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2017-10-25江璇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8期
关键词:小学创新数学

江璇

【摘要】新时期需要的人才是创新性人才,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与创造力。社会的需求不断变化,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也需不断探索与改进。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146-02

在教育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教育方法的创新从未停止讨论。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讲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枯燥乏味,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来探索更加合适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改变小学数学教育观念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为了能够适应现在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小学教师们就应该转变教育观念,舍弃不合适的教育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直以来,老师作为长辈,纪律的维持者和知识的掌握者,对于学生是个居高临下的存在。学生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畏惧的心理,而这对于教学反馈是致命的。因此要创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就要改善师生之间这种严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们应该先成为学生的朋友,然后才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应该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予帮助,多多沟通,从而让学生喜欢这个老师,爱上学习数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够积极发言,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课堂气氛才能愉快活跃。

三、创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十分好奇,而这种好奇心会驱使他们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们应该利用孩子这一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学习的欲望,教育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在学生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应该耐心引导,让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时间长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多元化,创造力和创新力得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增强。

(二)善于引导学生深入

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将问题拆分成一个个小步骤,循序渐进地提问。比如解决最终问题的答案需要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不能直接从题目上得出,就要先把这两个条件计算出来,就这样分解成三个小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解开答案。同时学生也能够学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学生多经历几次就会逐步养成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这对于他们将来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将数学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学生刚接触数学会非常茫然,因为数字对他们来说太过于抽象。将数学贴近生活实践不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让数学更好地服务与生活,而不是纸上谈兵。比如将数学上简单的运算,加入到去超市买东西这一生活场景里,就能够使学生将学习过的知识巩固且能够灵活运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学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变得触手可及,而不知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

(四)设计有趣的数学活动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或者比赛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将全班同学分为两拨,按照顺序来强答问题,一节课下来计算总分,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坐在教室学习,而是在玩游戏。或者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比较难的问题,看哪个小组能够率先解出答案,然后在讲台上分享经验,其他小组也能够补充,这样一来,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容易走神,还能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解题思路,打破思维定势。

(五)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不仅体现在试卷和作業上,还体现在学生课堂的反应上。如果全班在某次考试上问题出现得很集中,就说明是那一点知识讲解的不够到位,需要调整和改变之前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在课堂上也应注意学生的反应,如果对于一个问题,能够提出自己想法的同学很少,那就说明问题的设置太高,学生并不能够一下子抓住解题思路,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给出的积极反馈教师们应该积极总结方法交流经验,将其推广;反应不好也能够总结错误,及时调整,以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学生的进步也应及时表扬,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程丽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6,(35):163-164.

[2]汪胜奎.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179-18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创新数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