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质教育的优质税法课堂之我见
2017-10-25肖大梅
肖大梅
【摘要】目前,税收政策变化之快、幅度之大,大家深有感触,而因为税收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富兰克林曾说过,人的一生有两件事不可避免——死亡和纳税。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财会专业都开设了税法课程,财会专业的学生掌握税收技能已成为一种需要。但是,由于税种多、变化快、知识点多而具体,对税法课程的教与学都是一种挑战。为此,笔者经过不断的积累、反思、总结,针对税法课程的特点,提出优质税法课堂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优质教育 优质课堂 税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29-02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从以往的“质量”,到今年的“优质”,对提高质量有了更高更明确的标准。而课堂教学是做好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系统思维、提高兴趣、引发思考的重要环节。所以,实现优质教育,首先要构建优质课堂。
一、对税法课程的认识
(一)区别税法与税收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法律角度说的是权力义务关系。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从经济角度说的是一种分配关系,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二)学科的交叉性
税法是一门将多学科知识融汇到税收法律政策中的课程,涉及到会计、财政、法律等相关知识,并各学科课程有一定的侧重性和内在联系。财政学专业所讲授的税法课程侧重于税收相关理论,法律专业着重从法理的角度讲授税法,财会专业所讲授的税法课程,更多的是从业务的税务处理讲授税收知识。
(三)知识的逻辑规律性
税法课程知识点多,表面看来零碎不成串,但深层次看来,各知识点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例如,税收实体法都是围绕着税法的各个构成要素对征纳税双方权利和义务进行规定的,具有一定的逻辑递进关系,即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税基、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税款缴纳、税收优惠政策、纳税地点等税制要素。而税法教材中的各税种内容也基本是这一逻辑。
(四)课程内容的时效性
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税制要素的内容也会因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而进行调整和变革,因此税法课程强调知识和内容的时效性,这就决定了税法课程的教材和内容应该及时更新。
(五)教学的实践性
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一般都定位于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深度、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财会专业税法课程教学应贴近实践,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二、优质税法课堂的实施建议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首先,鉴于税法知识多而碎的特点,采取搭框架、构体系、讲方法、融知识的课堂教学方式,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条例清晰。税法中涉及17税1费,17税中主要税种是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他属小税种。每个税种需要明确征税范围、纳税人、应纳税额、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即就什么来交、谁来交、交多少、什么时候交、在哪儿交,重点是应纳税额的计算,可以采用问题导向进行处理。应纳税额要么等于金额×比例税率,要么等于计税数量×单位税额,难点在于计税金额的确定,会涉及到税收优惠及某些特殊情形,这样就形成了体系、架构、方法、知识相互交融的一个系统。
其次,明确当前税务课程必须重视的问题:国内业务—“营改增”问题,国际业务—海外投资税务问题。
最后,了解当前热议的“金税三期”,如“金税三期”的架构、相关内容及案例解析,“金税三期”所导致的税务稽查原因分析及应对等。
(二)大学的知识传授,不能停留在知其然,更要注重知其所以然
教师能给学生的知识太有限了,而且纯理论知识会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也不高。如果我们站在理论制定者的角度,分析政策存在的背景,不仅深入透彻,更重要的是输出的知识不是散、碎的而是点——线——面的一个系统,激发其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意识。例如,为什么要“营改增”、为什么对有些产品征收“消费税”并且消费税源头扣缴、为什么进口环节增值税的计算不区分纳税人身份,而是统一按进口产品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等,不只是讲具体知识,更多的是分析知识背后的原理。
(三)理实一体,中外结合
遵循理实同抓,理论先行的原则。理论是业务的基础,没有理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财税政策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日新月异,如果日常的业务处理、最新的财税准则都不懂、领会不透,怎么能够应对实际发生的业务呢?实践方面,可以利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平台,与财税咨询公司、代理记账公司进行合作,完全以实际发生的业务进行真账实训,促进知行合一、业财统一。
(四)紧跟时代,学以致用
自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顺利,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合作蓝图在全世界徐徐展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覆盖65 个国家,44 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 63%,经济总量超过 20 万亿美元,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随着“一带一路”的一步步延伸,海外投资业务及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涉税处理及税务筹划也迫在眉睫,其中税务筹划中比较重要的两点就是投资前股權和债权架构的设计,下面举例说明之。
【案例】美国:联邦公司所得税15%-35%累进税率,州公司所得税1%-12%之间。对非税收居民支付股利、利息、特许权、租金及其他收入,征30%预提税,分公司税后利润,征收30%分公司税。
中国与美国协定:股息、利息和特许权预提税均为10%,设备租金预提税为7%,分公司税后利润不再征税,持股10%以上可以间接抵免,无税收饶让。(英国、荷兰、卢森堡双0)
美国流转税:联邦0+州2.9%-7.5%+地方销售税。
据此设计的投资美国股权及债权结构如下:
由此将业务知识和国家经济发展密切联系,通过分析当前形势,思考“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明确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实现自我。
三、优质课堂的感想
最大的感触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热爱教育事业,从心底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热爱教学、喜欢学生。每一堂课,投入的不只是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倾注了对这份事业的深厚感情。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优质教育从我做起。
参考文献:
[1]王素荣.会计学专业建设论坛暨专业课程教学研讨会上的讲座,2017.6
[2]李艳艳.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探讨[J].专题研讨,2012,3:64-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