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挑战不可能》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成功之道
2017-10-25张斯橙
张斯橙
【摘 要】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虽创新力度大、宣传造势强,但井喷式呈现状态的背后依然无法掩盖大多数节目的落寞。电视真人秀节目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形态出奇、内容新颖、情怀深远,而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本文以《挑战不可能》为研究文本,从节目的形态、内容和情怀三个层面对其成功之道进行评析,并对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谏言。
【关键词】《挑战不可能》;节目形态;内容创新;情怀表达;成功之道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8-0098-02
大型励志挑战类节目《挑战不可能》在第一季完美收官后获得喜报:在亚洲太平洋广播电视联盟颁奖中,该节目斩获娱乐类本土原创综艺节目的大奖,这也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第一次在此项评选中获得殊荣。《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更是纷纷赞赏该节目。面对赞誉,不忘初心、精益求精的《挑战不可能》第二季再次为观众奉献了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的挑战和感人至深、温暖动情的故事,并再次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也成为电视真人秀节目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一、节目形态稳中求新节目风格独树一帜
作为一档原创性电视真人秀节目,靠着第一季打下的坚实基础,《挑战不可能》再接再厉,节目形态稳中求变力求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
首先,评委阵容微调出新,默契配合深入人心。相较于第一季节目,董卿和李昌钰继续坐镇评委席,王力宏取代周华健新近加盟,这样的评委阵容推陈出新,既能稳定基本收视,又能带来新鲜看点。董卿在节目中依然是情感观察员的角色定位,从挑战者的故事入手,发自内心的深情渲染增强了节目的温度。李昌钰则是权威与严谨的评判者,在很多严苛挑战中他的评判更具说服力。王力宏则是颜值与智慧的担当,也会充当节目的“道具”,他与主持人撒贝宁的互动也是节目的重要看点之一。而撒贝宁作为节目主持人则靠着幽默的语言风格为挑战者解压,用插科打诨的方式与三位评委互动,整个主持游刃有余,驾驭轻松,既能够在紧张的比赛中缓解挑战者压力,也能够有条不紊地协调各种突发状况。
其次,道具设计精心细致,视觉奇观令人大饱眼福。在《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道具的使用与亮相绝对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参与跳绳挑战的岑小林手中的跳绳是一根直径只有1毫米的“钢丝绳,这也足以吊起观众的胃口。平衡大师韩遂宁利用羽毛、竹竿这样的简单道具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平衡表演。大型拖拉机、叉车等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机械工具出场时总是气势磅礴,也预示了挑战者的身份特征。在《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各式新奇的道具既是挑战者挑战项目的重要构成,同时也制造了节目的视觉奇观,为观众奉献了一幕幕独具匠心的视觉体验。
最后,精彩挑战与故事讲述相结合的节目风格独树一帜。在《挑战不可能》出现之前,部分真人秀节目也出现了以技艺挑战与比拼为主的内容,但是节目中参与者的挑战项目较為平淡,既不赏心悦目,也没有让观众叹为观止。而《挑战不可能》的出现将挑战的精彩绝伦与人生故事的动情讲述完美结合,让故事为挑战服务,让挑战令故事动容,这样的节目风格独树一帜。
二、内容生产:挑战与故事比翼齐飞构建赏心悦目的视听享受
讲故事的策略在各大真人秀节目中都有运用,但故事的真实程度、说服力以及叙事张力都有待考量与提升,有时过分的戏剧化情节反而令故事显得突兀与虚假,但《挑战不可能》节目组在故事讲述方面的技巧却十分巧妙,它将故事嵌套在挑战结束之后,利用震撼人心的挑战效果激发观众对于挑战背后鲜为人知故事的渴求。
在《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人们总会欣赏到各种天赋异禀之士的精彩挑战:“逆行战士”李海峰挑战仅靠听觉和触觉来完成切割紧贴灯泡钢丝的任务、四川大学教授王英梅挑战凭借声音辨别人的苛刻任务、失聪女孩挑战蒙眼辨别方位、海军战士人体测温挑战温度计……令人闻所未闻的挑战项目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好奇心,调动起了观众的收视期待。
当然节目不仅仅为观众奉献精彩绝伦的各项挑战,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经历,体会他们的情感,从而让各种不可思议的挑战背后都有了顺其自然的故事背景。如节目中来自汉中的唯一一位吊车女司机黄芳,她挑战的内容是用起重机吊起高速旋转的电扇,依次穿越3道极窄的玻璃障碍并保证玻璃不碎。在通过第三道玻璃障碍时还要用风扇熄灭二十多支蜡烛。在节目中她精湛的技术和强大的心理让观众刮目相看,而在这风光背后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历练。与她相濡以沫的丈夫意外去世后,黄芳独自一人在工地上开吊车来维持生计,在辛苦的工作中她练就了一身本领,而儿子呼唤母亲多陪陪自己的画面更是令人潸然泪下。来自广州花都区七星小学的跳绳天才岑小林一人对抗五位跳绳冠军,令人眼花缭乱、瞠目结舌的跳绳速度让全场沸腾。而当嘉宾问起岑小林有什么梦想时,他用质朴的语言回答说只想多参加一些比赛,多拿些奖金来孝敬爸爸妈妈和姐姐,这样他们就不会那么辛苦,现场观众为之动容。
所以在《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挑战与故事比翼齐飞,相互支撑构建震撼视听感受的策略成为节目内容生产的重要策略。杂技演员徐大梅与徐小梅姐妹情深,大梅从高处摔下,妹妹小梅十分痛心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姐妹情深;叉车祖师娘的刘彩梅前两次挑战均以失败告终但接到丈夫的一通鼓励电话便精神百倍,最后赢得胜利的故事让人感慨爱情的伟大;射击神枪手周士兵作为选拔出国家级运动员的启蒙教师,默默奉献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总之在节目中,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接连上演,温暖、励志、自强的精神品质不断被强化。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之所以能够构建出富有张力的视听效果,除了故事的魅力外还在于其精良的节目制作水准。例如在气氛营造上,大量运用挑战者的呼吸声,心跳声作为渲染,再穿插观众真实的面目表情,营造紧张的氛围。此外多机位多角度进行拍摄,捕捉最震撼人心的画面、最真实的情绪反应,丰富的画面元素让节目具有极强的视听冲击力。
三、情怀表达:用创新增强文化自信用人文关怀谱写自强赞歌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情怀表达,是指借助于节目的主题、立意、人物、情景等叙事元素所积累的情感能量与构建的价值取向。情感能量是否鼓舞人心,价值取向是否积极向上都决定了节目情怀表达是否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力量。优质的电视综艺节目在价值情怀表达层面,特别注重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淬取和提炼,对观众情感的贴心慰藉、对真善美人性的极力讴歌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1]在《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我们可以发现,节目的情怀表达具体呈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节目用自主创新的节目模式增强了中国电视人的文化自信。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电视创新的主要方式就是依靠购买节目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但是长期依附国外优秀模式而忽略了本土原创,不仅会养成电视人的惰性,更是会因此降低电视人乃至中国观众的文化自信。而《挑战不可能》则以原创为核心,让中国电视人的智慧与魄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它以视觉大片的打造为己任,带给观众最震憾的视听享受;它以清晰规范的制作流程让节目生产更加工业化、成熟化。据栏目组介绍,《挑战不可能》正打算将节目模式以国际上流行的节目“宝典”形式予以打造并在国家版权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无疑将大大提升中国电视从业人员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国电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其次,节目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节目主旨谱写了一首首自强赞歌。正如知名电视人许文广所说,这档节目向观众传递了一种理念:人类在极限挑战下体现出来的人类精神,以及完成挑战不可能之后肯定自我、证明自我的伟大意义,正是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并不断进步的一个缩影。[2]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在《挑战不可能》中的参与者一部分是天赋异禀,但是仍有一部分普通草根是后天在工作环境中练就了不可思议的本领。第一季的冠军董艳珍就是在基层工作了数十年才练就了根据鞋印辨识人的本领。而在第二季节目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再次鲜明体现在很多普通草根身上。例如获得广泛热议的消防战士李海峰入伍17年,一直扎根基层磨练技能,凭借着过硬的本领出色完成了多项艰巨任务,因此才有了他成功完成蒙眼在灯泡上切钢丝这一挑战。在第一季节目中因为紧张而挑战失败的女叉车师傅罗苗凤,为不让自己有遗憾,再次挑战自己。经过一年的不懈探索她终于如愿以偿,挑战成功。各行各业的奇人异士聚会挑战舞台,节目最大限度地将他们的平凡感情放大,满足观众的情感诉求,并放大节目的励志效果。故事与情感的力量让人受益匪浅,激励人们自强不息、迎难而上。
最后,节目用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彰显了时代特征,用国际化的视野展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在第二季的《挑战不可能》节目中,很多来自基层的普通群众成为节目主角,在挑战的舞台上大放异彩。90后杂技女孩王艺宝挑战9层高拐倒立勇气可嘉、超能警官用画笔让犯罪分析无处可逃、师徒三代齐心协力挑战大球杠杆、海军退役特种兵秦一杰挑战直升机高空百米速降……这些奋战在祖国各行各业的佼佼者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传播着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时代精神,特别是很多90后年轻人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敢于探索、勇于争先的精神风貌令观众为之赞叹。与此同时,节目在全球广撒英雄帖,诸多国外优秀选手也齐聚一堂,艾利克斯一人对抗六位花样游泳冠军接力憋气、5岁萌娃泰特斯挑战高空限时精准投篮、神奇医生汉密尔顿挑战5秒哄睡婴儿、克里尔梅挑战高空晃管……这些外国友人带来了赏心悦目的各项挑战,同时也证明了勇于突破自我极限,敢于追求梦想的普世价值。
四、结束语
电视真人秀节目能否推陈出新、夺人眼球、释放能量、直抵观众内心,直接决定了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电视真人秀节目不仅要带给观众轻松的愉悦、身心的放松,更要带给观众精神的慰藉和智慧的启迪。作为一档能够展示国家级电视媒体综艺修养的电视真人秀,《挑战不可能》在形態上力求原创、在内容上力求纯粹、在导向上力求引领,在受众欣赏水准日益提升、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稳稳获得一席之地,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展示中国风采的又一鲜活案例。
参考文献:
[1]李翔.模式原创品类丰富情怀深远——2016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创新点评[J].中国电视,2017(2).
[2]罗鹏程.讲中国故事品工匠精神《挑战不可能》的自我挑战[EB/OL].http://www.fx361.com/page/2016/1227/4343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