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段小学语文评价方式及原则
2017-10-25王晓颖
王晓颖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等,体系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在实施评价时注意遵循情感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语文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37-02
现阶段低年段小学语文评价方式日趋多样化,以笔者学校为例,课堂上的评价占30%,家庭作业和家长的评价占20%,学生参加学校及社会举办的各项技能大赛:比如演讲、书法、课本剧、讲故事大赛、古诗词、作文等,依所得的名次以及参与的次数进行加分占10%,期末学生进行书法、字词、朗诵、口语交际、古诗词、成语接龙、国学测试,期末评价占40%,95分以上学生获得三颗星,90分以上两颗星,80分以上一颗星。
1.低年段小学语文评价方式
1.1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低年段小学语文评价的主体部分,它发生在教学和测试的全过程中。在教师讲课过程中,对学生提问后,针对学生回答,教师作出评价,对于低年段语文课堂来说,这种提问多是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流利、有感情地进行阅读。在教师留下的课后作业中,教师對其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学生参与学校或社会活动时,比如演讲、讲故事大赛等,教师作为评选要为学生排出名次,这种评级标准主要是学生能否用口语表达出自己的见闻及想法。教师还会在期末测试中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期末测试改变传统笔试的单一方式,包括书法、字词、朗诵、口语交际、古诗词、成语接龙、国学测试等众多考察方式。
1.2 家长评价
在低年段语文评价中,引入了家长评价方式,这样可以加强家长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了解,拉近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家长评价主要发生于课后,在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之时,家长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认真情况、态度情况作出评价。此外,以本校为例,在期末测试环节,家长会在现场进行监督,一方面加强了评价的公正性,另一方面使家长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
1.3 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是低年段小学语文评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生在每节课教学之后,让他们自己对课堂学习的掌握情况作出评价,比如对汉语拼音的掌握情况、对认读汉字的掌握情况等。以本校为例,本校还设计了成长记录卡评价方式,由学生自行设计属于自己的成长记录卡,自己填写每一学期的星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加强他们对自我的认识,让他们更加清楚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可以弥补教师单一评价的不足之处。
1.4 生生互评
生生互评可以发生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也可以发生在课堂小组讨论之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亦是对于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考察和培养,可以针对学生的讨论积极情况、是否认真听取他人讲话、是否使用普通话进行讨论等作出相应评价,使低年段语文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
2.小学低年级语文评价原则
2.1情感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的评价要充满真情,不能敷衍,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习语文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教师要观察学生日常的表现和心理变化,才能了解学生是否在努力学习,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挚感情去感染学生,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2.2 民主性原则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情感较脆弱,所以教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的评价不能太过严厉,更不可在全班同学面前予以指责,评价的目的不在于批评,而在于指导,这时,激励性的话语更能达到目的,这也体现了评价的民主性原则。激励性的话语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渴求进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让他们不再畏惧在众人面前答题。
2.3 发展性原则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差异性。现在的语文教学讲究“以人为本”,注重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实施发展性评价原则,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语文修养,积累不同的评价语,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学习中,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发散性的,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是他们思考后的结果,教师要对不同的回答给出不同的评价,即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参考文献:
[1]徐倩倩,刘佳梅.小学低年级课堂即时性评价策略研究[J].才智,2016(17):91
[2]裴源冶.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8):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