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环境的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探析
2017-10-25张永杰
【摘 要】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基于大数据环境探析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升社保基金审计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抵御社保基金审计风险,减少社保基金损失,促进社保基金审计监管动态化和常态化,推动“十三五”时期社保基金审计全覆盖。文章立足社保基金审计业务发展需求,论述了社保基金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和审计思路的变化是大数据驱动社保基金审计模式创新的动因所在,并基于社保基金大数据基本构成的分析,从数据中心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安全监管系统三方面探讨了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平台的建构,以期能为审计机关开展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实践提供相关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社保基金; 数字化审计; 大数据技术; 审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20-0102-04
一、引言
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保障。审计全覆盖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首次将审计全覆盖纳入政府文件,第十九条要求审计机关探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其配套文件《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审计全覆盖原则、范围及目标,提出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式,建立数字化审计监督系统。审计署《“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大数据集中整合力度,完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和省级审计数据分中心,结合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探索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等大数据技术在数字化审计中的应用。
2016年9月6日至7日,以“社会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审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美审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南非、印尼、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的审计专家参加了研讨会。时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发表了“新形势下社会保障审计发展展望”主旨演讲,提出从完善国家治理高度审视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审计技术与方法深化改革与创新,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审计全覆盖,发挥社保审计在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和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基于“金审工程”前期建设成果,探讨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的应用,提升审计机关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社保基金审计全覆盖的能力,是国家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保基金审计业务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一)关于大数据与审计方面的研究
大数据技术是新兴的生产力,是各国信息技术竞争的战略手段。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2013)指出:“获取和控制网络海量数据,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未来二十年争夺信息社会控制权的重要手段,挖掘大数据是国家创富的重要条件。”美国政府宣布投资两亿美元拉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一些学者分析了大数据对审计的影响。如吕劲松等[1]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过程和功能特征方面探讨了大数据对金融审计的影响。秦荣生[2]分析了大数据对持续审计、审计模式变革和审计成果应用的影响。俞校明[3]认为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帮助CPA更精准地做出判断。龙子午等[4]研究了大数据对CPA审计风险和审计质量的影响,认为大数据技术可以减小CPA审计风险。马志娟和梁思源(2015)认为大数据为政府环境责任审计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政府环境责任审计思维变更。丁淑芹(2015)指出,大数据技术促进了持续审计理念的转变,从审计对象、审计风险和审计报告等方面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产生的审计变革。
(二)关于社保基金审计与数字化审计方面的研究
我国社保基金审计发展三十多年来,审计模式经历了由传统手工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向数字化审计的转变。1983年国家审计署成立后,开始手工审计民政事业费等专项资金,这是社保基金审计雏形。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明确了社保基金审计范畴和职责。1998年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设立,社保基金审计监督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2000年6月审计署在北京承办的“亚审组织社会保障审计研讨会”指出,拓展社保基金审计范围务必建立强大的审计数据库。自2005年开始,社保基金审计目标、方法和模式发生了较大转变。审计目标更加注重实现审计监督的“免疫”功能;审计方法更强调合法性审计与效益性审计相结合;审计模式逐步转向全程跟踪式审计,开始探索社保基金计算机辅助审计。2006年2月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和计算机技术中心联合举办了“社会保障计算机审计研讨会”,扩大了社保基金计算机辅助审计试点范围,为实施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奠定了基础。
在理论方面,大部分研究集中于社保基金审计内容、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等方面,在社保基金联网审计、数字化审计方面的研究有待强化。现有的社保基金联网审计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提供了重要借鉴。姜梅等[5]分析了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系统架构建设,探讨了审计预警等关键技术的实现。张永杰[6]研究了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的现实困境和解决策略,基于云计算视角[7]探讨了养老基金联网审计系统建构。数据式审计是数字化审计的具体形式,数据式审计方面的研究也为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提供了重要启示。石爱中等[8]基于信息化环境下数据式审计的涵义,分析了数据式审计的主要特点。
在实务方面,部分审计机关开展了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实践,成效良好。如审计署驻长春特派员办事处(2013)实现了以“政策分析多核化、数据处理自动化、‘孤岛信息关联化、数据稽核全面化、取证模式标准化”为特征的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南京市审计局(2013)建构了涵盖审计数据中心、审计分析和审计交换等功能的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平台。
三、大数据驱动社保基金审计模式的创新
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催生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需求不断上升,社保基金审计行业也不例外。社保基金审计模式的创新与大数据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大数据时代呈现出数据爆炸式增长、数据类型繁多、数据信息变更快捷等特点,审计机关将面临更复杂的审计环境,审计风险与日俱增,审计取证也要求投入更多的新技術。如图1所示,随着我国社保基金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保基金审计的环境、目标和思路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审计模式明显滞后于大数据时代社保基金审计业务发展需求,难以解决审计机关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创新社保基金审计模式势在必行。endprint
(一)社保基金审计环境变得日益复杂
随着“金保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各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成熟,基本实现了社保基金业务经办智能化、财务会计和管理信息化。社保基金大数据全部以电子格式集中存储在被审计单位数据库中,使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容易被篡改和损坏,造成数据泄密。这种数据舞弊具有高技术、高智力和高危害特征,增加了审计取证难度和审计风险,使审计环境日益复杂。
(二)社保基金审计目标更加突出效益性
社保基金审计目标应与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趋同。“十三五”时期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是全面推广数字化审计模式,基本建成数字化审计平台和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审计。传统审计模式更注重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主要是合规性审计。数字化审计模式要求审计机关兼顾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更注重社保基金的管理效益、保值增值和可持续性,突出了效益性审计。
(三)社保基金审计思路必须与时俱进
近年来,我国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加大了对社保基金腐败的治理,使社保基金整体上实现了平稳运行,但部分地区在基金监管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冒领养老金、挤占挪用、违规支付等现象依然存在,造成基金流失,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参保者权益。为此,上至国家审计署,下至各级审计机关必须转变审计思路,提升社保大数据审计能力,减少基金损失,切实保障国家利益和参保者的合法权益[9]。
四、大数据环境下社保基金数据的基本构成
近年来,社会保险政策不断完善,社保基金业务迅速发展,社保基金规模与日俱增。自2011年新《社会保险法》施行后,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达到了新高度,正由制度全覆盖逐步转向人口全覆盖和权益全覆盖。据2011—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十二五”期间,五大险种基金参保人数增长了34.95%,2011年、2015年社保基金收入分别是25 153亿元、46 012亿元,社保基金收入增长率约82.93%。。
社保基金数据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本文基于社保基金数据的性质、基金类型、收支情况及数据来源对社保基金数据构成进行了分析。
1.在社保基金数据性质方面,社保基金数据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基础数据是社保基金经办管理单位(社保局、医保局等)的人员编制信息和职能部门信息;业务数据是反映社保业务经办流程的数据,包括社保基金征缴、支付、管理、投资运营等各环节产生的数据;财务数据是反映社保基金财务核算流程的数据,包括月报、季报、年报、预决算报表及综合分析报表等社保基金报表中的数据。
2.在社保基金类型方面,社保基金数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五大险种基金数据。养老保险基金数据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数据、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数据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数据;医疗保险基金数据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数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数据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数据。
3.在社保基金收支方面,社保基金数据包括五大险种基金收入、支出和结余方面的数据。收入数据包括征缴收入、财政拨款及财政配套资金收入、保险费利息收入和调剂金等方面的数据。支出数据包括离休金、退休金等养老待遇支出、转移支出等方面的数据。
4.在社保基金数据来源方面,社保基金数据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内部数据包括社保基金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外部数据是与社保基金业务相关联的数据。例如,源于财政部門的社保专项补贴、房管部门的公积金缴费明细等外部关联数据。
2014年5月社会保险全民参保计划启动试点,我国开始建立涵盖海量数据的全民参保登记基础信息数据库。“十三五”时期,全民参保计划将得到全面实施,意味着社保基金数据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社保基金大数据时代要求创新社保基金审计模式,提升社保基金审计技术水平,促进社保基金规范管理和有效运行。
五、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平台建构初探
2011年6月审计署在《“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全面推进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创新计算机审计形式和内容,总结推广数字化审计模式,探索建立适应信息化审计环境的数字化审计平台。
数字化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借助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对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及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审计的现代审计模式。在传统手工审计、现场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模式下,审计机关只能一次性审计单个部门,审计范围有限,无法动态监督社保基金的运作情况。利用数字化审计平台,审计机关可以实时审计多个部门,实现多部门跨行业审计,还可以管理各种审计数据,对存储的数据进行适时更新,通过数据共享、信息沟通等功能实现社保基金智能化监管,从而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监控技术实现社保基金审计全覆盖,做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解决社保基金监管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风险隐患,针对社会保险政策查漏洞和补短板,发挥社保基金审计保民生、促发展的功效。如图2所示,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平台主要由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和安全监管三大系统构成。
(一)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数据中心系统
获取高质量的数据资源是实施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保基金经办管理机构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保基金数据包含的半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社保基金审计的数据结构越来越复杂,审计难度明显增加,对审计机关的数字化审计能力和大数据审计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国家审计数据中心系统规划》(审计发〔2010〕142号)的要求,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数据中心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转换和异地数据交换四大功能模块,是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数据管理层,基本功能是实现社保基金数据实时采集、存储、转换和异地交换,为审计机关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化数据。endprint
(二)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数据分析系统
数据分析系统是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平台的应用系统,包括查询分析、挖掘分析、多维分析和专题分析四大功能模块。审计实务中常用的应用系统包括审计管理系统(OA)、现场审计系统(AO)、联网审计系统(OLA)。OA实现了审计业务无纸化办公和项目智能化管理。AO是实施单机现场审计的应用系统,适用于小型审计项目。OLA具有存储容量大、计算能力强、运行速度快等特征,能实现海量数据纵向对比审计、横向关联审计和远程实时审计,属于大数据审计应用系统。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分析系统集OA、AO和OLA三大应用系统于一体,基本功能是实现社保基金数据查询分析、挖掘分析、多维分析和专题分析。
(三)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安全监管系统
安全监管系统是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平台的安全保障层,包括审计预警、数据监控和风险治理三大功能模块,基本功能是为审计数据中心和审计数据分析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对大数据环境下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面临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进行实时预警和智能监控,進一步提升审计机关的大数据风险监控能力,提高社保基金审计监管效率,增强审计威慑力和驾驭力,督促被审计单位强化社保基金安全监管意识,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效益。
在数字化审计模式下,审计机关首先要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五大险种基金数据视为有机整体,统一归入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平台;然后,以社保基金业务数据为根源,以财务数据为结果,以外部数据为关联,借助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数据中心系统采集、存储、转换和交换目标数据,通过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数据分析系统,对历年的社保基金大数据展开挖掘分析、多维分析和专题分析等多层审计分析;最后结合审计职业判断分析审计疑点,揭示隐藏于社保基金大数据背后的问题、规律和隐患,为社保基金审计提供数字化证据。
以重复参保和重复领取养老金问题为例,数字化审计程序如下:
1.通过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数据中心系统获取养老缴费、养老待遇支付等内部数据。
2.以房管中心的公积金缴费明细、就业管理部门的就业信息等外部关联数据为突破口,借助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数据分析系统,将养老缴费、待遇支付内部数据与外部关联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关联分析,并逐条比对养老缴费和待遇支付方面的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在稽核无误的基础上实施多维分析,从而锁定疑点数据,揭示重复参保和重复领取养老金问题。
3.根据重复参保和重复领取养老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平台、社保基金业务经办及财务核算系统可能存在的隐患,据此提出可行性的审计整改策略。
六、总结
数字化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数字化推动审计信息化,以审计信息化引领审计技术与审计方法创新,辅助审计机关在浩如烟海的大数据环境下运用新兴的大数据技术把握审计重点,锁定审计疑点,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审计模式将在社保基金审计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加强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大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大数据风险预警与安全监控等大数据技术在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平台建构方面的应用方式和实现路径,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保基金审计方法创新,对审计机关开展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吕劲松,王忠.金融审计中的数据分析[J].审计研究,2014(5):26-31.
[2] 秦荣生.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4(6):23-28.
[3] 俞校明.云时代大数据下的审计新常态[J].财会月刊,2015(8):72-73.
[4] 龙子午,王云鹏.大数据时代对CPA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的影响探究[J].会计之友,2016(8):112-114.
[5] 姜梅,吴万春.社会保障基金联网审计的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2007(4):33-37.
[6] 张永杰.信息化环境下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的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2012(5):22-27.
[7] 张永杰.云计算视域下养老保险基金联网审计系统建构分析[J].审计研究,2015(5):41-47.
[8] 石爱中,孙俭.初释数据式审计模式[J].审计研究,2005(4):20-27.
[9] 廖康礼,王玉勤,张永杰.渐进与突破: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与优化的路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6(6):1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