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语用落脚点设计阅读“预学单”

2017-10-25朱斌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朱斌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预学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预学单”的设计要基于文题象征点、语言特征点、习题思考点这些语用落脚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预学单”的本质功能。

[关键词]阅读教学;预学单;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5-0049-01

“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预学单”是了解学生学情的重要途径,“预学单”质量的优劣影响着教学的推进。正确运用“预学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预习。而语用训练又是小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方法,所以对于“预学单”的设计,教师一定要抓住课文的语用训练点来进行。

一、基于文题象征点,设计阅读“预学单”

文章的题目叫做文题,它高度提炼和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作者想要在文中阐述的道理或是想要描写的事情和人物都可以从文章的题目中获得信息。在平时品读教材时,文章所隐含的指向性。也常常可以从题目中看出。所以,从题目中挖掘象征性内容,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以文题象征点为基础设计阅读“预学单”达到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例如,课文《爬山虎的脚》这个题目就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够刺激学生发挥想象力。以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依据,我设计了一个“预学单”:“爬山虎这种植物有什么特点呢?它的脚又有什么特别之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然后找到与所提问题有关的句子并抄写下来。”从反馈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仔细阅读完课文后能够准确地找到信息。这表明预习要求被明确指出后,学生们渐渐理解了“爬山虎是什么?是凭借什么爬行的?爬行方式又是什么?”等问题,这就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预学单”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预习环节中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研读,在研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从而为高效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于语言特征点,设计阅读“预学单”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作为教师,应该把课文中一些显著的语言文本特征融入自己所设计的“预学单”里。

例如,《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中,字里行间都融入了作者别具特色的语言风格,这部分语言风格就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所以,在设计“预学单”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然后抄写出与“年味”有关的句子,由此引领学生对句子的语言风格产生更深刻的感悟。

又如,《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中,作者根据时间顺序描写了人们千年来的飞天梦,情节因此得以发展。所以,在“预学单”的设计时应包括让学生们在仔细预习课文后,根据时间顺序填写好与飞天梦有关的表格的内容,表格完善后,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对语言细节进行感悟理解,梳理好文章的脉络。

再如,《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学生们难以理解文章语言的表达程度,尤其在“论述性言语”的逻辑性上更是理解不透。因此,教师在设计预学要求时就让学生抄写下这些不好理解的句子,以这些句子为根据,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品读。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课文难点就不再是阅读中最大的障碍了。

三、基于习题思考点,设计阅读“预学单”

很多精读课文后面的练习题都有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视野的作用,让学生能够从各个角度走进文本,更深一层地理解文章意义。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学生优秀的思考和阅读习惯就可以得到培养。如果教师能够在“预学单”的设计中,适当地融入“思考与练习”里的各项知识点,学生就能对文本语言有进一步的理解与感知,从而奠定语言基础。

例如,《蟋蟀的住宅》這篇课文后有一道思考题:“文本中有一些地方蟋蟀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找到描写蟋蟀的句子,并抄写下这些句子进行理解。”我以这道课后练习为依据设计了“预学单”:“仔细阅读全文,找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蟋蟀的句子,与同学们分享。”

我设计这样的预习要求有两个目的,一是为进一步鉴赏文本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督促学生仔细对课后问题进行思考。除此之外,还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特征有更深层的了解。每篇文章都有与此相似的练习题,教师借助练习题就可以设计出灵活多变的“预学单”。

总而言之,“预学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计“预学单”时要与阅读训练点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预学单”的作用。而且,预学的要求不能太高,要以学生的差异化程度为依据,兼顾教学的意义与目标,设计出最为合适的“预学单”,为之后的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责编 刘宇帆)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