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送给孩子最美的礼物
2017-10-25朱丽荣
朱丽荣
【摘要】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受益终身的技能。在日常学习中,孩子们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快速掌握吸收知识,变得更为聪明并发挥思维能力进行思考。爱阅读的孩子们通过阅读技能了丰富的词汇与语言反应能力,不仅能够带来语感上的成长,对以后的语文及写作都能带来直接的助力。而这恰恰是每一位教师送给孩子们最美好的礼物,使它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及成长中不断伴随孩子们成长。
【关键词】阅读习惯 思维能力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74-01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意义
古人言:“书籍是智慧与文明的载体”亦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通往书中智慧与文明之光的路径,通过阅读和写作,从而养成阅读习惯。小学生初踏入学校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他们本身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就像一块璞玉,等待人们的雕琢与呵护。作为教师,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思维模式都会带来积极而长远的影响,使他们终身受益。
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与语感往往取决于阅读时的积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新奇事物与思想不断蓬发,教育中作文也在语文学科的比重逐渐上升。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需要大量的阅读来有效的扩充知识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思考能力。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能够快速发现其中的意义与思想,学习吸收其中丰富的语言与思想,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与写作使之应用在写作中。
阅读作为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通过阅读来汲取一切学科相关的知识,好的阅读习惯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回顾往昔,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如华罗庚、邓稼先等,不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的钻研探索,还都有很好的文学功底与阅读量。而这与他们日常丰富的书籍阅读量是离不开的,更取决于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带来的强大的理解能力。这正是教师们希望孩子们在日常的阅读中能够收获到并受用不尽的礼物。
一个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不管所处的环境多么纷纷扰扰,他会始终有自己的一方宁静天地,可以通过阅读和世界各地的学者对话,探讨前人的思想与经历。孩子的阅读习惯,依赖家庭环境养成也依赖于校园环境的引导。同样的,书本身是知识的载體是阅读的窗口,仅仅培养阅读并非是孩子们最美的礼物,因为孩子拿到后可以不读,但教师与家人本身热爱阅读,经常和孩子讨论阅读,会更容易激发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引导孩子们对阅读的积极态度与兴趣
首先,在孩子们学习阅读的初期,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及学习范围进行挑选合适的书籍作为阅读内容,例如一些外观精美、内容有趣、情节丰富且能满足孩子们年龄阶段好奇心与思维特点的图文书籍等。这样孩子们在得到后就很容易就对书籍产生极大的阅读乐趣。主动去了解阅读,探索其中的知识。由于学年龄普遍较低需要引导教导形成科学的阅读思维与习惯,所以在阅读学习时,需要把阅读的知识控制在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阶段。
其次,孩子们正处于活动好动,对外在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会很抗拒长时间的阅读,所以作为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时间进行调节,劳逸结合,一步步养成阅读习惯而不是久读书。现今社会多媒体技术已经成熟的应用到学校的教学之中,而许多经典的书籍与名著都已经经过改编做成影剧活跃在荧屏中。教师们恰好可以在阅读期间劳逸结合引导学生们观看相关书籍的改编作品,使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阅读的内容与故事的精彩呈现。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也对自己阅读的内容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继而逐渐养成长久的习惯。
最后,孩子们在学校外的榜样是父母,在学校内的榜样是教师,教师的行为与态度一直都是学生注意的焦点。既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就必须在平时多提升自己的阅读量,开拓眼界与思维,以身作则给学生作为榜样与成长的方向。教师在平时多给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书籍并通过讨论其中的内容带动他们阅读的期望,主动去阅读。
良好的阅读习惯给予孩子们的不仅是一份礼物,也是教师对孩子们未来的美好期许。一个爱读书的人必然是一个文化素养好的人,而好的习惯则需要从小养起。阅读习惯基于孩子们的不仅是对书籍知识的探索,更是对事物的思维思考方式的提升与视野的开拓,帮助孩子们在不断的阅读中提升自己的精神与素质。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帮助每一位学生热爱读书学习和积极阅读的习惯,打开探索世界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陈秋影.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读与写:上,下旬》.2014
[2]胥红.让孩子踏上快乐阅读之旅.《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