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2017-10-25黄海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9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作文教学

黄海燕

[摘 要]流水账式的文章,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并不少见。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孩子们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可下笔成文却往往干瘪无味。在分析学生习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言能力;描写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5-0095-01

流水账式的文章,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并不少见。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们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可下笔成文却往往干瘪无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呢?

一、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表达上的问题

在平时的习作与交流中我发现学生们的表达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一)不能文从字顺

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习作中错字、病句满天飞。教师要想把一篇习作顺顺当当地读下来,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省语文特级教师、著名习作教学大师管建刚也曾总结出学生习作中的诸多毛病,如“在病”“我病”“关联词病”等等,不一而足。

(二)不够生动具体

有一位学生在写双湖公园时,写道:“春天的双湖公园更美丽,所有的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的真好看。”这位学生就没有抓住具体的细节进行描写,这样表达双湖公园的美,不够生动。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写作存在的问题,即不能通过具体生动的人或事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三)缺少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正所谓“言为心声”,然而纵观当前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情感虚假失真,读来干瘪空洞。

二、提高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方法

针对上述原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培养习得语言的能力

1.善模仿

(1)在生活中学习

俗话说“生活即作文”。以生活实际为背景,让学生学会模仿表达,这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第一步。而要学习模仿别人的语言,一种形式是口语,另一种便是书面语。鲁迅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这是教我们学习群众语言的至理名言。富有生活气息的话语是学生练习的基本素材,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去关注、去积累、去训练。

(2)在阅读中学习

阅读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表达能力。为此,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素材,这些精挑细选的经典内容,无论从语法上,还是内容上,都值得学生反复阅读训练。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比如,四年级上册《天安门广场》一课,就是一篇典型按方位顺序进行描写的佳作,学完后,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表达训练,按照方位顺序介紹我们美丽的校园,通过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2.多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收集习作素材,注重语言的积累。比如,对于低年级阶段,要注重好词好句的积累,中高年级要突出文段、名言警句的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训练,从根本上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精描细摩,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

1.巧指导,即讲清描写的方法技巧

语言训练的技巧体现于学生的语言训练过程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语言描写时,渗透一定的表达技巧。比如,对于低年级阶段,教师要引导他们抓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让语言表达内容有血有肉;到中年级阶段,动作神情的细节描写是重点;到高年级重点训练人物的心理或思想品质的描写等,这样的语言表达才有立体感,才达到栩栩如生的境界。

2.重训练,即强化训练

仅仅渗透表达的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训练学生如何表达,并将习得的技巧渗透于表达过程之中。这个训练教师可以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来展开。如,在学习了三年级的《荷花》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描写荷花外形的段落,写一写校园内熟悉的花卉外形,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当然,对于小学阶段,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当然教师需要注重好方法的指引,突出训练过程中各个环节,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作文教学
通过阅读夯实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基础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