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创新实践探讨
2017-10-25童恋然熊杰
童恋然+熊杰
摘 要: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培育国家栋梁的重任,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分析当前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观念、政府及高校等多方面,提出了高校创新教育管理的相应措施,提高高校教育的科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教育管理 高等院校 创新实践 现状 新形势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教育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阶段,对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提高教育模式的实用性和多样性,对实现学生个人的价值,提升高校就业率等均有重要影响。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源泉,也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根据时代的特色,树立先进教育管理理念,改革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制定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更新教育管理内容,开发新的教育管理手段,才能不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与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现状与问题
1.传统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僵硬
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国家科技水平、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国务院颁布了相关法律规范,确保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但是,当前传统方式上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停滞不前,一些高校固守传统方式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创新,但没将理论付诸实践,还有一些高校墨守陈规,沿袭传统教育模式,而不进行改革创新,创新管理方法。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问题:首先,管理制度陈旧。虽然某些管理制度还能起到一些基础效果,但总的来说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和管理效率;其次,管理体系偏于行政化,不能体现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一线教师与基层管理者地位低下,缺少发言权,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平台和条件;最后,在管理重心上以行政领导、指导教学与科研,而非教学与科研推动行政管理,缺乏服务态度与奉献精神。[1]
2.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过于集中,内容过于陈旧,实施过于行政化
政府管理部门介入高校制定教育管理计划,参与实施教学工作,主导高校的教学观念,制定了地域性统一的教学大纲,同一地区的绝大多数高校使用着同种教科书。行政层级之间采取自上而下的服从和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人为决定性。在法律规范中,行政机关与高校领导、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多控制和主导,少沟通与交流,行政机关无法准确把握每个高校的教育管理需求,只能从整体上决定高校的教育计划和实施,高校内部尤其是教师与学生很难及时向上反馈准确的信息,上级也不能主动收集一线真实情况,导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死板与教条。不适应当今社会教育改革创新的浪潮,难以培养现代性高素质人才。
很多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管理内容,在管理部门设置方面仍然以政府機构为依据和参照。另外,教学活动的计划与实施都根据上级指示统一安排,缺乏自主和能动性,更谈不上特色与活力。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体系建设、教学过程安排、制度确立、学生管理、师资管理以及督导与评价等方面都缺乏科学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导致教学管理效率和效果低下。
3.教育管理手段、高校教育管理团队缺乏以人为本精神
教育管理是高要求、高质量的工作,它要求教育工作者高素质、高能力。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鲜有时间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而且缺乏创新新理念。此外,很多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忘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精神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管理原则,学生的主体地位沦落,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被打压。高校的教育管理应该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与主线,灵活运用各种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做好教育服务和监督控制工作,提高人文关怀水平。[2]
4.传统教育模式使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传统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教研团队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想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与学生过分重视文化课基础,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管理方式上存在不足,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匹配。
二、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措施
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的变革需要大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优秀人才的培养依靠的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现阶段高校的教育管理仍然遵循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限制了教育管理人员的思维拓展,急需解决。当然,创新高校教育管理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
1.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和评价机制,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评价机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综合改进各项提议和建议,有利于师生一起进步,提升管理能力。首先,要树立与强调创新意识。教育管理者应该不断摈弃过时的教育理念,开拓思考维度,为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和创新确定正确的目标与方向;其次,要树立坚定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勇气。高校教育管理改革要经历长期的过程,需要管理者有着坚定的意志信心,遇到问题不放弃,不断开拓勇往直前;再次,要创新科学的思维方式。管理者要不断学习,加强研究,掌握适应时代背景的思维方式,使高校教育管理更为迎合时代的需要。此外,要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全面创新,就需要在科学正确的管理理念引领下,不断创新与改革高校教育管理的内容,才能使这项工作真正得到落实。[4]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学生的创新教育意识
当今社会要求毕业生具有优秀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不是单一的丰富的理论知识。高校应将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设置为评价优秀人才的指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制定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同时,高校还应该考虑学生的未来就业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与社会就业形势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于生活,制定一系列符合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教学计划,开设与学生专业相联系的跨专业课程。此外,还应当提升学生的创新教育意识。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需要师生共同拼搏努力。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定位,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学生可以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学习环境,学生也应当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endprint
3.改革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
高校应该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背景,完善教育管理机制,科学制定创新举措,明确培育人才目标,为课堂融入社会就业信息,调整教学课程设置,提高一线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公共选修课中增设就业能力培养、创业指导等课程。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建立创新型的教学计划,及时主动地更新学校的教学设备,为一线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高校内部拥有一套良好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可以提高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效率,健全的教学体系少不了过硬的教学设施。政府应当鼓励和帮助高校建立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基地等平台,为之提供充分的资源、技术和资金帮助。高校还可以联合企业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或者专业技能大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政府应当提升服务职能及宣传力度
政府在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阶段,应该积极配合,把自身定位在“服务于教育管理创新”的地位,弱化对高校的行政化管理,重点放在引导高校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保障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同时,政府还可以利用管理上的便利条件,搭建公共平台,组织各高校相互沟通、合作,高校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学校知名度展开竞争,增强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高校创新教育铺路。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宣传。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与高校合作,运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使得人们从观念上形成创新高校教育管理的正确认识。
5.完善其他相关制度
人才衡量标准是多样的,专业技能、与人合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与道德同等重要,良好的职业素养、自我管理能力非常有利于全面发展。高校规范管理重要前提是制度规范,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下放管理权利,有效进行高校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教育机构作用,增强高校教育管理民主化。
結束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开展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政府、学校的努力创新,也需要调节学生的功能。只有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牟蕾.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115.
[2] 华炜.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举措探讨[J].江苏高教,2017,(6):34-36.
[3] 吴莎.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机制创新[J].管理世界,2017,(6):97.
[4] 周志洪,吴海兵,雷小凤.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 6):92-95.
作者简介
童恋然(1988-),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助教,从事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