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语文味缺失现状及解决策略
2017-10-25石国权高玥盈
石国权++高玥盈
摘要:当前不少高中语文课堂缺少“语文味”,主要表现为不重视语文教材内涵的挖掘,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没有真正成为带领学生体味语文的引导者等。要想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就要重视对语文教材的深度挖掘,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成为带领学生体味语文的引导者。
关键词:语文味;缺失;主体地位;引导者
什么才是好的语文课堂?我认为,它应该充满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是以教材为蓝本的、内在的、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课堂。然而在高中语文课堂里,不少课却缺失了语文味,大致有以下的现象。
一是追求表面的热闹,不重视语文教材内涵的挖掘
调查显示,不仅是学生,甚至还有不少教师认为,高一、高二的语文课没太大用处,到了高三总复习时再努力一把,语文考试也没太大问题。而且高考试卷就是固定的几种命题形式,教材上的内容是不会直接作为考题的。正因如此,很多教师和学生就更不重视语文教材。现在不少的语文课堂被死板地分为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文本的阅读教学;第二个环节是所谓的拓展阅读;第三个环节是所谓的模仿写作或发散性思维训练。甚至还有在一节课中把时间花在一些与教学内容并没有太大联系的材料上,或者在时间本就少得可怜的语文课上用大量时间去听歌,看录像,看教师制作的PPT。用这样的手段来对文本进行解读,我认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帮助不大的。
有位教师在教学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一课时,用近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听一首名为《水手》的歌,然后用音乐、绘画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这一安排的意图是好的——注重感知,调动联想。但耗时长,教学过程又前后脱节,学生未能深入文本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为什么不让学生从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出发去展开联想解读人生哲理呢?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热闹而让学生用音乐或绘画去表达自己的理解呢?其实让学生紧紧抓住文眼“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让学生感受教材中情感的丰富性,努力唤起自己的情感体验,比之运用音乐与绘画的效果会好得多,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含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功能,但这种陶冶与净化过程并不是自然完成的,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与点拔,文学作品才能成为陶冶与净化学生心灵的载体。
二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却没有了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所有学科教学中都在强化的“理念”。但是,这个“理念”越来越成了一个口号,成了一种形式。
在不少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体现出一种相当“民主”的方式,经常听到“讨论讨论”“不要拘谨”“没关系,大胆说出你的意见”这类鼓励的话语。可是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很少有“不同意见”,也很少有“自己的意见”。这些现象值得大家深思,为什么给了学生“主体”的地位,学生却不愿成为“主体”?为什么给了学生“民主”,而学生却不愿享受这样的“民主”呢?其实这正反映了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并不是真正以学生为出发点,而是从自己臆想的所谓效果出发,一切以自己为教学的中心,学生成了“要你说你就说,让你讨论你就讨论,叫你发散你就发散”的教学道具。
比如,有教师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在学生还没把握这首诗的风格特色的前提下,教师就要求学生思考:作为徐志摩诗歌代表作品的《再别康桥》,其风格特色能否代表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呢?其诗歌的风格是怎样的?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重点是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学生根本没有实践的意识与经验,于是学生就答了“朴实、简练”等等。教师很不甘心,“耐心”引导——用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共同鉴赏《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沙扬那拉》两首诗,然后得出如下结论:这两首诗无论是从表达情感上,还是从诗歌的节奏、韵律、结构来看,其风格特点与《再别康桥》大致相同,由此可推断,“《再別康桥》的风格可以代表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三是教师没有真正成为带领学生体味语文的引导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责任和作用应该是“引导者”。教师是课堂的向导,应该引领学生去体味语文中的美。可是现在不少教师似乎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持人,只是起一个串联过渡的作用,使整个课堂变得无序与低效。
比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见解或不同意见,都一味叫好或给予廉价的表扬。这样的做法,似乎是为了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是幼儿园或者是小学,这样做无可厚非。先让学生敢说敢想,不要给学生的思维加上一个个框子。但面对高中生,如果还只是满足于让他们敢说敢想而不追求说的质量和思维的质量,这是教师的失责。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如果不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尽自己的责任,实在是一种罪过。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语文味缺失的现状?
第一,重视语文教材的深度挖掘。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与新课改所主张的“用教材教”,都旨在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富有创意的重组、解读,大力整合课程资源,将学生的目光由课堂引向生活,让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就需要教师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度挖掘”。 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加以利用。教师要以教材为“圆心”“基点”,向外延伸、扩展。尤其是阅读教学,它是语文教学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主要反映在“对话”的质量上,而保证对话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点拨、引导必须得法而到位。教师要实现有效的点拨与引导,就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独到的理解。
第二,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强调,要“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认知建构教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变革现实个体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改进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要着力营造宽松民主、主动发展的课堂氛围,必须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自主建构认知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第三,教师要有意识地成为带领学生体味语文的引导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展。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把大量的心思、功夫花在课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要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语文,不仅是阅读课,更要在写作课、听说训练课、语文实践活动课、研究课上去体味语文之美,从而使学生真正热爱我们的母语,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本文是2015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课题《民族地区中学“田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5cqjwgz2050)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石国权(1964—),男,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