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也有价值
2017-10-25叶花
摘要:文章探讨如何将错误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当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出现错误时,教师应采取积极方式去引导、纠正,将它变成有价值的课堂资源。转化错误的方法有二:一是将因认识不足产生的错误转为探究问题的引线;二是将因环境干扰产生的错误化作知识生成的智慧。
关键词:错误;转化;价值
课堂上,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出现错误是极为正常的,教师对这些错误不能回避和批评,应该用师爱去包容、呵护,并采取积极方式去引导、纠正,将它变成有价值的课堂资源,为教学服务,这才是上策。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议转化错误的两种方法。
一、将因认识不足产生的错误转为探究问题的引线
“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识水平。”若课堂内知识点的训练超出了学生当时的认识水平,学生就容易出现知识理解上的错误。此时,对那些闪着灵性、蕴涵探究的“错误”答案,教师宜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将它变为探究问题的引线。因认识不足产生误解的现象主要出现在理解词句意思、评价人物形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意这一教学细节,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学生。
(一)善抓因知识背景差异而误解词句之际探究问题
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对词句意思的理解是有一定差别的。知识背景欠丰富的人,他的理解能力就偏低,就难以全面地、准确地理解词句真正的意思。比如说,有学生将“囫囵吞枣”理解成“囫囵吃枣”(将“囫囵”误以为是人名或动物名);有学生将:“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狭窄地理解为:“鲁迅先生在黑夜里行路时不小心把鼻子碰扁了。”
这些学生对语言材料所含意思有自己的看法,不论其正确与否,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强逼学生接受统一的标准,而应重在引导。首先对学生的理解给予认可,若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对其学习与成长是不利的;其次,向学生分析其错误的原因,教给他矫正的措施。关键是要善于激发和引导学生就这个错误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和探索,从而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高层次发展,让学生在探究中较好地对词句意义加以理解。比如,学生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翻译为“丢了玉器丝绸,不敢虚报”。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因为不明白“牺牲”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教师借这个“错误”,紧扣“牺牲”一词,引导学生先理解它的现代意义,再结合上下文意思,引导学生探讨它在古文中的含义。借助探究方式使学生在兴奋的学习过程中理解了“牺牲”在文言文中的含义。这一过程,最重要的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背景中进行知识点的综合、加工与延伸。
(二)善抓因理性认识模糊而误评人物之际探究问题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正处于形成状态,其理性认识还不成熟,对事物的判断也就欠客观公正。
此时教师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独特感受。首先,解除学生观念或信念上隐藏的某种矛盾或差异,要他放弃原来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兴趣点,塑造一种新的学习行为。其次,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给他一个微小的点拨,以帮助他寻求一个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打开他的思维空间,挖掘他的潜能。例如,在执教《社戏》一文时,一部分学生认为“迅哥儿的伙伴不能算是好伙伴,因为他们还偷人家的东西。”此时,教师应抓住这个“错误”引导学生探讨。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
师:偷东西是为了招待客人。
生:招待客人也不能去偷。
师:偷豆,主要是偷阿发家的,后来因为怕阿发的娘骂才又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偷了一些。
生:还是偷了别人的东西。
师:因为“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所以虽摘了六一公公家的豆,但不能算偷……
学生认为“迅哥儿的伙伴不是好伙伴”,主要是他们运用思维的惯性认为“摘别人的豆”就是“偷”,没了解事情发生的动机与本质,更没有仔细琢磨文中“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这一句所交待的社会背景,只是凭表面现象,主观地以偏代全地“盖棺定义”。于是我以“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作为发散点,引导学生探讨“偷豆”行为的价值观。经过因“错误”而激烈地争辩后,学生明白文中写“偷豆”是为了表现小伙伴“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从而也端正了评价人物的态度。
二、将因环境干扰产生的错误化作知识生成的智慧
环境,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身边每个人的行为。它是一种客观力量,是一种客观存在。人可以受环境的影响,但也可以改变环境。就学生个体而言,其学习的成效,通常取决于自身对内、外部环境影响的认识程度。而初中生意志较薄弱,易受环境干扰出现学习行为上的错误。对待学生这种因环境干扰产生的错误,教师要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期待,将错误变成一种智慧。
(一)利用因从众行为而误读之时生成智慧
在班级群体压力长期存在的学习环境下,许多学生为了避免他人的攻击、排斥或孤立,最容易放弃自己原有正确的言行而产生从众行为。例如,初次齐读课文时,大多数学生总喜欢在读最后一句时增大音量,拖长声音以示读完。还有在自由读课文时,有的学生见他人读完了,于是就情绪过急,乱读一通完成阅读任务。这些情况在课堂上时有发生。此时,教师眼里不能只有教学内容,要注意学生读书的细节,为学生的朗读行为划定方向和范围,使学生在朗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上保持一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避免意志薄弱的学生发生随波逐流的消极行为。例如,在齐读《背影》一文中“父亲给我的来信”时,学生对信中所写的文字读得较平直,一点看不出“我”是在“晶莹的泪光中”的读信情形。我顿时有一种教学失败感,但我又很冷静地对待这一现象,只好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抒写“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深挚的爱怜和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思念”这一主题,借助文中一些细节,让学生逐步领悟了“父亲坎坷的人生道路”以及“我在背影中体味了辛酸悲凉”这一感情基调,最终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带着感伤的情绪再一次读了《背影》最后一段。这就是学生在从众读书之后加以引导生成的智慧,使学生养成有感情朗读的好习惯。
(二)利用因心理暗示而误写之时生成智慧
暗示技术的实质特征之一便是使人不假思考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件事。暗示有积极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容易产生副作用。对于初中生而言,暗示容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理解,导致盲目的行为反应。比如对词语“按部就班”的教学,教师最先进行言语讲解,后再作书写的示范与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我指出“按部就班”这个成语,易错写成“按步就搬”,结果学生在作业中就有人写成“按步就搬”。这是教师的暗示指导对有些学生的学习产生一种持久的定向效应,也是一种误导。
错则改,在对作业纠错时教师要进行书写演示,以便学生能直接观察到书写动作的全过程,从而进行书写模仿。许多专家学者实践证明:多数观察者从错误表现中要比从正确表现中学到的更多。于是,我板演了学生书写的“按步就搬”,并引导学生理解词中“步、搬”的意义,学生在理解词意后认为因错写弄出了笑话,产生了深刻记忆。我再要求学生写出正确的,并让他们借助工具书理解“部、班”的意义,通过比较区别,学生对“按部就班”這一成语有了正确的认知。
总之,不允许犯错误的环境只会抑制学生学习,带给学生否定感和挫折感。对待学生的错误,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对待与处理。
作者简介:叶花(1981—),女,广东惠州市第五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