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文本细读方法探索

2017-10-25洪青青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在于指导学生细读文本,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外则是让他们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阶段语文阅读环节的文本细读探究了几点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快地提升阅读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阅读简单来说是教师、学生和文章之间的对话,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必须要做到细读文本,这也就需要对文本细读进行深入理解。细读是对一个文章进行全方位的理解、阅读,将作品当成具有生命灵气的个体,对文章一一剖析,分析其结构、语义、用词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一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进行运用,有利于学生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在精细的阅读之后,更加准确地阐释出文本的细节之处。

一、对文本开展精细化阅读,体会文章中所包含的深层内涵

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即在“读”这一环节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阅读,则要注意多读与朗读。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除了要反复阅读文本之外,也要使用朗读这一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实现与作者的情感结合,体会隐藏在文章里的真实。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心口合一,通过情感的融合,将作者的心声传递出来。

以苏教版七年级课文《冰心诗四首》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此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对《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四首诗进行朗读,在反复阅读中探究冰心在这几首诗中蕴含的情感。此外,为了避免学生反复阅读而产生的乏味,教师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接力朗读、配乐朗读等。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渠道感受作者蕴含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增加阅读教学环节的趣味性。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母亲》一诗时,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对母亲的情感进行阅读,并且搭配音乐《母亲》,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情境。阅读中教师也可对学生开展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更高效的文本细读与技巧。

二、掌握关键词,深入文本细读

所谓词语,即语言中最小且最有意义的单位。细读时,一定要精确到最小的单位。特别是文章中作者所使用的精妙词语。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句话的意义便是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不要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字和词,需要深入体会所有字词背后所蕴含的真正含义。以苏教版七年级课文《泰戈尔诗三首》一课为例,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三首诗时,可以先找出这三首诗中的关键词,以此确定三首诗的情感与高度。在这三首诗中,《金色花》中诗人用“摇摆”和“跳舞”这两个词来形容金色花,由此可见,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是多么跳跃、灵动;《告别》中,诗人则使用了“清寂”形容黎明,以此表示周围环境的寂静;此外,也用“游荡”来形容月光,这两个词组搭配并不常见,但是恰恰是这种反常组合,为学生营造了一種陌生的语言效果,使其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变化。总之,抓住关键词进行文本细读,不仅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文章,同时也能够通过关键词的设定,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深意,进而实现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三、通过文章细节描写,实现文本细读

文章的动人之处往往就在隐藏的细节中,学生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注意到细节描写,便能够快速掌握文本语言,并且进入阅读情景与感情中,与作者的情感相结合。以苏教版七年级课文《巍巍中山陵》一课为例,在这一课中,有很多对中山陵的描写,从这些细节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孙中山这一伟大人物的杰出贡献。比如,“钟山东西走向,海拔460米,长约七公里但南北宽度仅三公里,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在其附近多是冲积平原和小丘陵,因此山形看着极为宏伟”,通过这一段介绍,可以了解中山陵所处山脉背景,为接下来的细读奠定基础。随后,作者又介绍了陵园的细节设计:“正面建陵门高宽深分别为15、24、8米。蓝琉璃单檐歇山顶,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屋身,以圆拱支撑,未见一根梁柱,而在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从内部的细节之处,巩固了孙中山先生的崇高地位,以及“天下为公”的无私贡献。通过这种细节描写的阅读,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章整体概念。通过细品,将个人情感放大,进而走进文章的氛围中,实现个人情感和作者情感的融 会贯通。

综上所述,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行语文阅读,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文章的细节、关键词、深层次内涵等方面进行文本精细阅读,进而深入理解文本。另外,也可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寇成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4 (9) :141.

[2]刘春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探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 :279-280.

作者简介:洪青青(1985— ),女,江苏淮安人,本科学历,职称:中二,研究方向:初中语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