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觉者的赞歌

2017-10-25王子川

关键词:理想国柏拉图苏格拉底

王子川

从前有个人,一直认为自己是无知的。为此他仰望各行各业的能人,并逐个拜访那些他认为有智慧的人,结果他失望地发现那些人总是天真地认为他们自己最有智慧。最终神谕众人:最智慧的是这个一直在仰望他人的人。这位智者的名字叫苏格拉底。

习惯仰望别人的人,回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这看似巧合的故事却又带有其必然性。仰望别人或许并不是在单纯地显示自己的卑微。这种行为可以分为感性与理性。感性的仰望只是一种情绪上的单纯的崇拜,它与理性的仰望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包含对于自我的审视。理性的仰望就如同故事中的苏格拉底一样,他在仰望别人的同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甚至是无知,而真正的智者往往是那些认识到自己缺憾与不足的人。这看似矛盾的话语中折射出的是理性的光辉。

理性的仰望,并未在苏格拉底身前停伫,而在一代代学者脚下延伸。因为理性的引导,柏拉图在对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的仰望中获得了他人的仰望。他不仅继承了师傅的思想,还创造出了自己的“理想国”。在他令人仰望的《理想国》中,大多记录的是他与老师苏格拉底的对话,对恩师的仰望可见一斑。事实上,苏格拉底与柏拉图所仰望的并不是哪个具体的个人,而是那些所有个体身上所体现的一种特征——真理。正如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对真理的仰望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而这种认识自我的过程恰是自我升华的过程,于是,仰望别人的智者们回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着。他们不知不觉成为时代的先觉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批批的先觉者们在理性的仰望中自我修正,也在始终引领。

卞毓方在《煌煌上庠》中谈道:“先觉者总是超前的,超前者总是孤独的,孤独者总是忧郁的,在忧郁中抉择,在期待中觅路前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习惯仰望他人的人不一定是先觉者,但先觉者一定是习惯仰望他人的。他们通过仰望别人使自己灵魂得到升华,让灵魂懂得了他的使命,并在这清醒的片刻中感到幸福。我想即使是苏格拉底在最后被迫喝下毒酒時,他也一定没有什么遗憾与怨恨,因为他已经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的样子。那幅著名的画作《苏格拉底之死》中,他平静地为学生讲学的样子就是对这最好的诠释。

赞美他们——推动人类进步的先觉者们,他们用仰望铸就了历史的辉煌。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想国柏拉图苏格拉底
理想国叠影之魅
大理:梦游理想国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名创优品的“理想国”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苏格拉底的遗憾
大理,抵达自由之后
柏拉图之椅
让大脑绕个弯儿
苏格拉底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