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式理论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2017-10-25孔淑艳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充分运用图示知识有助于读者深入透彻地理解篇章,提高阅读效果。图示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特点,是动态的并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了解激活与构建学生图式的策略,设法调用和激活学生头脑中现存的图式并采取合理措施帮助学生建立新图式。

【关键词】图示理论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一、引言

阅读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一直备受关注,但如何才能达到最佳阅读效果,学者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前者利用先前已有的知识(“高层次知识”)来分析和处理所接收的信息(单词、句子等);后者主要利用资料中已有的信息(即单词、句子等)。图式理论者认为,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都离不开读者的图式知识(schematic knowledge)。语言知识与图式知识相互作用才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二、图式和图式理论

“图式”一词源自古希腊文,是指“对最一般的本质特征的描绘,或略图、轮廓、抽象图形”。1781年,康德首先将图式一词引入哲学领域,他认为,图式是一种概念的感性结构方式、结构原则。图式的本质在于根据知性范畴所提供的认识形式,去综合、整理和构架复杂的经验表象,形成知识。1932年认知心理学家Erederick Batlett首次将“图式”概念应用到心理学研究领域。1986年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发展的图式理论,并将其与认识论相结合。图式理论认为,新的知识必须与现存的知识框架(existing knowledge framework)相联系才会得以处理加工,高效的读者激活必要的知识框架对所读文本进行解码。

图式是事物的重要特征,类似自然分类,通常并不是清楚界定的绝对的归类,比如树的种类有很多,但一般都包括树干、树冠、枝叶、甚至花果等等特征。当人们看到一棵从未见过的“树”时,虽然不知道它的种类和名称,但是基于头脑中一般的图式,可以很快断定是“树”而不是别的东西。用图式理论(schematic knowledge)的观点来看,只有当输入的信息符合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的情况下读者才可以真正地接受、理解新信息。比如,让外国人阅读一篇关于象棋的文章,由于缺少象棋相关的图式,即使有很强的分析推断能力,但阅读时无法将新信息与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理解起来就会异常困难。

现代图式理论为正确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提出了新的视角,因此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到语言教学中。本文着重探讨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三、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激活现存图式。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法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许多研究学者与专家认为,阅读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被动解码过程,是读者自己头脑中的图式,即头脑中已有知识和篇章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首先运用图式进行推断、预测,然后再根据这种预测寻找有关信息,继而对预测进行证实或修正。在此过程中,阅读者头脑中现存的信息与相关图式变得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激活原存图式,建立新图式。

(1)精心设计读前活动,激活图式。在阅读之前,先完成读前任务,同时给学生观看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激活学生对主题相关知识、情景的记忆;然后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对以前所学的相关词汇进行复习。之后教师将阅读前精心挑选的少而精的关键词语交给学生,组织班级讨论,并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引至文章的脉络。话题与主题相关,通过讨论,激发学生读该篇溧文的积极性。讨论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与点评,同时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

(2)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大胆猜测。阅读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而过程,学生在阅读理解时有一定的猜测性,往往根据现存的知识作为背景,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加快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思维,猜测文章的逻辑顺序、人物性格、相关观点、问题结论等,然后通过学习阅读方法和技巧,掌握略读、寻读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技能并对猜测进行校对和判断。

2.建立新图式。图式理论专家与学者一致认为,学生脑海中的图式越多,阅读速度越快,对文章的理解越深。但是,对于一些主题,学生缺失背景知识,导致理解困难,无法启动图式思维,难以掌握文章主旨。如,A woman without a man is like a fish without a bicycle. 字面意思很简单:女人没有男人就像鱼没有自行车。然而他们却很难明白这句话究竟表达的是何意?因为他们头脑中没有英美国家女权运动及相关图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系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图式。

(1)运用思维导图,建立词汇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读懂语篇材料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卡雷尔认为:“对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要想激活有关图式,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否则,即使有丰富的内容图式,也会因语言上的不足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者对词汇、语法和习惯用法等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排除语言知识方面的阻碍,为学生能够顺利地阅读提供前提条件。学生的语言知识越丰富,贮存的语言知识组块越多,就能够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基石,是语言的基本要要素,是语言习得最基础的内容。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精读与泛读,获得必要的语言输入,以不同主题为主线,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相关关键词汇及用法,形成系统的词汇信息,有效促进篇章理解。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词汇的加总并不等于高效的阅读,只关注词汇却忽视对整体语篇的把握将严重影响阅读质量,应充分利用语境和系统分析加强對篇章的理解。endprint

(2)掌握中西方文化,建立内容图式。内容图式指的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是读者对世界的认知,对所阅读材料的话题及题材的熟悉程度。用图式理论认为,接收的信息可以看作是外部刺激信号,知识可以看作内部记忆结构,阅读过程是外部刺激信号和内部记忆相互作用的过程,把理解后的结果看 作这种相互作用的产物。在阅读英文材料时,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语言材料包含的异质文化。因此,原文作者与读者的认知语境就会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应该讲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作为重点,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

教师可以通过直接介绍、对比分析等方式分析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内容图式。直接介绍是将文章相关的文化内涵、宗教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地理位置等介绍给学生,也可以介绍英美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背景,将背景知识与篇章内容有机结合,文化信息与原存信息想结合,有助于精准地理解篇章;对比分析是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多阅读不同文化背景的文章,尤其是具有时代气息,反映语言、文化、社会等相关内容的文章,加强对背景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快速提高阅读能力。

(3)分析文章体裁,完善结构图式。结构图式是指读者在语篇的形式、修辞的组织和结构等方面所具备的知识。读者如果了解篇章结构方面的图式知识,了解语篇的谋篇布局习惯、语篇结构特点,将有助于理解预期的篇章,抓住话语的主要意思。初中阅读理解多为记叙文,要求把握叙事的要素和线索,理清顺序、人称及相关表达,能辨析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从文中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文也是一种常见文体,介绍事物的原理、规律、运动、变化等过程的文章。在进行说明文教学时,应知道学生掌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分析作者说明事物时用的解释法、分类法、对比法等方法。学生在以上方法和结构后,很容易理解文章。对于议论文,其结构图式是在语篇中向读者提出一种主张或观点的正确或合情性。阅读议论文应注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层次关系及论证方法的变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对比、例证、因果分析、过程步骤等写作手法,提高对惯用手法的敏锐反应力。指导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到主题句和支撑局,这对理解议论文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四、结语

图式是阅读理解的建构手段,起激活、表征、类别、同化作用,图式理论揭示了现存图式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对英语阅读教学有着极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善于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在原图式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自觉建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缩短阅读材料与学生原有图式的距离,提高阅读理解效果。同时,结合“自下而上”的阅读方法,构建完善的词汇图式,掌握语法结构;还要扩大阅读量,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学习,对文体的分析,形成较为完善的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从而构建较为完整的图式体系,提高阅读理解效果。

参考文献:

[1]Carrell,Practicial,Davine Joanne,Eskey David E.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马宇.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 in Basic Education,2004(9).

[3]張维友.图式知识与阅读理解[J].外语界,1995(2).

[4]刘天伦.影响阅读理解诸因素分析[J].大学外语教学研究, 1991(3).

[5]黄雅珍,胡慧玲.图式理论与语篇解读[J].福州大学学报,2008.

[6]孙玉慧.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内蒙古示范大学学报,2015.

作者简介:孔淑艳(1970.10-),女,汉族,山东曲阜人,日照市外国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