,“我们成立了职工安置工作小组,安置方案不仅上报公司董事会讨论修改,而且要经过公司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才正式实施。”
由于德钢90%的职工都来自周边乡镇村组,在去产能后,人社局也走村串户,与各村“两委”一起给村民做工作,打消他们的顾虑和担心。“及时召开座谈会、动员会,让职工早知道、早明白、早打算。”德阳市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科科长曾小凡说。
政府的积极引导、主动作为,为德钢职工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现在一部分人办理了内部退养,一部分人选择自主择业,还有一部分人则选择自主创业。”许伟说。目前通过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外出务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人员大概有40%,安置工作已接近尾声。
“我曾是德钢的一名技术工人,在去产能后,通过应聘来到了这家机械厂工作。”已在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机械厂就职的小王说,像他这样自主择业的人还有不少,大多是原来的技术工人和中层管理人员。
“此外,德阳市人社局还对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企业中有创业意愿的职工和失业人员免费开展创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咨询。”曾小凡说。在鼓励职工自主创业方面,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今年,四川省人社厅、省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出台“新政”,2017年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中,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对失业人员合伙创办或领办小微企业,符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条件的,可享受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安置资金从哪来?怎么分配?
职工分流安置,资金成为难点之一,尤其是去产能之后职工安置的配套资金该如何解决?
去年以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钢铁煤炭化解产能过剩的资金支持力度,全省切分中央财政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专项奖补资金33321万元,其中德阳市切分6526.8万元。
与此同时,我省也加大了奖补支持力度,对主动压减落后和过剩产能的企业,综合考虑压减退出产能量、时间进度和职工安置人数实行梯级奖补。去年省财政落实配套资金10000万元,省经信委落实配套资金12000万元。
“我们去产能职工安置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化解过剩产能奖补资金;二是处置公司现有土地及资产所得资金。”因为主动化解过剩产能,德钢获得了国家的专项奖补资金,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涉及钢铁的职工安置,共计1700人。另外还有346名非钢铁职工,“为了妥善安置这部分人员,公司将现有的土地进行处置,保证资金的充足。”许伟说。
资金有了,该怎么分配呢?
一视同仁是德钢补偿的原则。“每一笔钱都要用到刀刃上,化解过剩产能专项资金要用于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曾小凡说。
自去年8月德钢退出钢铁行业后,德阳市人社局就开始介入,引导企业妥善安置职工。“为了确保每一名职工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德钢聘请了专业的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曾小凡向记者讲述当时的情景。德钢将综合补偿金的领取标准进行公示,并现场录音录像,保证安置资金使用的公开化、透明化。
在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信委、人社局和企业的三方监管下,德钢的职工安置补偿工作有序进行。“很顺利就领到了综合补偿金,每个人都是按照每年4100元的补偿标准,以实际工作年限来算综合补偿金的发放金额。”在德钢干了很多年的郑大爷说,“这种补偿方式很合理,利益有保障。”(作者单位:汪旭/德阳市人才办)(责编:张微微)
抽文:
去产能,人员分流安置是“重头戏”。近两年,德阳市主动作为,积极引导钢铁企业主动压减过剩产能,密集出台职工安置政策,人员分流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