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高处?更情感

2017-10-25任金娣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领跑者苏霍姆陶行知

任金娣

2017年7月13日,全国情感教育与班集体建设实验研究“领跑者培养工程”规划会议在天津市静海区隆重举行,我作为与会代表参加此次会议深感荣幸。会议中,来自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德育研究室的王晓根主任作了题为《情感教育与班集体建设研究“领跑者”专业成长漫谈》的报告,报告内容贴近班主任的实际工作,贴近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特点,贴近情感性班集体建设理论,为所有参与实验的“领跑者”指明努力奋斗的方向。其中,王主任关于班主任专业成长方式的概括性阐述——“听”、“说”、“读”、“写”、“做”、“研”、“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工作了十几年的小学班主任,我的班级管理经验丰富,方法有效,成绩突出,但已经进入到班主任生涯的高原期与突破期,我该怎样做才能突破传统、突破自我呢?王主任的报告如醍醐灌顶,使我茅塞顿开,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规划。

一、追随榜样的脚步

1.追随陶行知先生的“真”。我毕业于南京晓庄学院,这是一所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师范院校,爱满天下的陶先生早已成为我们晓庄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楷模和榜样。我的心中时刻牢记着老校长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已经成为我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学做真人”已经成为我引导学生做人的准则。

我工作的学校离南京晓庄学院很近,是晓庄学院的实习基地学校,坚持以陶为师,以人为本,以身立教,以德育人,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我要更加努力,成长为一名班主任专业成长中的佼佼者。

2.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失败了。”作为教师,有了爱也就有了教师职业的一切。师爱是最能打动学生的力量。对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班集体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组织这几块基石上建立起来的,而建设一个有追求、有情感、有发展、有成果的四有班集体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仍然要坚持以爱为本。

3.追随朱小蔓的“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情感的交融,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关于情感教育理论的阐述明确指出班集体是情感教育的共同体,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班级群体。而这一主张恰恰与我的班主任工作相契合,我要在实际工作中融入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理论,使我的班集体更有“情”。

二、借助阅读的力量

提到阅读,我读苏霍姆林基斯的《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陶行知的教育文集,读朱小蔓老师的情感教育理论,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教育》。这些书就像是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也引导着我在班主任专业上的成长。但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还想读三类书:一类是关于心理学的,如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的《心理学与教育》;一类是关于教育学的专业书籍,如《德育原理》;最后一类是关于班集体建设的书籍,如唐云增老师的《班主任专业化读本》。只有把班集体建设建立在专业化的阅读上,读专业书籍,多元化阅读,借助閱读的力量,推动情感性班集体向着和谐、幸福的方向发展、成长。而激发我主动读书的动力来源于我的学生。三年前,有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我的班上随班就读,我印象中的自闭症患者都是不爱说话,不与人交流,坐着半天都能不动,是非常安静、沉默的样子,所以我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就没有主动进行深一步的学习和了解。结果一个月以后,这个孩子就表现出控制不住自己行为的状况,打人、傻笑等无意识重复出现的表征越发明显,与“星星的孩子”这个名词所表现出的内涵大相径庭,班级中的其他孩子对这个孩子也“另眼相看”,躲得远远的。如果我从一开始就主动去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发展规律,那么对这个孩子,对班集体里其他孩子的成长,对整个班集体的建设,都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发挥领跑者的作用

经过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业委员会的考察和研究,我和其余四十几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班主任被评为全国情感教育与班集体建设实验研究“领跑者培养对象”。我感到非常激动,同时也感到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领跑者培养对象”的荣誉称号一方面这是对我过去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另一方面是对未来的期许和鼓励,使我意识到自己在班主任工作示范引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遗憾,决定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新的尝试:

1.以“情”带班。我们知道,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如果不付诸行动,则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道德行为的发生,既是培养学生一定品德的最终目标,也是衡量一定品德是否形成的标志。依照情感研究成果,相应的道德情感不仅是德育赖以进行的中介因素,也是推动学生做出相应道德行为的直接原因。情感是活动过程中的一种体验,反过来它又对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成为行为的直接动力。已经发生的道德行为如果只是昙花一现,则无异于一时的冲动。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同样要求教师自觉利用情感的动力功能,不断去激发学生。管理班级更是如此,推动学生做全面发展的人,做一个有情感的人。

2.用“情”记录。写文章一直是自己的弱项,认真想想原因,无非是没有东西可写。其实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哪个学生情绪不稳,可以去追根问底;哪个孩子今天特别高兴,可以同他一起开心;哪个女孩最近有了小心思,可以找个恰当的时机聊一聊。而这些细小的变化我都能细心观察、认真倾听,我所欠缺的就是用“情”记录,尤其记录那些关于情感教育与建设班集体的故事。

3.融“情”示范。我经常给青年班主任做讲座,推荐他们读情感教育类的书,用自己的情感打动学生,打动家长。同时,区内兄弟学校也邀请我做示范,展现情感性班集体建设的丰硕成果。但我觉得还应加强自身的情感文明修养,提升情感性班级管理的能力,宣传情感教育的力量,让更多的班主任、更多的学校投入到情感教育与班集体建设的队伍中来。

情,是一种珍藏心底的回忆;情,是一种只可意会的美妙;情,更是一种撼动教育的力量,我将高举情感教育的旗帜,领跑在班集体建设的道路上。endprint

猜你喜欢

领跑者苏霍姆陶行知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领跑者 去乘风破浪永不止步
Running Your Race in an Ever Changing Place
蛮拼的领跑者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