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2017-10-25李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改进建议高中数学现状

李林

摘 要:新课程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开始实行,它不仅仅被视为一门考试科目,而且作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精神以及文化素质的平台。这就给我们的人民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赋予了更加重大的责任。本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在此浅谈一下在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教学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现状 改进建议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中的误区

1.教学目标出现偏差

众所周知,当前中国高中教育的重点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升学率,对高中数学尤其如此,数学成绩的提高将带动综合成绩的提升,这将为高考的胜利更添一份保障。即使当前社会普遍都在为素质教育摇旗呐喊,然而不管是学校、家长、或者整个社会都并未改变高中就是为了服务高考的思想,长期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对其兴趣特长进行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1]

2.教学关系两极分化

教学关系两极分化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普遍的高中教学就是以教师为核心的应试教育,这仍是教学的主流,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观的制定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单向授课。另一方面,在学校开展的公开课、优质课课程评选中,发生了教师盲目夸耀学生,乱加鼓励的不良现象。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在新课改压力下,任课教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适应,他们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将主动性的素质教育运用起来,故而一种形式主义的看似以学生为中心的公开课就产生了。这+种盲目的举措,充分体现了他们没有理解素质教育本质的事实,盲目将尊重学生等同于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其结果必然是“东施效颦”,必将无法真正达成教学模式的转变。

3.教学方法矫枉过正

新课改实施之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式教育必将土崩瓦解,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将会成为教学主流,它也正是诸多高中数学教师贯彻新课改政策、达成教学模式转变的法宝。殊不知在所有人都推行这些新型学习方法的同时,也潜藏着矫枉过正的嫌疑。部分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存在一定问题,他们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于是采取放任式教学,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但问题就是,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不够透彻,并不能准确把握学习的前进方向,在教师不参与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学生浪费了大把的时间精力却毫无成果。[2]

二、对新课改背景下上好高中数学课的建议

1.提高教师个人素养水平

当前的信息时代日趋完善,各种知识陡然增加并展现在我们眼前,身为人民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强化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对国家发布的新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学习,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唯有自身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才能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助力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在笔者看来,教师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进行教学观念上的革新,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只需要组织好教学活动即可。对每一个学生都认真观察,找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并融入教学之中,让教学活动有目的的进行,总结出一套最适合学生的最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重视对教材的再加工处理

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但是必须牢固树立使用的主动性,也就是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而非以往的“教教材”。但是,对于教材的二次处理并不是没有章法的,要掌握好度的标准,遵循它应有的原则。第一条就是为师者要有大局观念,统领全局。其次就是教师要依照实际情况,合理创造。教师要想灵活的运用教材,不仅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以及生活经验,而且要兼顾数学教育与数学应用的发展,扩宽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后,充分利用数学活动展现教材,将教学分为若干个小课题进行学习。在现有的数学教材中设置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将它们充分利用起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学习,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能力。

3.加强对课堂所设问题的优化

对数学的学习离不开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给学生设置相关课堂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要设置一个恰当的学习环境,然后引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使得学生因为思考而自发的不断的突破认知,从而带来认知层面的提升。其次,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拥有基本的问题意识,进而使得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4.构建和谐双赢的教學关系转变

众所周知,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张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新课改背景下则是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首先,必须树立一种意识,那就是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直接影响着教学实践,这就必须要防止形式主义教学的产生。其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但并不意味着要跟着学生走,同时要巩固教师引导教学的地位,修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5.采用张弛有度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并不意味着学生盲目的自由,自由应该是在一定约束下的自主活动。因此,学生应在教师正确引领下,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探究式、讨论式学习。在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对问题进行客观的点评指导。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做到张弛有度。

结语

面对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提出的挑战,我们的理解和应对决不能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上,而是应抓住本质,深入理解教学目标、教学关系、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从观念上、教学模式上转变现有思路,突破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

参考文献

[1] 杨兴.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2(5):104-104.

[2] 熊用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J]. 文理导航, 2017(11):32-32.

[3] 覃月仙.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从“被教”到“我学”的转变[J]. 读写算:教师版, 2014(25):174-174.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进建议高中数学现状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