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2017-10-25卢焕丽
卢焕丽
【摘要】新课改的实行,教学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实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对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改进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183-01
前言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实行,传统的物理学教学体制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物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实验教学,针对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创新和改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实验教学不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的物理老师为了加快教学的进度,对于一些需要实验的课程内容,以老师重点讲述为主,实验操作次数少,即使进行实验教学,也会减少实验的时间,实验教学不足。另外,对于一些教学条件较差的学习,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实验设备不足,物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运用一些简单,类似的道具来进行演示,但是,实验想象无法达到实际的效果,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够,物理成绩得不到提高。
(二)实验教学缺乏创新
很多物理老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通过课文内容给同学们做演示,将实验步骤简化。对于物理老师来说,他们觉得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完成实验,最终得出的实验结果就只有一个,只要让学生们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和最终结论就是所谓的实验教学。这样的一个传统的教学思维,缺乏创新性,学生会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一)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在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实验教学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物理老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例如: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内容,实验开始之初,学生们会觉得很好奇,一个普通的小球是为什么能够在老师的操作下,出现上浮、悬浮、下沉的现象,由于存在着这些疑问,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提出自己的观念,向老师提问。许多同学也许会认为是水的原因造成的,也许是老师在实验的时候往水里加入了某种物质等。根据学生们的这些疑问,老师会引入课程知识,即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小球出现上浮是由于自身重力比浮力小;小球悬浮在水中时是自身重力和浮力相等;出现下沉现象是重力比浮力大造成的。通过这样的趣味知识探索,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增加实验设备
许多初中学校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可用于实验的设备十分有限,不能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物理老师也只能运用已有的设备简单地进行实验操作。实验设备缺乏,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受到阻碍,学生对实验的具体过程和实验想象缺乏深刻的认识,知识掌握不够,物理成绩得不到提高。所以,根据实验教学的这一想象,学校应该增加实验设备,让每个同学都能够融入到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在实验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基础上,老师也可以将课文中老师演示的实验,转化成老师和同学合作完成的实验,加深学习记忆,提高自身操作能力。
(三)加强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操作
在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的知识引导者,老師需要积极鼓励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大胆质疑。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者回答的问题不正确的情况下,老师不能够全盘否定,应该加强引导。尤其是在完成具有危险性的实验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同学们完成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检查,防止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例如:在“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实验过程中,在对电路连接的时候,需要将开关断开,电流表需要和被测试的地方串联,确保电流从正极流入到负极输出,电流表连接的时候,千万不要将其接在未连用电器的电源上。为了减少在实验连接的过程中危险问题的发生,在实验之前,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将电路图画好,以图为标准进行连接,当然,学生所画的线路图必须要得到老师认可,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实验。
结语
总而言之,要提高初中学生物理成绩,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应该重视实验教学,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创新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诗桂.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创新与改进意见[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21):78-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