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探微
2017-10-25王欣怡
王欣怡
【摘要】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写字教学要从小学低年级抓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和笔顺规则,把握好汉字的间架结构,并按照科学的书写流程坚持练习,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之美,帮助学生写好祖国的方块字。
【关键词】写字 教学 策略 探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34-02
中国人写字一向很讲究,有“字如其人”的说法。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练字过程本身也有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陶冶學生的审美情操。一手工整、漂亮、规范的字体,能反映出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然而汉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能把字写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一、书写习惯早养成
低年级学生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写字习惯的最佳时期。而“练字先练姿”,因为姿势对字的影响是很大的。刚入学的孩子写字姿势五花八门,他们的执笔方法更是花样百出,如果坏的写字习惯不及时纠正的话,孩子们的视力甚至是身心健康无疑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入学初就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就写字而言,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坐姿和执笔姿势这两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看图、示范、讲解,让孩子们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具体要求。
正确的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做到“三个一”,眼离纸一尺,胸离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双手呈八字形自然地端放于纸上。
正确的执笔方法:拇指食指一起捏,指离笔尖约一寸,中指在下托起来,笔杆斜靠虎口上。执笔不松不紧,要使笔灵活便于运用。
二、基本笔画要规范
笔画,是指汉字书写时不间断地一次连续写成的一个线条,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中国汉字的常用笔画有二十八种,其中基本笔画有八种,即横、竖、撇、捺、点、钩、折、提。笔画的不规范将直接导致字的不规范,只有把基本笔画练好练扎实,才能为书写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练字的基础阶段,不要急于写很多字,重点练习基本笔画。要使学生明确每一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并切实指导学生严格按照笔画的运笔过程来书写。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下面就以“永”字为例,谈一谈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永字的第一笔是右点,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加强范写的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右点”的行笔方法是由轻到重,右下行笔。右点的形状特点是短小圆润,尖头圆尾。再比如第四笔“斜撇”,教师可以一边范写一边指导,斜撇的行笔方法和形状特点是起笔侧顿,中间微弯,由重到轻,收笔出锋。而最后一笔“斜捺”,行笔方法和撇是相对的,起笔轻入,右下行笔。形状特点是由轻渐重,形似滑梯。
三、笔顺规则循规律
汉字的笔画顺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忽视,很多人认为只要最终字写对了,笔顺过程根本无所谓。其实不然!汉字的笔顺是有规律可循的,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绝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会感到不方便、不自然。汉字在发明中本身也极具象形意义,掌握了正确的笔顺不仅有助于提高写字效率,正确记忆汉字,更有助于把字写清楚,写整齐,写美观。
汉字的笔顺规则由基本规则和补充规则组成。低年级语文学习中要首先指导学生掌握七种基本笔顺规则,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掌握了这些基本笔顺规则,大部分汉字的笔顺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当学生一开始练写生字时,必须同步进行笔顺规则的指导。
比如“万”字,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笔顺上学生很容易混淆。所以第一次教学“万”字时,一定要强调第二笔是“横折钩”,再让学生伸出右手食指,边说边书空这个字的笔顺,即万有三笔,横,横折钩,撇。这样重点讲解加上学生眼脑口手的并用,很容易就把这个字的笔顺掌握起来。像这样的笔顺练习方法,如能在学生练字的过程中坚持运用,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牢固掌握住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笔顺规则这种规律性的知识也会慢慢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方法,写字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四、间架结构求美观
间架,指字的各部分的比例大小;结构,指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俗话说:写字没有巧,笔画安排好。这就足以说明汉字的笔画安排,间架结构排列的平正、匀称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间架结构如同建房,既要讲究结构合理、稳固,又要追求造型美观、大方。所以学会间架结构是写好字的根本。反之,笔画的位置和关系摆得不好,字写得再流利、连贯也不能算是好字。
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字,有八种基本结构类型。每一类型其结构特点不同,教学时一定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独体字一般笔画偏少,结构较为单调。书写时就要平衡对称,疏密得当。如果是合体字,首先要分清是哪种结构类型。然后重点观察各个部位在此字中所占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即结构比例。可以重点从宽窄变化、大小长短、高低左右、迎让穿插四方面来观察,使汉字的结构和谐,形体美观。比如左右结构的字一般是左窄右宽或左右等宽;上下结构的字一般是上小下大,下部托住上部;左中右结构的字一般宜写得窄而长;上中下结构的字一般宜写得扁而宽;包围结构的字一般外面的部分要包紧里面的部分。汉字虽然字数很多,但结构形式就那么几种,学生若能把握住汉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五、书写流程要有序
汉字书写的过程也是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的,可以依据口诀“一看二写三对照四评价”来指导学生。
“看”,看就是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先观察后书写的好习惯,尽量减少擦改次数。为什么要先观察呢?首先是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低年级的孩子年幼,写字时候很容易心浮气躁。拿到本子就写,写错就擦,是很多学生常犯的错误,这样既写不好字,效率还低,多次擦改会使作业本不再整洁。所以引导学生在练字前先静下心来,认真观察汉字尤为重要。其次先观察后书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那观察汉字都观察哪些内容呢?有三步:一找四“点”,即找出这个字的最高点、最低点、最左点和最右点,这样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就确定了。二找结构关系,即看这个字是什么结构,是上下结构呢,还是左右结构,是左窄右宽,还是上宽下窄。三找细节,即关注字中的关键笔画和易错的部首的写法。
观察好汉字后可以先书空一遍字的笔顺,然后再往本子上写。只有认真观察后的练字才是有效的练字,才能让练字过程有的放矢。
“写”,指学生观察好汉字之后自主书写的过程。
“对照”,对照就是比一比,看看自己写的字和书上的字的异同。重点比什么?是比较汉字的间架结构和整个字以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
“评价”,评价是小学写字教学的重要环节,准确及时的评价不仅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写字的兴趣,树立学习书法的信心。及时评价主要针对书写姿势和书写成果两方面进行指导。书写姿势的指导要开始于写字之前,引导孩子养成“先摆再写后纠正”的作业习惯,即先摆好书写姿势再开始书写,并随时纠正不良书写姿势。书写成果的指导要开始于孩子在家里完成作业的第一时间或者教师在校批改作业的当天,主要针对字写得如何,包括笔画是否规范,间架结构是否合理,运笔是否自然流畅等。
总之,只要教师在学生书写时从严要求,耐心指导,持之以恒,相信孩子们的书写习惯、书写技能、书写水平都会逐渐地提高。期待着在我们的用心培养教育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为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