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课堂识字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10-25陈常伟
陈常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50-01
情境化课堂具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组织灵活、趣味性强等诸多优势,能够大大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识字教学中创设情景化课堂模式,实现快乐识字和高效识字。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是语文课堂最为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成就感,促使学生实现由厌倦识字教学向热爱识字教学的转变。例如,在“狗”、“猪”、“猫”等以“反犬旁”为偏旁的表示动物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送小动物回家”的课堂游戏,在黑板的一边粘贴表示动物的“窝”的图片,上面用汉字进行标记,黑板的另一边粘贴动物头像,看哪组同学能第一时间将汉字和图片相匹配。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在游戏氛围中体会识字学习的乐趣。
二、创设影像情境开展直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频展示,创设影像情境,并将识字教学融入到影像情境当中,将抽象的汉字与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影像情境结合起来,使识字教学变得直观而鲜活。例如,在学习“名山大川”、“山清水秀”、“水清沙白”等成语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展现这些成语情景的旅游宣传片,并让学生利用所学成语,给宣传短片进行重命名。通过创设影像情境,不仅强化学生的识字记忆,也加深学生对于词语含义的理解。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三、创设音乐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通过创设音乐情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还能够营造轻松、愉悦、优美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欣赏音乐、陶冶情操的过程中学习汉字,将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不仅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表示颜色的汉字时,教师可以利用音频剪辑技术,制作一首歌词中含有“色彩”的串烧歌曲,将“天色青等烟雨”、“你说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你的心就像一颗红色石头,将爱情全部打破 ”等歌曲融入到一起,并给学生播放。前两遍播放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这些表示颜色的字的书写方式并加强记忆,第三遍播放的时候,教师对这些表示颜色的字进行消音,考查学生的记忆情况。用轻松优美的音乐代替教师机械死板的讲解,不仅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四、创设表演情境加强识字训练
喜欢模仿、乐于表现、善于表演,是大部分学生的特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并将识字训练融入到表演情境当中,使学生在表演中学会认字和写字。例如,在“扑”、“抓”、“打”等表示动作的单字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单人表演的方式,在黑板上给出一个单字,要求若干学生到前面,用一个简洁的动作表示出该字的内涵,看哪个同学表演的最传神,最形象。通过创设表演情境,使学生不再枯燥的对单字进行反复指认,而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加强识字训练;再比如,在学习“尴尬”、“喜欢”、“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等词语或成语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表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强化学生的识字记忆,也帮助学生加强对于这些词语或成语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创新识字教学的方法。
五、创设生活情境加强语言实践
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倡导生活化教学模式,强调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堅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使语文教学不再是脱离实际的“高大上”,而是贴近生活的“接地气”。基于此,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努力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汉字、记忆汉字、应用汉字。例如,在学习“优惠”、“打折”、“限量”等词语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所的视频,并要求学生在视频中发现写着这些词语的指示牌,将识字教学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到超市、市场、农贸市场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将看到的写着“优惠”、“打折”、“限量”等词语的卡片拍下来,与老师和同学分享,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开展生活化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如果说语文教学是高楼的话,那么识字教学无疑是地基。教师必须重视识字教学,为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情景化课堂识字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创新语文教学的形式,是语文教学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