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2017-10-25张亚琼侯世卫胡涂周瑞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8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大学生

张亚琼+侯世卫+胡涂+周瑞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并探究了创新计划项目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效果,以此总结创新计划的实施的必要性及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以辅助创新计划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计划项目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225-01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一项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部首次在国家层面上直接面向大学生的科研立项[1]。大学生创新计划与传统接受性学习和实验性学习相比,内容更体现自主意识、项目性、综合性、实验性、专业性和开放性;形式体现为学生的主体性、探索性、合作性。因此教师也由原来的传道授业者变为实验实践的指导者、组织者、团队带领者。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在国外,以美国和印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专业知识和心理素养是两国年轻人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这种动力极大地推动学生脑和手的不断实践,其次国外的大学生很关注个性化,这也是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之一[2]。国内大学生对创新的崇尚意识与实际的实践行为之间存在很大反差。虽然在认识上追求创新,体现出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但是在行动上存在着执行力不强、主动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等消极状态。分析其原因,大多数的行动的匮乏大部分归因于不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得在培育综合能力中缺少一架桥梁,在全面培养综合能力的同时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没有切实的学以致用[3]。

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大学生能力培育中发挥的作用

(1)实施大学生实验室创新计划扎实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创新计划的实施一般都要求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本科毕业设计也离不开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毕业设计的时候都要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抽取时间学习基础理论、锻炼基本技能,真正剩下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就更少了。而通过创新计划的锻炼,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毕业设计的效率,尽早提升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实施大学生实验室创新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施大学生实验室创新计划使教师成为大学生真正的导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大学生实验室创新计划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与实践过程,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体念式实践过程。这种方式使大学生真正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此时传统意义上的指导教师成为了今天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导师。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最直接地参与了科学创新研究的全部过程,为他们生动地展示了科学家在创新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思维,使他们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资料和科技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從事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3)实施实施大学生实验室创新计划以学促赛提升竞争力。科学研究是应用缜密的科学思维方法,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客观世界,不断探索客观世界中的真理的研究活动过程。如今的各大赛事都是科学性很强的学生竞争活动。在学科性比赛中,对大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对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愈来愈严密,大学生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科实验基础与提升自身的实验技能,方可在竞赛中脱颖而出,以学促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三、大学生实验室创新计划有效开展的可行性方案

扎实开展创新计划项目。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建立起根据不同年级层次的由基础训练到综合应用再到研究创新的递进式提高创新培育体系。其中,基础性研究层面主要是针对本科一年级学生开展学科科普互动活动,以此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基础实验应用能力;研究型实验层面主要是面向大一至大四,学有余力的创新爱好者,以跨年级组队的方式开展项目探究,通过参与教师项目或者自主选题等形式,进行初步探索性研究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和竞赛活动。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对所选竞赛题目进行分析、设计、制作。这样的活动在巩固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意识、竞赛精神和创造热情,培养其创造能力。

“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战略全局,深刻论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大发展离不开当代大学生日益培养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行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有效实施是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周济. 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J]. 中国大学教育,2007,4:8.

[2]Andreas Klein, Parimal Bhagat, (2016) “Comparative stud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ness between individuals in the USA and Indi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Strategy, Vol. 26 Issue: 1, pp.100-117, doi: 10.1108/RIBS-09-2013-0094.

[3]姚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大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