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0-25卢忠
【摘要】对微课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微课的主要特征存在于教学时间较短以及实现碎片化学习两个方面。针对微课的基本特征可以发现微课在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最后从微课设计、微课应用以及翻转课堂三个方面总结了微课在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 中职院校 计算机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239-01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当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当中微课基本已经渗透到了教育的各个领域当中。将微课应用于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当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对此进行了必要的研究与分析。
二、微课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教学时间较短
所谓微课,顾名思义,其课程的内容相对较少,具体表现在微课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情况大部分的微课时间都在10分钟以内。在微课当中,教师针对某一特定的知识点,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相关内容体现在微课当中。虽然微课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却包含了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可以说一个微课就是一个小环境,微课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浓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碎片化学习
一般情况下微课都是以系列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某一具体的微课当中仅仅进行具体知识点的教学,因此,微课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也具有较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这种碎片化特征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较高的自由性。例如,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某一微课视频进行短期学习,也可以选择微课作为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辅助,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微课在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一)加强微课设计
虽然微课的内容相对较少,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其却包含了教学的所有信息,如果教师不能通过教学设计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安排,则必然会导致微课内容陷入到一篇混乱当中,因此,教师必须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例如,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系统教学的过程当中,笔者将计算机的整体硬件系统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等五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每个部分设计一节微课,并且按照工作原理、性质以及主要型号等内容对不同设备进行讲解,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二)加强微课在学生群体中的使用力度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现阶段大部分的中职院校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当中对于纸质资料相对较为依赖,虽然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已经较为发达,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在实际学习当中并不会采用网络技术作为学习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微课的推广,引导学生通过微课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向学生讲述微课学习的作用,并通过课堂演示展示微课的优势,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加强微课的使用。
(三)实现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有效结合
微课自从诞生之后与翻转课堂之间就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在现阶段的教育领域当中,通过微课实现翻转课堂教学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微课的重要优势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当中需要立足于翻转课堂,微课的内容在难度上要适中,可以适合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下通过微课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而在课堂教学当中进行知识的内化,从而有效实现翻转课堂。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使用力度正在不断提高。由于微课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将微课应用于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当中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當前阶段微课在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希望对广大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能够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马花萍.微课在中职《ProtelDxp电路板的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9):107-108.
[2]段宁贵,陶福章,黄健伟.微课在民族院校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索——以《办公自动化》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2):17-19.
[3]顾玉芹,赵正春.“微课”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24):245-246.
作者简介:
卢忠(1980—),男,中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