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策略
2017-10-25周京
周京
摘 要:如何让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复习,从而让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是物理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透析试题特点、把握中考方向、抓住考试重点、制订详细计划、运用合理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无疑能够提高复习效率,为学生取得较好的中考成绩奠定基础。关于中考复习计划,笔者的做法可以概括为:一研读试题,二吃透考纲,三结合课本,四围绕资料,五重视规范解题。
关键词:中考物理;复习策略;题型
一、研读考题,把握尺度
中考试题是《安徽省初中学业毕业考试纲要》(简称《考纲》)的具体化,教师根据考题的覆盖面、所考的主干知识点、考试题型、试题难度,准确把握试题的延伸和复习的重点,以及相关知识点学生需要掌握的程度。近几年安徽省中考试题充分体现了“重视基础、重视应用、重视学科知识和方法渗透”的特点,知识点覆盖面广,主干知识突出,难易适中。
二、吃透《考纲》,确定方向
《考纲》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结合课标,对书中各主题明确了相应知识的考试要求。《考纲》是中考的指南针,教师一定要细细研读,吃透考试要求,深知考试范围,把握考题的难度。2015年《考纲》与2014年相比有五处变动。第一,2014年要求“知道什么是摩擦力”,2015年变为“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第二,2014年要求“能举例并说明什么是物体的惯性,知道惯性与质量有关”,2015年变为“理解惯性的意义,能运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能说明惯性与质量有关”。第三,2014年“能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2015年变为“能结合规则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第四,2014年要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过程做正确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2015年将这个知识点删除。第五,2014年考查的实验有14个,2015年考查13个,删除了欧姆定律实验。
三、结合课本,串点连線
中考物理试题始终以《考纲》为纲,以课本为源。试题的难度设计为容易题占70%,决定了课本知识是命题的主要源泉。许多基础性试题源于课本,甚至只将课本习题稍作变形。所以,复习阶段要回归课本,可以采用以下单元组合进行复习。
1.第一轮复习
(1)第一章(主要是长度和时间测量)、第二章“声”用1课时复习;(2)第三章“光”用2课时复习;(3)第五章“物质的属性”用2课时复习;(4)第六、七、八、九、十一这五章(力学)组合约用10课时复习;(5)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八这四章(电学)组合约用8课时复习;(6)第十六、十七章(电磁)组合用2课时复习;(7)第四、十、十二章(热学)组合约用5课时复习;(8)第十九、二十章组合用1课时复习。第一轮复习要结合课本,总共约31课时,将这八个部分的主干知识点通过梳理,由点串线,使学生弄清知识脉络,从而牢固地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2.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中考题型分为填空题、单选题、作图和简答题、实验科学探究题、计算推导题,每个题型要有专门的练习,教师在具体讲解中要多指导答题技巧和答题细节,如实验题要用规范简洁的科学语言,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规范的公式计算过程等,总共约10课时。
3.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复习是综合训练、模拟实战。教师要准备几套质量很高的中考仿真卷,尽可能地创造考试情境,及时收集模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
四、围绕资料,精讲精练
课本的题量有限,且已经做过,不能满足复习的需要。因此,教师要选好一本资料,结合课本,形成基础知识的互补、充实和题型的延伸,并通过资料上经典例题的选讲、代表性习题的练习,对知识加以巩固,对解题能力予以提升。复习时教师要做到“三结合”。第一,复习和巩固练习相结合,即复习每讲之前让学生先做已化为习题形式的知识点,看典型例题,每讲复习完后,再精选习题练习。第二,知识总结和典型例题讲解相结合。第三,资料、《考纲》和课本相结合。
五、重视题型,关注能力
1.重视实验题
由于物理实验题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较大,约22%,且是考生拉开分数差距的部分,因此教师后期复习要将课本中的经典实验,按中考题中出现的各种形式,设计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应考水平。关注题型:作图连图、仪表读数、操作描述、现象记录、数据计算分析、结论归纳等。实验题复习重点应放在光学4个、力学3个、电学3个这10个重要实验中。
2.重视推证题
中考第四大题由07年前的计算和问题改为计算和推证。07和13年的推导题也由原来的公式推导变为理论推导,更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要结合考题的变化趋势,进行专题训练,以提高此类题的得分率。
3.重视热点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身边的时事热点问题,并转化为物理问题,如地震、地球的温室效应、气候与热污染、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火箭升空、高铁通车等都可以作为考题的来源和背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规范解题
复习时要纠正学生不规范解题、不按要求作图、不用物理语言严谨准确地答题等不足,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做到审题认真、卷面工整、书写规范、条理清晰、措词严谨、计算准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