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10-25肖英
摘 要: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中存在着教育意识不强、教育手段落后、终生学习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管理制度、重视师德教育、更新教学理念、强化科研工作。高职学院应该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来加以统筹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教师 专业素养 问题 对策
引言
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国家发展的希望在教育,发展教育的根本在教师。在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中,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和计划要通过老师来实现,各种教育活动要老师来执行,各项教育制度要老师来实施。可见,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素养都十分重要,需要不断提升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高职院校是培养实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主力军,新形势下对职业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高职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应对这样的挑战,根本策略之一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是既要养成教师的职业素养,更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文探讨目前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教师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条件,能否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综合各学科的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一、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高职院校加速进入到改革转型阶段,作为推动学院发展的教师是发展教育的关键,也是各项改革和提升课堂吸引力的核心力量。没有教师费心力的付出,提高高职院校课堂质量就是一句空话。而在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发展之时,部分高职教师未能及时进行专业素养自我提升,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停滞不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意识急需加强
高职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或非教师教育专业,虽然在正式进入课堂前要经历正规的专业培训和学习,但是,由于对教育学、心理学等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导致他们对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实践能力弱,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突发事件和解决学生问题的基本能力不足。[2]
2.部分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未能及时更新,教育手段落后
信息化发展迅速,云计算、微课、幕课等多种新型技术手段的兴起,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强烈的冲击。部分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未能及时更新,继续采用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气氛沉闷,学生聽不进去,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也未能及时更新,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将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质量。
3.终生学习意识淡薄
目前全民都在倡导终生学习,作为站在教育最前线高职教师,时代的变化,技术的更新,都强烈要求所有的高职老师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但是高职院校里有部分老师特别是老上一门课的老师,没有完全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认为所教知识千年不变,不需要去更新知识,也不需要去学习新方法。高职院校各专业特点及对内容知识要求不同,即便是同一门课也需要老师用心去备课,同时目前各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极快,老师把相同内容套于不同专业,其后果是所教内容无法更好地为专业服务。[3]
4.科研能力薄弱
科研能力薄弱主要原因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学生数量大幅增加,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既承担了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也有较大的工作量,再加上教改方面的工作也导致很多老师无暇进行更多的科研工作。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甚至好几年都不写一篇论文,完全放弃了科研工作这一块。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在科研方面重视较低,在鼓励和激励老师进行科研方面机制不完善,导致教师科研意识淡薄。另有部分教师参与教科研,其出发点也不是为了教育而科研,不是从教育的现状出发进行研究,而只是为了适应学校和自身达标合格、评优、晋级等规定性要求而研究。一旦符合学校规定或者晋级成功,就马上懈怠下来,缺乏积极主动进行科学研究意识。
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条件,能否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新的时期,高职教师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适应教学发展新的要求,提升教师的自我素质。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4]
1.完善管理制度,激励教师成长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学院可以构建一套灵活的激励机制。采取有效的激励方式和方法,尽量满足教师适当合理的需要,持续激发教师积极工作动机,驱动引导教师个体自我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制度应以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为核心,以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为重点,积极创设学校广大教师自觉学习、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优良氛围,引导教师进步和成长。
2.重视师德教育,加强职业精神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高职院校在师德教育方面可以做以下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热爱才能干好事情,教师要甘愿为教育事业奉献,为教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学生文化成绩较差,自我管理较弱,这要求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关心他们,引导他们;最后,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职业精神。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应该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摈弃社会上那些不健康的思想,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endprint
3.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
“互联网+”教育时代,高职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有什么样的教学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要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更新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当然的主体,教师仅仅是活动设计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因此,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并切实保证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
4.强化科研工作,提升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高职院校相关科研部门应多角度、多方面的鼓励和帮助教师参与到科研工作来。一方面要适时地给教师进行科研方面的培训,把好的经验传授给教师,帮助教师更好地学习怎么来进行科研;另一方面,教师应具有对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的能力,具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学习、从事广泛学习及在实践中进行合作性、分享性学习的能力。鼓励老师结合日常的教学,大胆地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然后把实践進行科学地总结; 最后,还可以实施课题带动策略,鼓励教师积极进行各项课题的申报,并给予相应的帮助,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结语
高职院校专业化教师已是常态,因而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应成为一种需求。由于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所以,社会和人们对教育的普遍期望也转化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现代高职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道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开拓的创新精神、严谨的科研能力等,这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的要求。同时,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应将培养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作为高职学院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来加以统筹和研究。
参考文献:
[ 1] 林崇德.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8,(1)
[2]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 孟宪乐.教师专业化发展与策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4] 赖小琴. 师范生教师专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08,(6)
作者简介
肖英(1982-) 女,湖南永州人,硕士,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高职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