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ESP需求分析谈医学专业英语课程设置

2017-10-25刘冰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课程设置

【摘要】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要求下,很多大学开始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英语教学改革之路,而在调整英语课程设置方面,需求分析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科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进行考察,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学习英语的动机及目标,ESP课程设置的必要性,ESP课程内容及学习目标等几個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提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ESP 需求分析 课程设置

一、理论支撑和现实意义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专业或目的相关的英语和大多数高等院校所教授的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简称EGP)相对应。中国高校改革进行到现在,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从高中延续到高校的通用英语,既无法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又不能满足他们进一步深造或者将来就职的需求。“现在想要学英语的人是为了通过英语找到了解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商业的钥匙。原先那种无目的的英语学习可能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了。” 同通用英语相比,ESP作为一门使学生获得专业学科知识和培养专业英语表达的课程,应该更能够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尽管从上世纪末开始许多国内著名的英语语言学者就ESP理论进行研究发表见解,ESP教学在中国高校仍处于摸索阶段,而作为设置ESP课程的启动步骤,需求分析是第一步。“一个周密且有指导的需求分析是一门设计良好并有效的ESP 课程的核心所在。”

需求分析的概念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印度,由Michael West提出说明英语学习者的需求定位。其理论背景则来自六十年代开始的课程开发理念,到了七十年代后,需求分析便逐渐成为ESP课程设计不可缺少的起始步骤。比较著名的是1980年由Rodgers提出的课程开发三个原则:改进教学方法、针对教学群体调整教学、训练学生的学习。从需求分析理论建立开始,许多语言学家和学者就进行需求分析模型的探索。Munby(1978)以交际能力为依据提出了交际需求处理器(Communication NeedsProcessor),通过分析交际变量尝试建立一个个体学习者交际需求的架构,来辨识学习者的目标语言需求。Hutchinson & Water(1987)从目标语言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将需求分析分成“目标情境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两个部分。Evans & St.John (1998)提出的需求分析模型分为:学习者、语言、需求、学生欠缺,如何交际等七个方面。国内的ESP需求分析研究从上世纪末起步到现在,有对商务、法律、医学等几个主要方面的专业用途英语的研究,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但总的来说,ESP的课程必须根据目前学习者所处的英语学习阶段,结合自身教学的特色以及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具体需求来进行设置,才能对ESP课程的发展起到实际的作用,真正使ESP教学从通用英语教学中走出来,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专业外语的学习。

二、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本次问卷调查分为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和ESP课程需求两个大方面,共12个小项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另外学生还可以就具体情况发表看法和意见。ESP课程方面调查主要包括“Whether”“When”“Why”和“What”四大要素。

2.调查对象及统计方法。本次问卷调查从2015年12月开始到2016年12月结束,分别将13.14.15级卓越医师班及14级临床各班作为调查对象,因为他们所处的阶段是入学的第二到第五学期,已经或者正在刚刚开始医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比较能够体现医学生对医学英语这门ESP课程的需求状况和最终期盼。此次调查在14个班随机进行,共分发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178份。问卷收回后将学生所填数据导入SPSS17.0 统计分析软件得出结果。

三、结果分析

1.学生英语学习基本状况分析。学生基本状况体现学生所处的英语学习阶段,学习英语的出发点以及对当前英语教学的评价。根据图1所示,所调查的学生中四级以下水平(A11)仅占2.8%,而六级及以上水平的人数(A13,A14)超过70%,正好与我们的预期相符:70%以上的学生属于中高级的英语学习者,是适合开展ESP课程的目标群体。

此外,对学习英语的目标分析表明:65.2%的学生认为英语是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16.9%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还有8.4%的学生表示出于个人的兴趣。对英语老师课堂教学要求的除了可供选择的答案外,还将学生自行提供的要求进行编码一起分析,分析揭示69.1%的学生要求将英语教学与将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16.9%的学生要求多介绍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而10.7%的学生没有什么要求。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尽管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现象仍然存在,但多数学生已经将英语视为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要求将外语教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而学生对学习外语文化内涵的呼声可以对大学英语的通识教育课程提供相关的建议。

2. ESP课程必要性及学习时机分析。是否应该开展ESP课程,何时开展,开展多久。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国内高校外语界无法一致的问题。从2004年开始,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改大陆和台湾几乎同时起步,他们倾力ESP教学,而我们还是重点放在基础教学,以应对四、六级考试。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认为最好开设和完全有必要开设ESP课程的学生占了81.5%,觉得没必要开设的同学在178人中只有8人。但是对于课程开展的最佳时间学生的意见无法统一,30.9%的同学认为从第三学期(大二)开始,22.5%的同学选择从第一学期就开始,21.9%的同学从第二学期开始,11.8%的同学则从第五学期(大三)开始(图2)。至于开设时长同学们选择的结果是:两个学期(53.9%)>四个学期(21.9)>一个学期(12.4)>三个学期(7.3%)。虽然该结果与大部分ESP需求分析所揭示的“从大三开始开设”有所不同,但考虑到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大三结束后就会到不同的医院进行实习,固定在校内学习的时间只有前六个学期,课程安排非常紧张,因而该调查的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在前两年就开始ESP课程的学习,也反映出了同学们对于该课程需求程度,对于如何设置ESP课程从学生的侧面提供了参考的依据。endprint

3. ESP课程学习动机及目标分析。从学生学习ESP课程的动机调查数据来看,位列前三的是:98名(55.1%)同学希望将英语同专业学科相结合来促进专业水平,34名(19.1%)同学想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还有24名(13.1%)同学为了将来工作的需要。就学习ESP课程的实际目标情况而言(图3),提高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和积累专业词汇与知识分别占到44.9%和35.4%,提高专业沟通能力占到了6.7%,还有9位同学认为各方面能力均需要提高。由此可以得出,大多数同学还是希望ESP课程能够同自身实际的专业紧密结合,以扩大专业词汇和提高专业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还要兼顾部分同学希望提高专业口语交流能力的要求。

4. ESP课程教学内容分析。就ESP课程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调查而言(图4),希望在课堂上着重培养文献阅读能力(B62)和希望提高综合语言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B64)的同学占到整体的80%,而希望侧重点放在提高于口语(B61)或写作能力(B63)上的同学不超过12%,还有约3%的同学(B6)希望同时提高各项能力。由此可见,同ESP课程的学习目标相似,绝大部分的同学还是将ESP课程学习的长远目标和具体学习内容放在着重培养本专业的学术交流能力,尤其是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和进行学术沟通方面。

四、结论和思考

纵观学生对此次调查所做出的选择(图5)可以发现:1.就学生基本情况而言,参加此次调查的学生英语大多在六级水平,对于本大学的英语教学现状基本满意,约4成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呼吁英语教学与个人专业发展相结合。2.对于ESP课程设置的调查,八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最好开设或者必须开设,要求最少开设两个学期以上的学生超过了85%,但是对于何时开设ESP课程的选择却难以统一。3.对于ESP课程的教学内容,超过4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专业文献阅读,超过3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提高综合能力及口语能力,这一选择与大多的医科院校所开展的ESP课程需求分析相符。

需求分析是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它“至少有四大重要作用: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3.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作为全面开设ESP课程的启动步骤,本文首先回答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即ESP课程既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也同时响应了学生将英语教学和专业相结合的呼声,是必要及必须开设的课程。同时本文对于课程设置的几个方面,如何使开展及开展多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该有哪些偏重等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为我校进一步开展ESP教学课程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数据。当然,具体的教学材料,方法手段,师资队伍,教学环境等相关要素还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Westerfield K.An overview of Needs Assess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Z].Oregon:University of Oregon,2010.

[3]Howatt,A.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245.

[4]Rodgers,T.Materials Development:In Prospect[A].Projects in Materials Design – ELT Documents Special[C].1980:144-171.

[5]Munby,J.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6]Hutchinson,T.&A.Water.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7]Dudley-Evans,T.&M.St.John.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8]蔡基剛.中国台湾地区大学ESP教学对大陆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6):26-30.

[9]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

[10]蔡基刚.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9):20-26.

作者简介:刘冰,女,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江苏徐州医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及专业英语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课程设置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