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影视剧《思美人》“屈公子”之称

2017-10-24刘昳岑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7期
关键词:姓氏屈原

摘 要:电视剧《思美人》播出后,“在春秋战国姓与氏有区别的时代,屈原能否被称为‘屈公子”成为网友们热议的焦点。本文将从姓氏制度的演变、楚国姓氏的演变、屈原所处历史背景等几个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姓氏;屈原;《思美人》

作者简介:刘昳岑(1993.7-),女,汉,山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1

讲述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故事的电视剧《思美人》播出后,引发了各界的热议和关注,剧中屈原的“屈公子”、“屈兄”之称引发了网友的吐槽和质疑,其争论问题之一在于,“在春秋战国姓与氏有区别的时代,屈原能否被称为‘屈公子”?微博上,《思美人》历史总顾问、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玉堂先生接受专访,给网友解答了很多槽点,就这一问题他指出,“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屈原不叫芈原。魏晋之后姓氏合一,不再存在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屈原的“屈公子”之称是否合适有待商榷,其缘由也值得深入探讨。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为芈姓,自鬻熊以后楚王族皆以熊为氏。一般认为,屈氏家族得氏于楚武王时期,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熊瑕,食采于屈邑,遂以屈为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大夫”。因此,屈原姓芈,氏屈,这是可以确定的。在探讨屈原在当时的称谓之前,我们首先来简单梳理一下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姓氏制度的渊源及演变过程。我们现在经常讲“按姓氏笔划为序”,这个姓氏实际上就是姓,姓与氏是合一的。而在先秦时期,姓和氏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表示相异的含义和内容。

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表明一个老祖母传下来的儿女子孙, 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同所有的符号标志,姓起着“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氏的产生晚于姓,氏是姓派生出来的,它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最初是同姓各部落的名称。贵族、王公有姓有氏,而奴隶、平民则有姓无氏,“氏以别贵贱”[1]

夏商的姓氏制度基本相同,姓是不能改变的,氏是随着客观条件而改变的,姓与氏有着严格而明显的区别。《诗大雅》:“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明言殷商女人亦有姓;夏代四百余年夏后氏保存其姒姓不逾,殷商六百余年亦保传其子姓而无变,亦是佐证。其后由女人所保有之姓转移到父系男子手中,姓由父系保存,由女人转称,男子是传而不称,女子则传而且称之。如昭公称鲁昭而不称姬昭,女子则称穆姬、伯姬。可见至周代,“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的制度仍未除。春秋中后期,我国的姓名制度發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从血缘国家向地缘国家转变,以血缘为依托的姓氏制度随着氏族社会的瓦解而发生变化,姓氏间的区别逐渐泯灭,战国以后,姓与氏已无区别。正如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亡矣。” 清人钱大昕说:“战国纷争,氏族之学久废不讲,秦灭六国废封建,虽公族亦无贵贱之律,匹夫编户,知有氏不知姓久矣。”首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作为上古氏族社会而保存下来的姓由于长期不复使用而失去了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人们迫切希望调整姓所代表的血缘关系,使之与人们实际的血缘关系相契合。同时,随着世卿世禄制度的崩溃,昔日的公子王孙,不少已沦落为平民,氏也逐渐失去了别贵贱的作用。这个时期的“百姓”一词,其含义也由春秋时代实指“百官有姓”之义,转化为指代一般民众了。由此,便出现了“姓”与“氏”合一的现象。

屈原正是生活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他生于约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生活时代正为战国时期,而且此时姓氏已合流。上古时期“男子称氏、女子妇人称姓”的分别此时已不复存在,无论男女,其个人的名称都以“新姓+名”的形式出现,与今天的姓名形式基本相同。举几个与屈原同时代的例子,《战国策楚策》称庄辛,庄辛是楚襄王时期的人,庄氏,名辛,此时的女子一般已不再称用变化前的旧性(除非该旧姓已转化为新姓氏制度中的新姓),如《战国策·楚策》中的楚怀王夫人郑袖,若按姓氏制度变化以前的称呼法,郑女姬姓,此女当称“郑姬”,此称“郑袖”,显然是“新姓+名”的称呼法。因此,《思美人》所称“屈公子”、“屈兄”之氏,而不称其姓“芈”,不称之“芈公子”,无疑是正确的。

再者,在屈原自己的作品中,对男子也是不称姓的,《涉江》有“伍子逢殃兮。”伍子指伍子胥,伍为氏。《离骚》有“汤禹俨而求合兮” “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2]等句,汤即成汤,商朝的建立者,子姓,是汤氏的始祖。禹,姓姒。武丁姓子,名昭,武丁是庙号,武丁使商朝达到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因此后人以其庙号为氏,称武氏,奉他为武姓始祖。吕望之吕为太公之氏,姜姓。

综上,影视剧《思美人》中对屈原的称呼是正确的,与刘玉堂先生观点不同之处在于,在战国姓氏合一的历史大背景下,上古时期“男子称氏、女子妇人称姓”的分别此时已不复存在,无论男女,其个人的名称都以“新姓+名”的形式出现,因此“屈公子”之屈在当时已是“新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悠久的姓氏制度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注释:

[1]《中国古文化博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参考文献:

[1]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景庆虹,才树祥.中国古文化博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3]薛安勤译注.国语译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4]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姓氏屈原
姓氏从何而来
有趣的姓氏
英国人的姓氏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读屈原〈天问〉之一》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姓氏拆解
屈原诗·天问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