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017-10-25赵颖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综合实践活动

赵颖超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开设的新型课程,我们要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要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提高动手动脑的活动量,使学生在手脑并用的实践操作中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理解。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动手能力 操作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它的手指尖上。”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才干,必须要重视动手实践的训练,提高动手动脑的活动量,使学生在手脑并用的实践操作中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理解,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改的新型课程,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中往往会有一种困惑,学生表面对活动产生兴趣,其实只是在课堂中说说,相互讨论,似乎达到了教师预期的目的,但实质上一堂课下来学生没学到太多的东西。究其原因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好玩的课,没有意识到活动的意义所在。如何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我认为创设必要的情境很是关键。

如组织《剪纸》这一主题活动时,在介绍剪纸的悠久历史文化时,在出示幻灯片边介绍边播放音乐,让学生在幽雅的音乐声中对中国传统剪纸文化产生兴趣,学生听的非常认真。在学习剪纸的基本符号时,教师先出示剪好的符号,让学生欣赏,“月牙纹”“锯齿纹”“柳叶纹”“水滴纹”“云纹”“太阳纹”等,学生亲眼目睹各种剪纸符号,非常兴奋,个个想动手也来试试剪一剪,所以学生在整个课中表现的特别好,这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教学效果尤为突出。

二、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总体目标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注重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主题,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会更浓,动手实践的热情才会更高。

如端午节快到了,我引导学生是否想亲自体验一下包粽子?学生一听“包粽子”,兴趣立刻上来了。于是我们师生共同开展了《粽香系端午》的主题活动,活动课上,首先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风俗习惯、端午节的诗句等,然后再引导学生体验包粽子,学生跃跃欲试,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先来尝试包一下,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会,我经常看妈妈包就是自己没亲手包过,结果一试,还真的包不好,于是就急切地想把粽子包好,七嘴八舌问怎样才能包好呢?积极动手探究起来,看到这个场面是让我最欣慰的,只有学生想探究想做好这件事,她才会敢于并且乐于参与动手实践,而且实践的效果也会达到一定的效果。果然,经过学生的实践,一个个饱满、紧凑的粽子出炉了,学生由看着会包但实际不会,由不会到会,由会到熟练,学生这个成长过程是难能可贵的,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高兴地寓于言表,这个端午节也是孩子们终身难忘的端午。

三、发散学生思维,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放手让学生通过想象让学生试着进行创作,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进行大胆实践。

如折纸《百合花》这一活动主题,当学生能折出三瓣的百合花后,我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在前面,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让大家欣赏品评。学生们看到这些与众不同的作品,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给了这些作品新的生命,又一次激发新的灵感,激发动手实践的热情,于是学生又发散思维创作出六瓣百合花、四瓣百合花等等,每一个作品都饱含学生思维的跳动,动手的悉心创作,在不知不觉间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评价作品,增强学生动手实践信心,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学生在学校期间,有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和学生课堂活动,并有独立工作的机会。社会的目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知识、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才的目标,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和活动课程设置,是必要的。我开设了手工制作手工编织的劳动技术培训。使用有限的工具、場地、时间,使学生能够实现手机的功能,使学生能够完成所需的时间来完成课堂设计和生产过程的工作,仔细地使他许多的孩子的年龄和不符合的优良作品,显示了新一代的学生的风格和特点,所以我很高兴地看到祖国的智慧和智慧的花朵。在学校开展每年一次的校园艺术节活动,许多学生积极参与,提交了大量的学生自己动手做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展示了学生的实际才能。如制作各种知识小报,精美的纸花,折纸,及贴画、毛线画,手工十字绣等。

五、广阔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现实和未来的需要,把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的要求和科学世界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整合起来(摘自指导纲要)。引导学生关爱自己、热爱生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如组织《我为社区出把力》这一活动主题,孩子们就是从自己生活的小区中发现问题,决定调查小区环境的状况,寻找造成小区环境差的主要原因,并寻找改善小区环境状况的对策。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能力,并学会了怎样开展活动研究,同时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学生知道了环境卫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靠大家共同来保持,这样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主题实践活动《五瓣花球的制作》一课,当一个个花球作品在学生中诞生时,我都进行及时地评价,进而激发创造。评价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我引导学生采取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让学生从中获得再创造。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肯定存在的,所以我在提要求时做到了有的放矢,并进行经常性的表扬,以受到强化刺激的效果,增强学生的信心,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的习惯。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型课程,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同时,也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提供动手实践的空间,使学生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综合实践活动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