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童心路径探寻
2017-10-25章小英
章小英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播报、图说规则、案例探究、理性思辨、模拟演练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感受“法”的庄严,理解“法”的内涵,激活法治生活体验,促进法治思维养成,形成法治认同,从而让法治教育有力度也有温度,真正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法治思维;法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10-00-04
“道德”与“法治”的组合,是培养法治意识和理性思维的教育,期望让学生感受法治社会生活,在尊法“崇善”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生活的美好。[1]因此,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关键要根据教材内容,找出与儿童认知特点相符的、与儿童生活视域相关的、与时代发展需要呼应的法律知识,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其理解法律知识,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进而促进学生法治精神的塑造和守法、用法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笔者进行了尝试。
一、“情境播报”,亲历感受“法”的庄严
教学片断1:第六课“校园里的号令”之“升国旗了”
在教学中,笔者先和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的盛况,引导他们感受护旗手雄赳赳、气昂昂的精气神,感受升国旗时的神圣庄严。同时,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知道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在四周的人群中,凡是军人要行军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其他人也应立正行注目礼。为什么要这样呢?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笔者告诉他们: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此时,笔者顺势“播报”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中第1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家还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其中第十三条规定,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第十六条规定,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
基于情境体验的法律知识播报,增强了法律知识宣讲的庄严感、严肃性,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这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法则,不允许任何人违反。播报时,如果能配上相关法律文件的图片,在具有神圣感的背景图片上呈现法律条文,或请声音较为厚重、富有感染力的人士录制朗读音频,再相机播放,就更能营造“法”的神圣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并没有过于深奥的法律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加以理解,水到渠成地揭示所涉及的法律知识,并让学生在诵读中知晓,初步建立法治意识。
二、“图说”规则,深刻理解“法”的内涵
教学片断2:第四课“上学路上”之“交通‘信号要知道”
教学中,笔者以“红绿灯”为例子,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它们传递的信息。之后,相机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人行横道信号灯表示:(一)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二)红灯亮时,禁止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是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过或者在道路中心线处停留等候。随后,笔者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其他交通标志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像刚才认识“红绿灯”一样,讨论演说不同标志所传递的信息。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图说”交通规则,将形象的图画与通俗的表述融为一体,让抽象的法律法规条文变得直观通俗。由此,让学生生动感受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明白听从“信号”指挥的重要性,进而从内心深处增强遵守规则的意识。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各种标志的“语言”之后,我们还可以制作一幅具有代表性的交通路况图。可汇集十字路口、斑马线、人行道、车行道、天桥、地道等交通设施,让学生将不同的标志摆放到相应位置。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进一步理解标志的提示指引功能,还能通过图形有机整合零散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张清晰的动态图谱。如此,让交通规则成为相互关联的整体,形成鲜活的生活场景,更好地指引学生的生活行为。
此外,网络上有大量关于交通法规的漫画,它们通过夸张明晰的画面、诙谐幽默的手段,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时,我们可以有选择地使用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他们深入思考,理解交通法规的丰富内涵。
三、案例探究,激活法治生活体验
教学片断3:第四课“上学路上”之“这样安全吗”
在教学进行到这一内容时,笔者引入了一则报道——2017年5月10日早上7点多,苏州相城区某小学校门口发生了一起事故,停在路边的轿车突然开门,撞到了正在行驶的电动车,骑车人和载着的孩子被车门撞倒,孩子又被一旁驶来的一辆轿车轧到,造成锁骨等多处骨折。经了解,行驶的电动车是送孩子上学的,被撞倒的男孩今年10岁。而开车门的这辆车也是送孩子上学的,是坐在后座上8岁的孩子开了车辆左侧的后门。
笔者让孩子们观看视频,并从旁讲述。之后,请他们说一说:“你认为,这起事故是谁的责任?”同龄人的经历,熟悉的上学场景,甚至是似曾相识的事故,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笔者适时插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车辆停稳前不得开车门和上下人员,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随后,笔者再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小组讨论总结:在乘坐私家车、电动车时,要注意什么?在交流碰撞后,回家和爸爸妈妈合作制成安全乘车提示卡(见下图)。笔者帮助孩子们印发了若干张,鼓励他们利用上学、放学时间,在校门口作流动宣传,在活动中进一步深化“法”的行为。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教学中可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境模拟、案例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必要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真实的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对于低段儿童来说,单纯呈现法律知识很难走进“童心”。我们在教学中,要选用贴近儿童生活的法治案例,激活儿童的生活经验,更要回歸生活,促进其法治生活方式的养成,让自觉遵守法律成为一种内在发展需求。
四、理性思辨,促进法治思维养成
教学片断4:第十课“吃饭有讲究”
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是“健康、安全地生活”第2条“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会用餐的相关常识与礼仪,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文明,吃得有礼貌、有教养,自觉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教学时,笔者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前,通过问卷、谈话、观察等多种方式,充分调查了解学生就餐情况,从中选择代表性问题,设计了3个思辨小话题:1.每天午饭时,正好有朵朵喜欢的少儿节目,她总是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觉得这是一举两得。你认为呢?2.吃晚饭时,亮亮打了个喷嚏,嘴里的饭粒都喷到餐桌上了。爸爸批评他不讲文明,他委屈地说:“这是突然发生的,我控制不住,又不是故意的。”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行为?3.明明最爱吃红烧肉,奶奶每天都会精心准备,看到明明吃的肉越多,奶奶就越高兴。但妈妈经常限制明明吃肉的数量,奶奶为此有些不高兴。你觉得明明该怎么做?
这些生活场景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就餐问题。由此,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了讨论,积极交流真实看法,在碰撞中澄清认识,在反思中明晰行为。随后,围绕“吃饭的学问”这一总话题,师生一起进行梳理总结,也悄然落实了《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之“餐饮之礼”: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学会以法律的规范、原则、理念为标准,分析、判断、处理生活问题,即形成法治思维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目标。身处信息化时代,即使是小学生,也会不断受到海量信息的冲击,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因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判断能力,增强自我规范、自我防御、依法行事的意识,显得尤为迫切。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注重创设思辨情境,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促进其法治思维的养成。
五、模拟演练,形成法治文化认同
教学片断5:第九课“玩得真开心”
本课侧重于教会学生初步合理安排一个人在家时的生活,注意看电视的健康和在家生活的基本安全。在“这样玩好吗”这一板块,教材呈现了四幅游戏场景:玩火,玩时大声说话,看电视时间长眼睛有点儿疼了,作业没完成就在玩。旨在让孩子们知道在家玩要注意安全、健康,劳逸结合,合理安排。笔者通过课前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家里的水电安全问题了解不足,因此,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1.说说我与“火”。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讲讲自己与“火”的故事,从中明白火可以造福人类,但如果使用不当,便会酿成灾难。2.小火我来灭。不小心着了火该怎么办呢?要在最初时刻采取紧急措施,如当场呼救、就地打滚、物体扑打,并简单演练,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3.火灾快撤离。如果火情严峻,就得赶紧撤离,抓住“捂口鼻、弯腰走、不拖拉”等要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火灾逃生演练,在活动中内化逃生技能。4.火警我会报。人员已经离开了火场,可是熊熊大火还在燃烧,怎么办呢?相机插播《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四条:“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于是,师生合作模拟报火警。
这样不断深入的模拟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可感的氛围中体验逃离险境的紧迫、关心险情的责任;在情境中感知报警时不要慌乱,要冷静,努力让接警员尽快掌握准确信息,迅速采取救援行动的重要性。而这也是对《中小学生守则》中“珍爱生命保安全,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这一要求的具体表现。
新型法治国家建设要求社会成员不但要通晓法律知识,还要将法治作为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精神操守,做到知行合一,“形神兼备”。这也是法治教育最高层次的要求——形成法治信仰,即发自内心地认同法治,将法治内化为深刻而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行动指南和行为习惯,形成践行法治精神的最有力行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從儿童生活出发,使儿童在体验中感受规则和法治,而且要让儿童加以应用,知行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儿童法治意识和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
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只要教师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用智慧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寻求最佳路径,让法律知识有力度也有温度,在悄然中走进童心,就能迎来法治教育的满园春色!
参考文献:
[1]杨翠英.道德与法治课程新思考——基于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的理解与教学设计[J].中小学德育,2017(8):26.
(作者单位: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
江苏南通 2265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