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7-10-25孙丽丽刘颖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8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孙丽丽+刘颖

【摘要】当前,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多,高校也已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因而在人才培养上高校教育必须要积极转变思路,从而培养处大量的、优秀的和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大学语文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改革,转变人才培养的方式,从而培养出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体现当代大学生新特点及其综合素养的现代大学生。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论述,其一分析了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其二分析和总结了大学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生成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码:TJJX16-020),项目负责人:刘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49-02

高等教育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通过语文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和陶冶高尚的情操等。随着社会全方位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通过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来完善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和语言文字应用的功底,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然而就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而言,存在的问题较多也很明显,极不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的方式来治疗大学语文教学发展中的一些弊病,从而实现大学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不明晰

语文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高等院校在设置语文教学的课程方面却有着中文与非中文之分,非中文学生所学习的是基础课程,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大学中文学习目标认识的偏差。大学语文究竟该如何定位,这是很多研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就如张福贵教授所言:“语文教育和专业中文教育相比,许多学校还是将语文放在了边缘化的学科状态,除了将语文当作存在于发展的基础学科之外,大学语文在自身完整性及其自主性方面还需要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二)大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

当前,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热情不高,特别是考虑到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学生则更是将学习的中心放在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上,或者投入到外语的学习当中,忽视了对母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大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存在厌学的现象,另外,大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目标模糊,认为语文学习不用太过认真就能够通过考试,最终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相关能力如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都表现出很大的不足。

(三)教材开发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高校教学所使用的语文教材经过了几次修订,造成大学语文教材种类多样,并且教师在教材选定方面也有各自不同见解,进一步造成学生与教师在教材上产生分歧,教师认为适合的学习教材并不是学生所喜爱的,而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内容又不能够完全满足教师教学的要求。因此,大学语文教育活动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真正从促进学生发展以及人文素质提高的角度来衡量。另外,部分大学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还有的是高校自己编写的,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应用型人才模式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程地位

教学改革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探索活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就是要从教学观念上加以突破。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等,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落实好教学改革首先就必须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从内心认可和重视大学语文,不能因为大学语文是公共课程就忽视其重要性;其次,学校要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要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组织领导,强调大学语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要大力支持教学科研经费、丰富师资配置;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大学语文的研究。目前,大学语文还不是一个具体的学科,很多研究都还不够深入,尽管研究数量众多,然而很多重要问题依然还没有形成定论,如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以及学科归属等问题。

(二)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应用能力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没有规定的教学大纲,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教材也是各不相同,很多学校都会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来编写教材。就当前情况来看,大学语文教材大同小异,有的是以文学作品为主,而有的则是以应用写作为主,还有的则是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教材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情况下,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及授课内容都还要进行改革,并且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来有针对性的对内容进行讲解。不同系别、不同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有所侧重的,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应有所区别来适当选择语文的教学内容,不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教授。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及阅读思考能力,而非局限在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

(三)改革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参与

大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一方面是由于受到外语学习热以及实用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语文确实改革。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想提升学校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来,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譬如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再现文本情景,帮助学习更好理解和认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提出,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通过计算机网络寻求问题的解决;对于应用文教学,可以简单教授写作理论知识后让学生来模拟现实情景来进行相关应用文的写作,而后再来对写作成果进行针对性指正,这样反而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也乐于接受。另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来,实现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積极性,又能够在参与活动中发现学生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经典诗词朗诵活动,学生从教材中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诗词作,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进行朗诵。此类教学活动不仅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革课程设置,构建大学语文课程群

目前很多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大都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课时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让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学习非常多的知识是很难办到的。况且学生学习兴趣不同,大学语文老师也不太可能古今中外都能精通,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办法就是构建大学语文课程群,这是无可奈何之后的选择,同时也是大学语文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做出的必要改革。大学语文包含的内容及其丰富,简单来说,可以分为“语”和“文”两大块,比如语言类教学就要求老师具备熟练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文学类课程教学就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有好的教学效果。文化类教学教师就必须具备丰富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以及新闻类、应用文写作类等教学都需要教师具有相当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但老师的能力和精力必然有限,所以为了应对目前的教学改革,就必须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群。“要使大学语文系列课程取得较好的发展,必须首先树立大学语文系列课程体系意识。这是由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决定的。”同时,我们也要把课程群建设和分类教学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大学语文课程群的设置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兴趣的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改变考核方法,形成多元的评价模式

大学语文考试是通过试卷的形式来进行的,虽然传统试卷考试依然是当前语文教学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对于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合适的。试卷考试是能够考察学生的一部分能力,而并不能够对于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应用能力全面的展示出来。因此,在进行测试时可以实行多元化的测试手段来全面评估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譬如可以通过闭卷考试和开放性考试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学生应用能力加以评估,重视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记录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成果的考核等,最终科学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种多样化的考核过程,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适应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行教学成果评价多元化,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间相互评价、任课教师评价以及班主任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从而达到学生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准确的效果,让大学生真正回归语文,真正提高大学生的中文水平以及应用能力,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发展对于大学生的现实要求,也是对高校教学活动的客观要求,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正处在课题改革的重要时期,通过大学语文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断总结和处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学习特点,切实推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满足应用型人才建设需求,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和应用能力,为就业和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大学语文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应用能力,积极培养具备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献:

[1]秦玉莲.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大学语文课程模块化教学构建[J].河南教育(高教),2017,02:90-92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