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与建议
2017-10-25谢传戟
谢传戟
【摘要】新课改下,国家倡导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方向也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教学模式和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大学体育是一门基础课程,在艺术院校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艺术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较薄弱现象。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主要分析艺术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对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总结,进而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艺术院校 体育课程 课程设置改革
【基金项目】广西艺术学院2016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6JGY75)。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205-01
艺术院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一个重要的部分,随着现代运动的普及,经济高速发展,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应具备高素质、高知识、高技能、高体质等等一些更高要求,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广西艺术学院体育教育教学应该着重培养艺术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凸显出体育综合素质教育,进而满足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为此,广西艺术学院在艺术院校体育教学中,对体育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希望推动艺术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艺术院校体育课存在的问题
广西艺术学院院系有美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国画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等等。首先,受到专业课影响,各个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比较紧凑,导致体育课课时少。其次,比如说影视学院、音乐学院的学生从性格上来说比较外向活泼,而美术、国画学院的学生较为内敛一些,不同的学生对体育的教学积极性不同,这就需要体育体育老师改变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最后,艺术院校学生对体育知识了解不多,对体育活动了解较少,初高中参加的体育活动也较少,而且艺术院校体育课内容过于单一,且体育课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需要改革,从而改变艺术院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促进体育教学发展。
二、艺术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1.艺术院校领导重视体育课
艺术院校体育课学时少,为了更好的设置体育课程,改变艺术院校重专业轻体育课的思想,就必须得到学院领导的重视。把体育课提高到一定高度上,领导对体育教学工作予以肯定和支持,是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学校修订艺术学院的教学大纲,多增加上课课时,每个学期合理安排好教学课程,将体育保健、运动损伤和康复重点安排进教学大纲,以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健康意识,为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提供保障,发挥体育的实用性。另外,根据学院体育设施情况,增加体育教学设备,加大体育场地建设力度,以便多元化开展体育教学,以满足艺术院校体育课程改革需求。
2.课程安排上增加体育项目
学院体育课程内容单一,应该增加一些现在比较新的体育项目或者学生可能感兴趣的项目,例如野外生存、室内情景训练、拓展训练等等。根据这些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重中之重。在这些项目的完成中,极大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必将是学生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多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以便学生选择,如健美操、形体训练、羽毛球、跳高跳远等。
3.丰富体育教学方法
丰富的体育教学方法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注重“教”,忽略了学生的“学”,教学方法十分单一,缺乏新意、趣味,束缚了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学生也无法享受到体育所带来的乐趣,他们又怎么会去积极上体育课?因此,体育课上,教师可以增加一些体育小游戏或举行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教师只充当一个引导者,使其具有娱乐性、竞技性,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心理、生理需求。体育教师也可通过体育课堂中豐富的肢体动作和趣味性语言来教学,使学生充分掌握体育项目中的动作要领。
4.配置教师资源
目前,院校体育教师专业意识不强,整体的素质不高。一些体育教师对教学持散漫态度,如果天下雨或打雷情况,就让学生自习或自由活动。还存在很多老师“一专多能”的情况,比如擅长田径的体育老师对篮球、排球等其它体育项目知识知之甚少,技能不过关,还是承担了学校多项体育教学任务。所以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扩大教师资源对于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来说势在必行。
三、结语
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加强体育课程设置改革,必须引起艺术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合理科学地增加比较多的体育项目,丰富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资源的配置,全方位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推动广西艺术学院课程设置改革趋向科学化、合理化,提高艺术院校体育教学水平,使之更贴近现代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伟.体育课程改革传统与未来的衔接机制[J].体育文化导刊,2015,(01):144-147.
[2]武超.近代以来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制度变迁的视角[D].浙江师范大学,2013.
[3]樊姝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研究[D].郑州大学,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