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让语文课堂变得有滋有味
2017-10-25林婵玉
摘要:要让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必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从“咬”和“嚼”两字着手,重点从三方面进行阐述:“咬”夺人眼球的标题,嚼出文本内涵;“咬”意蕴深刻的词句,嚼出情感主题;“咬”耐人寻味的标点符号,嚼出细腻用意。从“咬”处切入,从“嚼”处下功夫,让语文课堂真正变得有滋有味。
关键词:语文味;咬文嚼字;语文课堂
语文味的教学理念最先是新生代名师程少堂先生提出来的,“語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1]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学出语文味,才能突显出语文课程独特的学科魅力。要使语文课堂变得有滋有味,就是守住语文田地。语文课是母语课程,语文本体说到底就是汉语文字。在汉字的殿堂里承载了数千年华夏文化的积淀,含英咀华,甘之如饴。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笔者认为“咬文嚼字”不失为一把开启语文智慧殿堂的金钥匙。
“咬文嚼字”不是要学生死咬课本,而是让学生咬定重点、咬准难点,嚼出一些新的感悟和思想。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2]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发挥“咬”和“嚼”这两个字的重要性,咬得精准,咬出真味,嚼得透彻,嚼出真谛。
一、“咬”夺人眼球的标题,嚼出文本内涵
标题犹如课文的“眼睛”,是文本内容理解的窗口。有的课文,只要紧扣标题,再深入剖析,层层推进,反复解读,就能大致把握文意,领悟文本内涵。“咬”住文题,便可以找到一个非常清晰而有效的阅读切入口,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
咬住切入口之后,不仅要思考文题是什么,还要想想这样拟题是为何,揣摩作者的意图。例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标题就可以引导学生做出以下思考:文章题目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是否失掉了信心?文章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当时的社会又是如何对待这一问题的?鲁迅先生又是如何反驳的?以文章标题作为突破口,“咬”住了要害,围绕标题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怀揣重重疑问徜徉于文本的海洋中,反复品读。
再如,教授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一课,从文题中我们也可以透视了解一些信息:游记是课文的文体特点,作家是如何写游记的?游记顺序是怎样的?游玩的地点是“西山”,西山有什么好玩的,描绘了哪些景物?玩的方式是“宴游”——宴饮游乐,柳宗元当时和谁酣畅开怀,场面如何?行文线索是“始”,此为第一次,与《永州八记》中其它七景有何不同?作者的独特感受是“得”,作者此次游玩又得到了什么?“咬”住了文题,学生带着种种问题进行思考,走进文本,阅读的心灵空间就会澄明开阔。要善于发现文章标题的精妙处,通过标题审视课文背景、理清脉络开展文本对话。
二、“咬”意蕴深刻的词句,嚼出情感主题
意蕴深刻的词句,往往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这些词句,字里行间中潜藏着作者的意图或深意,或是作者特有个性的呈现,或是渗透了丰富的情感。我们如果理解了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对文字的推敲就会更加慎重。
意蕴深刻的词句可能常常在课文的开头、末尾或是中间出现,或者在作者阐发抒情、议论的句子中可以发掘。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本解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因势利导,“咬”住这些重点词句,如打太极一般进行“引”“转”,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去理解领悟。
有位语文教师在执教《孔乙己》一课时,她抓住课文最后一句看似矛盾的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大约”和“的确”矛盾吗?引发学生的深入探讨和思考。“大约”一词可以揣测孔乙己的生活境遇,帮助学生了解人物生活的环境,揭示当时社会人们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的病态心理;“的确”一词理解人物的悲剧命运,通过孔乙己在文中两次出现时表现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上的变化,分析其必然死亡的下场。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文本解读,推敲琢磨。巧妙寻找切入点“咬”住文本,为课堂找到一条卓有成效的捷径。
三、“咬”耐人寻味的标点符号,嚼出细腻用意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书面形式的表达中发挥的功能不容小视。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往往只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而忽视了标点符号表达的效果。郭沫若老先生说过:“标点和文章文字作用等同,有时甚至超乎其上。”那些用法丰富独特,表意深刻的标点符号常常把作者的某些不愿言说、无法道明而有意回避或是隐瞒的意思在特定的语境中呈现得淋漓尽致。在课文解读中,通过标点知识恰如其分地引导,可以让学生走进更为丰富、更为细腻的文本领域。
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在教授《台阶》一课时就抓住了文末的一句话:“怎能了呢,父亲老了。”[3]王老师认为,标点符号在此句的使用就意味深长。毋庸置疑,文章结尾处传达的思想感情是十分深沉的。但作者却没有使用表达强烈的问号或感叹号,而选择一个浅显平常的句号。通过标点符号的微小变换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最终明白:儿子的痛心其实就在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亲为了建造一栋高台阶的房屋消耗一生;就在于面对着父亲一天天老去的严酷事实而感到力不从心、万般无奈。“一个句号写尽了一个中国老农民再勤劳善良也无法改变的一生,写尽了无数中国农民相似的命运”。[4]在本课教学中王老师咬住了一个标点符号就把学生引入到作者内心深处,让学生懂得在此语境下舍弃使用问号而选用句号的真正用意,揣测出作者对父亲那种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有怀念也有悲情。
标点符号的巧妙运用在语文课文中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写到我时隔二十多年回到久违的故乡,再次见到闰土,“啊!闰土哥,——你来了?……”短短七个字,却用了五个不同的标点,从感叹号到逗号、破折号,再到问号和省略号,这样频繁变换有什么意味呢?当然不同的标点符号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文章表情达意上又发挥了重要的功能。见到闰土的欣喜,使用感叹号,强烈的情感抒发来源于童年玩伴记忆的唤醒。“闰土哥”一个亲切的称谓之后,逗号和破折号的连用,是思绪的停顿和延续,似乎可以揣测到作者内心的种种困惑和纠葛,因为在此之前母亲已经提到过闰土,作者期待见面的心情变得潮起云涌。然而事实总归与想象有着很大的差别,此刻暂时性的语气停顿后,“我”只能冒出一句“你来了”,这分明又是明知故问,又是客套话,其它的言语顿时都变得空白,内心又是一片波澜起伏,情感无限翻腾,但却唯有一个问号,一个省略号。
叶圣陶说过:“一字未疏忽,语语悟其神。”“咬文嚼字”强调的是对文本的解读、感悟,真切触摸到字里行间所透露的不同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诉求。在语文课堂上多一些咬味,多一些嚼味,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陶冶在鲜活灵动的语言文字中,吸吮甘泉雨露,收获知识硕果。语文教师须具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观察、透视文本,高屋建瓴,洞悉幽微。
注释:
[1]程少堂.“语文味儿”的理论构想[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3).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3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4]王君.从《台阶》看人生的困境[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8,(3).
作者简介:林婵玉(1994—),女,闽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研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