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浅析
2017-10-25曹海珍
曹海珍
摘 要:当今课程改革中,需要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学生乐意参与到教学中来,拓宽视野,更主动地学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现这样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自主探究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
关键词:新课程 自主探究 学习方式
一、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特征
自主探究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一个有难度又让人能尝到成功、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证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对化学反应现象进行描述并说明它们的变化原理。同时,也可以从教师、教材、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取证据对他们的探究进行补充。对不同的解释就要学生参与讨论,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以检查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另外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使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的解释,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已有的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学生解决彼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验为基础的论证。从本质上,自主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没有什么区别。[1]
二、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
1.程序设计
首先根据教学的内容确定探究的课题,老师对确定的课题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相应的材料,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根据问题和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思考,发现新的问题,通过自主的探索,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2]
2.内容选择
学生的学习基于直接经验、探究式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间接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毕竟是大量存在的,要组织起有效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除了受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制约以外,还与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有关,有些内容,由于各种原因,不易于设计成通过探究式的活动。因此,对于特定的学生来说,一些内容的学习,用探究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效果往往不如直接学习。因此,在内容选择上要显示出灵活的处理方式,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依据课程标准,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3.问题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要体现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合作性。对探究的问题的生成可以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和来源,一是探究的问题完全由学生提出。二是在教学中,由教师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引导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完全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问题。只要学生真正深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他们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实际上,真正的学生探究活动整个地就是由问题引导的,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自然地进行,而不必刻意追求一开始问题就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是问题解决的源头,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有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鼓励学生提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实际措施。
三、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注意的问题
1.自主不等于自流
自主探究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他主学习”而言,它要求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理解,要明确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中,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应该真正理解“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意义,自主探究学习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喜欢怎样就怎样。“个性”不能变“任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究精神还是靠老师培养,该教还是要教,问题在于如何教。[3]
2.自主探究与教学控制
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学生自由探究,教师不加控制、最终学生却走到了教学预期的反面,另一个极端是害怕学生的思维走得太远,于是处处干预,束缚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些实际上是没有处理好自主探究学习与教学控制的关系,过分强调探究学习的自由和开放,认为教学控制是传统讲授式和接受学习的产物,把两者割裂开来,都是片面的,我们不仅要关心课堂“开放得如何”与“生成得如何”、学生“自主得如何”,还要计较课堂是“如何开放”与“如何生成”的,学生是“如何自主”的。自主探究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
3.时间与进度
在课堂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探究能力,同时增加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时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探究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平时的教学又受到课时安排与进度的限制,要积极处理好时间安排和课时进度的关系。首先在理解上要走出误区,我们不能是静态地、孤立地计算探究性學习所花费的时间,当然我们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探究过程,教师如何给以恰当的引导,选择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的过程,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2] 肖川 论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3
[3]王屹 《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