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犯罪综合动因论在个案分析中的运用

2017-10-25朱晓航

戏剧之家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个案运用

朱晓航

【摘 要】随着心理学的理论进步和社会现实的需求,对各类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大,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国内外相关的一些理论随之兴起。其中犯罪综合动因论在现阶段理论研究中运用广泛。本文以药家鑫杀人一案为例,对犯罪综合动因论在案例分析中的运用进行剖析,以此分析犯罪心理,揭示药家鑫犯罪背后的本质,予以深刻的思考和反省。

【关键词】犯罪综合动因论;个案;运用

中图分类号:D91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8-0182-02

犯罪综合动因论是犯罪心理学结构成因研究中的一个理论。在该领域的研究历史中,衍生出了许多理论如精神病学的原因论、萨瑟兰(E.H.Sutherland,1883-1950)的不同接触理论、皮亚杰(J.Piaget)的道德发展三阶段、科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推理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等。以上理论都有其独特性与限制性,现代学者更多倾向于以犯罪综合动因论来解释犯罪,即认为个体犯罪原因是由多层次多维度的原因导致的,而非单一因素所形成。研究犯罪综合动因论有利于揭示犯罪心理的特殊矛盾性,认识和防止犯罪;有利于揭示犯罪人产生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预防犯罪与再犯罪;有利于以此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关于犯罪心理学的知识体系。

一、个案概述

2010年10月20日深夜,药家鑫驾车撞人致人轻伤后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后驾车逃跑再次撞伤行人,目击者们发现堵截并报警。陕西省西安市这一起交通肇事引发的故意杀人案,经媒体曝光后,引起广泛关注。

药家鑫童年时期主要由母亲带大。父母对他的管教异常严厉。自六岁开始学习钢琴,在学琴过程中只要弹错了就要挨打。小时候只要打架,不管对错,回来肯定挨骂。有一段时间,药父见他不好好学习,把他关在地下室,除了吃饭可以上楼,其他时间都待在地下室。童年缺乏父母的关爱,强硬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药家鑫形成表面乖巧听话,实则懦弱孤僻、偏执敏感的性格特点。

二、理论与分析

犯罪综合动因论是目前犯罪心理学结构成因分析的研究重点。该理论认为:个体犯罪原因是一个母系统(或整体系统),这个系统由若干个相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原因网络结构。在该结构中,各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其原因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一)主体内因素

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15-25岁)是犯罪的高发年龄。

药家鑫正处于22岁左右,属于犯罪高发年龄。另有研究表明,犯罪人往往根据自身性别特点来选择犯罪种类和手段,而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暴力犯罪。在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是神经类型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使其在选择犯罪种类和犯罪手段时体现出各自的特色,暴力犯中兴奋型的人居多。药家鑫其神经类型趋于兴奋型。药家鑫犯罪手段具有极端残忍暴力的特点,个人需要和利己主义是其残忍杀人的犯罪动机。

药家鑫的性格无疑是孤僻、自卑、冲动的,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我关注、极端自恋、极端个人主义化的特点。他人在形容药家鑫个性特征会用极端、叛逆、多疑,对集体漠不关心,自卑、懦弱等来叙述。个性中的盲目性、冲动性、任性、顽固性、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等也异于常人。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小时候不在一起居住导致药家鑫自卑懦弱,遇事容易自责,害怕面对以及处理发生的事情。而且药家鑫的情绪长期处在不稳定、起伏波动大的状态,萎靡不振、消沉悲观及多愁善感的心境同样是导致他犯罪的心理成因。其中性格的矛盾加剧犯罪行为的出现。

药家鑫因长期受到父亲的暴力、处在缺少夸奖和称赞的特殊成长环境,他不容易相信人与人之间能够用言语来解决意见与想法的不一致,致使他形成一种惯性的犯罪思维,同时加剧暴力行径的出现。家庭中互动频率低、父母不懂得展现对他的关心,也使药家鑫更加沉默、孤僻。在突发事件产生之际,长期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学习,在负面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使药家鑫不考虑法律法规的约束,只按照自己的行为习惯去处理,造成悲剧的产生。

分析药家鑫在其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基础、不良心理因素以及行为因素都成为日后的潜在危险因素。由此可知,主体内因素是指犯罪心理赖以形成的生理状况、心理和行为发展水平等,其对整个案件分析起到关键作用。

(二)主体外因素

犯罪主体在很多时候,受到主体外因素如情境因素、社会与自然环境因素等影响,可能会加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加剧事件的恶性程度。

药家鑫杀人的这一行为从小的方面看是为了避免受害人的索赔,从大的方面看则是为了逃避道德谴责与法律制裁。有研究表明,时间点不同,犯罪率也有差别,如白天环境的人多繁杂,犯罪率会低于夜晚。

药家鑫因担心受害者看到自己的车牌号要求自己承担责任,而引发或强化了其自身的犯罪动机。当时马路上空无一人,为犯罪行为提供了便利。

很重要的一点是药家鑫所处的家庭环境。药家鑫父亲经常采取惩罚、干涉和拒绝的教育方式,过分严厉,经常打骂他,使他产生胆怯、自卑的人格特质。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模式,使药家鑫的童年只有弹钢琴和打骂。他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温暖与理解很少。亲子关系恶化,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且在家境并不算富裕的情况下,父母为了孩子弹钢琴竟然将家里的收入甚至伙食费都拿出来,只为了学习一首好的曲子,孩子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学琴主动性低下。家庭资源没有合理配置,加之父母没有给药家鑫积极的反馈,故而压抑了自我的发展。

由此可知,主体外因素的分析对整个案件起到重要作用。

三、思考与反思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正面回应和积极认同的体现。“先成人,再成才。”家庭教育中最注重的应是孩子人格品行的塑造。在注重家庭教育的同时,要更注重学校的作用。

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全力开展心理咨询。每一个学校需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辅导活动,解决学生所面对的各类问题,教会学生在不同环境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对他人不良情绪的辨别能力以及如何正确避险的能力。

学校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视培养他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学会冷静地处理复杂问题,提高应对挫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教育,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知道积极主动寻求幫助的重要性,促进自己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潘星晨,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2016(7):4-5.

[2]赵晓风,大学生犯罪透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陕西教育:高教,2011(9):9-11.

[3]赵思嘉,偏执型人格障碍犯罪防治.法制博览,2016(6):262.

[4]钟娇,药家鑫的人格特点与犯罪心理分析.学理论,2012(8):59-60.

[5]李安,从交通肇事到故意杀人转化的心理历程分析-大学生药家鑫杀人犯罪心理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3):8-11.

[6]陶琳,探寻隐蔽在药家鑫案件背后的教育观念.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7):1-3.

猜你喜欢

个案运用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兜底扶贫成效探析——基于高山羌寨扶贫户的个案考察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