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决策研究

2017-10-24滕玉华刘长进陈燕赖良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年9期
关键词:购买行为清洁能源结构方程模型

滕玉华+刘长进+陈燕+赖良玉

摘要 推进农户应用清洁能源对于促进农村生态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将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视为是一个“外部情境因素-内部心理因素-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的过程,基于环境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构建出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利用江西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农户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两个维度,研究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情境因素(经济激励政策、自愿活动、宣传教育、清洁能源产品属性)以农户感知为中介,进而正向影响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从众心理、行为便利性直接正向影响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生态价值观和感知因素在经济激励政策与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行为便利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相对于经济激励政策,农户自愿活动对提升农户生态价值观会更有效;在影响农户感知的四个情景因素(经济激励政策、自愿活动、宣传教育、清洁能源产品属性)中,自愿活动对农户感知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经济激励政策,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行为便利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政府要扩大清洁能源产品补贴的范围,加大农户购买清洁能源产品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户购买清洁能源产品的成本;加强清洁能源知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的环境责任感,增强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价值观;完善农村清洁能源应用服务体系,提升农户应用清洁能源的易用性感知;充分发挥清洁能源示范村的辐射效应,增强农户应用清洁能源有用性感知;引导基层村干部、党员或环保意识强的农户率先应用清洁能源,在从众心理作用下,促使更多的农户应用清洁能源。

关键词 农户;购买行为;使用行為;结构方程模型;清洁能源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7)09-0186-10DOI:10.12062/cpre.20170350

关于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户应用清洁能源,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2004—2010年、2012—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农户是农村清洁能源的应用主体,农户应用清洁能源对农村清洁能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存在购买清洁能源产品的农户较少、使用清洁能源农户还不多、清洁能源在农户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偏低等问题,因此,分析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对于促进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农村生态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些学者对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情景因素(经济因素、资源禀赋和政策等)、农户心理因素(环保意识与认知因素等)、农户户主特征和家庭特征等。如:蔡亚庆等采用公共投资占农户沼气池建造成本的比例来表示沼气补贴政策,研究发现沼气补贴政策、农户收入水平都会显著影响沼气池的使用效率[1]。彭新宇和高雷发现实际获得沼气池建设补贴额、沼气有用性认知、沼气易用性认知等都会对农户采纳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朱立志和赵鱼研究得出农户环境保护意识的程度对其沼气采纳行为有正向影响[3]。张瑞英等研究表明,性别、年龄和年家庭收入对农户可再生能源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4]。仇焕广等对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家庭人均财产水平对农户新型可再生能源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5]。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①关于各影响因素对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的作用路径及内在机理,现有文献缺乏深入研究。很多文献侧重于考察各独立的解释变量对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的直接影响,而鲜有学者精确刻画各前置变量的间接影响。②专门研究清洁能源应用行为这一变量范畴的文献还很少见。尽管有很多文献研究的变量范畴(如沼气的使用行为、能源消费行为以及节能行为等)与应用行为有一定联系,但这些变量的内涵与清洁能源应用行为并不完全一致。为此,本文在汲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江西省695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农户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两个维度,试图探究影响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研究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以期为政府制定有效的推进政策,引导农户应用清洁能源提供决策参考。

1 假设提出

农户应用清洁能源行为既是一种环境行为,也是一种技术接受行为。Hines 等提出的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型,认为外部情境因素(社会压力、个人的经济条件、是否有机会从事环境行为等)是实施环境行为的重要外因[6]。技术接受模型认为,外部变量通过影响用户感知进而对用户接受信息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外部情境因素(政策、宣传教育和行为便利性等)和内部心理因素(生态价值观、从众心理和感知等)都会对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产生影响,本文将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视为是一个“外部情境因素-内部心理因素-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的过程。课题组通过对农户的深度访谈发现,影响应用农户应用清洁能源的外部情境因素主要有政府经济激励政策、宣传教育、自愿活动、清洁能源产品属性和行为便利,影响农户应用清洁能源的心理因素主要是生态价值观、农户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从众心理。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情境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并提出研究假说。

1.1 情景因素

政府的经济激励政策,一方面会影响农户的“个体实施成本”,另一方面会影响农户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感知。例如:财政补贴政策虽然会降低使用清洁能源产品价格,但一些使用清洁能源产品补贴后的价格仍然明显高于同类使用其它能源的产品。因此,经济激励政策会对农户感知的有用性、易用性产生影响。王建明和王俊豪认为个体实施成本对低碳消费模式有显著影响[7]。杨树指出补贴政策不是直接影响新能源产品的购买行为意向,而是通过个人因素(家庭收入水平)和新能源产品购买态度间接地作用于购买行为意向[8]。丁丽萍等研究得出,政府政策对公众的节能意识有显著影响[9]。MuhammadSukki发现政府政策是推行居民住宅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一个重要因素[10]。仇焕广等研究表明,沼气补贴占建池成本的比例每上升1%,会使建池比例提高0.30%[11]。由此,提出假说H1a—H1d。endprint

假说H1a:经济激励政策对农户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1b:经济激励政策对农户生态价值观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1c:经济激励政策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1d:经济激励政策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增加农村居民清洁能源、应用清洁能源对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消费支出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农户对清洁能源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促进农户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清洁能源。Steg等认为,宣传教育会改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促进居民节能[12]。张露和郭晴发现宣传教育对中国消费者低碳农产品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13]。申嫦娥研究表明,政府低碳宣传与示范对消费者低碳的认知和态度有直接的正向作用,并对低碳消费行为有间接的正向影响[14]。由此,提出假说H2a—H2d。

假说H2a:宣传教育对农户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2b:宣传教育对农户生态价值观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2c:宣传教育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2d:宣传教育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自愿活动是一种自愿参与型政策,农户自愿活动没有任何的强制性约束和压力,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或时间成本,并且没有经济收益。芈凌云研究发现,自愿参与型政策工具对居民低碳化能源消费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5]。本文认为自愿活动有助于促进农户应用清洁能源,进而提出假说H3a—H3d。

假说H3a:自愿活动对农户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3b:自愿活动对农户生态价值观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說H3c:自愿活动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3d:自愿活动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能源价格和清洁能源产品属性会影响农户的能源消费选择行为。如果农户认为电价、煤气价、煤炭等化石能源价格偏高,并且应用清洁能源的产品质量、维护服务都能够达到农户的预期,农户就可能会优先选择应用清洁能源(如修建沼气池、购买应用清洁能源的产品)。岳婷研究发现节能产品属性对城市居民能效投资节能行为的影响程度较高[16]。芈凌云等研究得出,能效产品经济性对居民能源消费低碳化行为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17]。为此,提出假设H4a—H4d。

假说H4a:清洁能源产品属性对农户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4b:清洁能源产品属性对农户生态价值观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4c:清洁能源产品属性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4d:清洁能源产品属性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De Yong 等认为是否设置回收箱等设施、回收行为是否方便、是否耗时等外部条件显著影响居民垃圾回收行为[18]。曲英和朱庆华研究得出,即使居民具备了很高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意向,但如果生活垃圾设施、服务等跟不上,居民的行为意向仍然不能转化为具体的行为[19]。张瑞英等研究发现“能源使用是否快捷、维护简单”对农户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4]。为此,本文认为行为便利性是促进农户应用清洁能源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进而提出假说H5a和H5b。

假说H5a:行为便利性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说H5b:行为便利性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2 心理因素

根据价值-信念-规范理论,环境价值观会影响个体环境行为。不同类型的环境价值观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方向不同。居民持有的环境价值观对其自身的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20],生态价值观与环境行为正相关[21]。岳婷发现利他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16]。由此,提出假说H6a和H6b。

假说H6a:生态价值观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6b:生态价值观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王琛和吴敬学研究得出,技术感知易用性对农户选择新技术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2]。朱月季等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农户新技术采纳决策有正向的促进作用[23]。彭新宇和高雷研究发现,沼气有用性、易用性感知与农户沼气采纳决策呈正相关关系[2]。参照技术接受模型,用户感知是预测相关行为是否发生的重要前置变量,提出假设H7a和H7b。

假说H7a:农户感知因素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7b:农户感知因素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从众心理会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行为。如:汪兴东和杨蓉认为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生态消费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4]。石洪景指出从众心理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25]。王火根和李娜发现邻居购买太阳能热水器对农户购买有正向影响[26]。因此,农户的从众心理越强,就越容易受到农户所在群体压力的影响,在周围一些农户应用清洁能源的情况下,该农户就越有可能应用清洁能源。由此,提出假说H8a和H8b。

假说H8a:从众心理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说H8b:从众心理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和环境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见图1)。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江西省农户,考虑到江西省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根据江西省2010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江西省的所有县(市)等分为四类,然后从每类从随机选取五个样本县进行问卷调查。由于调查问卷中含有清洁能源产品购买行为,因此,问卷调查对象是农户家中16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2016年1月—5月课题组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万安县、于都县和修水县等20个样本县的农户进行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794个农户,得到有效问卷695份,有效率为87.5%。endprint

为了保证抽到足够数量的已经应用了清洁能源的农户,课题组在样本村以7∶3的比例随机抽取10户农户(7户应用了清洁能源的农户和3户没有应用清洁能源的农户)进行调查。如遇到特殊情况,课题组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抽样方法:一是样本村全村应用了清洁能源的农户不到7户,所有应用了清洁能源的农户都为调查的样本户;二是全村应用了清洁能源的农户仅为1—2户,总样本量从10户变为5户(包括应用了清洁能源农户及未应用清洁能源农户),应用了清洁能源的农户都为调查的样本户;应用了清洁能源的农户大于50户的村,同样以7∶3的比例抽取,但总样本量从10户提高到20户。

2.2 变量测量

为了确保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主要采用國内外较为成熟的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并结合中国农村情景以及研究目的,对量表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在正式调查前,通过与农户的访谈和小样本预试,对量表进行修正,最终形成正式的量表。主要变量均采用Likert 5点计分量表,要求农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测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包括清洁能源购买行为和清洁能源使用行为两个维度。购买行为借鉴了Chen等[27]、Minton & Rose[28]所提出的量表;使用行为在参考Linden等[29]基础上,结合概念自行设计了2个题项。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观、感知因素和从众心理。生态价值观参考Stern等[30]、Dunlap等[31]的研究自行设计;感知因素和从众心理参考了芈凌云[32]的研究,结合农户的调研自行开发。情景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激励政策、自愿活动、宣传教育、清洁能源产品属性和行为便利。其中,经济激励政策参考了Stern[32]的量表,根据我国农户实际情况设计了3个条目的量表;自愿活动根据实际调研结果自行开发;宣传教育借鉴了芈凌云[15]所提出的量表,结合清洁能源实际自行设计;清洁能源产品属性是根据岳婷[16]的研究,设计了3个条目的量表;行为便利参考了曲英[33]和孙岩[34]的研究,再结合概念自行设计。

3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3.1.1 信度检验

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s α值)和复合信度测度模型中各潜变量的内部一致性。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信度分析,潜变量的信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显示,各潜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都高于0.5,CR值均高于0.5,这说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本研究所使用调查问卷的可信度较高。

3.1.2 效度检验

借助SPSS19.0和AMOS20.0软件,采用因子载荷、平均方差抽取量( AVE) 和组合信度(CR)检验收敛效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见,各潜变量对应分量表的KMO统计值均在0.5以上,检验结果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01,这意味着研究量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各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值建议值标准是应该大于0.5,AVE值大于0.5和组合信度(CR)值在0.6以上,本研究各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6,各因子(潜变量)的平均抽取方差(AVE)都大于0.59,这表明各潜变量均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各因子(潜变量)的组合信度(CR)值均在0.78以上,说明测量模型的构念信度良好,模型内在质量理想。因此,从整体上看,模型各变量均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各潜在变量的信度较好。

采用AVE 值来检验区别效度,若各变量AVE值的平方根均大于它与其它变量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则认为变量间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区别效度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中各潜变量的AVE平方根均明显高于其与其它变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这意味着模型变量间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3.2 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

3.2.1 模型适配度检验

各潜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适合做结构方程分析。采用江西省农户的调研数据测算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拟合度,估计结果见表4。表4可知,模型的RMSEA 为0.036,卡方自由度比(CMIN/

DF)为1.876,明显小于3,表明模型与实际样本数据适配程度较好。模型中GFI值为0.948,NFI值为0.908,IFI 值、TFI值、CFI值均大于0.9,均达到良好水平,这说明拟合效果理想,模型无需修正,初始的理论模型即可作为最终接受的模型。

3.2.2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

使用AMOS20.0软件对农户清洁能源初次应用行为(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见表5和图2(模型中不显著的路径已经删掉)。 从表5和图2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 经济激励政策是影响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从表5可知,第一,经济激励政策与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266,P值小于0.001,两者关系显著,说明经济激励政策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第二,经济激励政策与农户感知因素的路径系数为0.196,P值小于0.001;农户感知因素与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254,P值小于0.001,两者关系显著,这意味着经济激励政策通过农户感知因素间接地正向影响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第三,经济激励政策与农户生态价值观的路径系数为0.112,P值小于0.01;农户生态价值观与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229,P值小于0.001,两者关系显著。这表明,经济激励政策可以通过农户生态价值观间接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因此,经济激励政策促进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的三条路径分别为: 经济激励→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经济激励→感知因素→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经济激励→农户生态价值观→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可见,经济激励政策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亦可以通过农户感知因素、生态价值观间接地影响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endprint

(2) 农户感知因素在情景因素(经济激励、自愿活动、宣传教育、清洁能源产品属性)与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从表5可以看出,一方面,在0.01显著水平上,情景因素(经济激励、自愿活动、宣传教育、清洁能源产品属性)各变量与农户感知因素的路径系数均显著为正;另一方面,农户感知因素与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239,通过了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可见,情景因素(经济激励、自愿活动、宣传教育、清洁能源产品属性)通过农户感知因素间接地影响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

(3)自愿活动对农户生态价值观、感知因素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0.001显著水平上,自愿活动对农户生态价值观、感知因素影響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419和0.290。这表明农户参与清洁能源方面的活动,会增强农户的生态价值观,提升农户感知的有用性、易用性。因此,为了促进农户应用清洁能源,一方面需要通过开展一些农村居民能够参与的环保活动,使其树立生态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图片和影像让农民了解一些应用清洁能源好的示范村和示范户,来提升农户应用清洁能源的易用性和有用性感知。

(4)农户生态价值观在自愿活动与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从表5可知,在0.001显著水平下,自愿活动与农户生态价值观的路径系数均显著为正。与此同时,农户生态价值观与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229,并通过了0.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增强农户的生态价值观有助于农户购买清洁能源的产品。

(5)行为便利对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购买和使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行为便利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180,并且在99%的置信度下显著;行为便利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为0.471。这表明农户应用清洁能源越便利,越有助于农户购买和使用清洁能源的产品。

(6)从众心理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从众心理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的路径系数在0.05水平上显著,且为正,说明农户所在区域使用清洁能源农户的数量越多,农户越有可能使用清洁能源。这与王火根、李娜[26]的研究结论一致,证实了农户具有从众心理。原因在于: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容易受到身边村民的影响,周边农户的环境行为会对农户产生一些规范压力,为了避免由于行为差异性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农户不得不采取与群体相类似的行为方式。因此,有必要积极鼓励村党员、村干部或环保意识强的农户率先使用清洁能源,通过舆论压力和示范效应,促使更多的农户使用清洁能源。

为了进一步探讨结构模型中各潜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本文将计算结果汇总于表6。从表6可见,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影响最大的变量是农户的行为便利(0.471),其次是感知因素(0.239),然后是从众心理(0.137);而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影响最大的变量是经济激励政策(0.341),随后依次是感知因素(0.254)、生态价值观(0.229)和行为便利(0.180)。对农户感知影响最大的变量是自愿活动(0.290);自愿活动对农户生态价值观的影响(0.419)远高于经济激励政策对农户生态价值观的影响(0.112)。经济激励政策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的直接效应(0.266)大于经济激励通过感知因素和生态价值观来影响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的间接效应(0.075)。因此,相对于经济激励政策,农户自愿活动对提高农户生态价值观会更有效。要促进农户购买应用清洁能源的产品,最重要的是经济激励政策;而要激发农户使用清洁能源,最重要的是提高应用清洁能源的便利性。

4 结论及启示

本文采用江西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经济激励、自愿活动、宣传教育、清洁能源产品属性通过影响农户感知,进而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从众心理、行为便利直接正向影响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②环境价值观和感知因素在经济激励与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行为便利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③相对于经济激励政策,农户自愿活动对提高农户环境价值观会更有效。在影响农户感知的四个情景因素(经济激励、自愿活动、宣传教育、清洁能源产品属性)中,自愿活动对农户感知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④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经济激励政策,其次是感知因素;对清洁能源使用行为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行为便利,其次是感知因素。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推进农户应用清洁能源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①政府要扩大清洁能源产品补贴的范围,加大农户购买清洁能源产品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户购买清洁能源产品的成本。②政府部门应借助电视、广播和橱窗等媒介,使农村居民了解清洁能源方面的知识,知晓应用清洁能源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来提升农村居民的环境责任感,增强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价值观。③政府一方面要完善清洁能源应用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应用清洁能源的便利条件,提升农户应用清洁能源的易用性感知;另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做好清洁能源示范村工作,充分发挥示范村对周围村庄的辐射效应,让农户感受到应用清洁能源在减少能源支出和保护环境方面积极作用,增强农户应用清洁能源有用性感知。④引导基层村干部、党员或环保意识强的农户率先应用清洁能源,通过舆论压力形成应用清洁能源的良好风气,在从众心理引导下,促使更多的农户应用清洁能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蔡亚庆,仇焕广,王金霞,等.我国农村户用沼气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五省调研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8):58-64.[CAI Yaqing, QIU Huanguang, WANG Jinxia, et al.The utilization rate of biogas in rural China and its determinants: evidence from five province survey data[J].China soft science,2012(8):58-64.]endprint

[2]彭新宇,高雷.农村贫困地区沼气采纳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4,32(8):137-142.[PENG Xinyu, GAO Lei. Empirical study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ogas thchnology adoption decision in rural povertystricken area[J].Systems engineering,2014,32(8):137-142.]

[3]朱立志,赵鱼.沼气的减排效果和农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4):35-39.[ZHU Lizhi, ZHAO Yu. Research on farmersadoption decision of biogas and emission reduction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4):35-39.]

[4]张瑞英,席建超,葛全胜.乡村旅游农户可再生能源使用行为选择模型研究——基于六盘山生态旅游区的案例实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12):190-196.[ZHANG Ruiying,XI Jianchao,GE Quansheng. Renewable energy use behavior in rural tourism area:a case study in Liupan Mountain[J].Journal of ari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12):190-196.]

[5]仇焕广,严健标,江颖,等.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17(3):10-15.[QIU Huanguang,YAN Jianbiao,JIANG Ying, et al.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in rural China: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jor driven factor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5,17(3):10-15.]

[6]HINES J M, HUNGERFORD H R, TOMERA A N.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J].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987, 18 (2): 1-8.

[7]王建明,王俊豪.公眾低碳消费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与政府管制政策——基于扎根理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J].管理世界,2011(4):58-68.[WANG Jianming, WANG Junhao. The influence factor model of publics low carbonization consumption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a study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J]. Management world, 2011(4):58-68.]

[8]杨树.中国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及节能消费激励政策影响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YANG Shu. Research on urban residents energysaving behavior and the impact of the incentive policy on energy efficiency consumption[D].Hefei: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15.]

[9]丁丽萍,帅传敏,李文静,等.基于SEM的公众太阳能光伏发电认知和采纳意愿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5,35(7):1414-1423. [DING Liping, SHUAI Chuangmin,LI Wenjing, et al.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ublics cognition and willingness to adopt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based on a SEM model[J].Resources science, 2015,35(7):1414-1423.]

[10]MUHAMMADSUKKI F,RAMIREZINIGUEZ R,ABUBAKAR S H,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of solar photovoltaic in residential houses in Malaysia:past,present,and future[J].Energy policy,2011,39(12):7975-7987.

[11]仇焕广,蔡亚庆,白军飞,等.我国农村户用沼气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3(2):85-92.[QIU Huanguang, CAI Yaqing,BAI Junfei,et al.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biogas subsidy policy in rural China[J].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13(2):85-92.]endprint

[12]STEG L. Promoting household energy conservation[J].Energy policy,2008, 36(12): 4449-4453.

[13]张露,郭晴.碳标签对低碳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与中介效应分析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5,33(11):66-74.[ZHANG Lu, GUO Qing. Impact mechanism of carbon labeling on lowcarbon agriproduct consumption behavior: 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mediation test[J].Systems engineering, 2015,33(11):66-74.]

[14]申嫦娥,田悦,魏荣桓,等.财税政策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北京市居民抽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财务研究,2016(2):99-104.[SHEN Change,TIAN Yue, WEI Ronghuan, et al. The influences of fiscal and tax policies on lowcarbon consumption behavior: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sample survey in Beijing[J].Finance research,2016(2):99-104.]

[15]芈凌云.城市居民低碳化能源消费行为及政策引导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MI Lingyun. Research on urban residents low carboniz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policy guidance[D].Dalian: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0.]

[16]岳婷.居民節能行为影响因素及引导政策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YUE Ting.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guiding policy of energyconservation behavior of urban residents[D].Xuzhou: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2014.]

[17]芈凌云,顾曼,杨洁,等.城市居民能源消费行为低碳化的心理动因——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6,38(4):609-621.[MI Lingyun,GU Man,YANG Jie,et al.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factors of urban residentslow carbon oriented energy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Xuzhou City[J].Resources science,2016,38(4):609-621.]

[18]YOUNG R D. Recycling as appropriate behavior: a review of survey data from selected recycling education programs in Michigan[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1990, 3(4):253-266.

[19]曲英,朱庆华.情境因素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0,22(9):121-128.[QU Ying, ZHU Qinghua. The effect of situational factors on the behavior of municipal household waste sorted[J]. Management review,2010,22(9):121-128.]

[20]PRICE J C, WALKER I A, BOSCHETTI F. Measuring cultural values and beliefs about environment to identify their role in climate change respons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4, 37(3):8-20.

[21]NORDLUND A M, GARVILL J. Value structures behi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2, 36(6):740-756.

[22]王琛,吴敬学.农户粮食种植技术选择意愿影响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15(1):45-53.[WANG Chen, WU Jingxue.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ain farmers technology choice[J].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15(1):45-53.]

[23]朱月季,周德翼,游良志.非洲农户资源禀赋、内在感知对技术采纳的影响——基于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的农户调查[J].资源科学,2015,37(8):1629-1638.[ZHU Yueji, ZHOU Deyi, YOU Liangzhi. Impact of farmers resource endowment and inner perception on technology adoption in Oromia, Ethiopia[J]. Resources science, 2015, 37(8): 1629-1638.endprint

[24]汪兴东,杨蓉.农村居民生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鄱阳湖区972个样本的调查[J].财贸研究,2016(1):62-69.[WANG Xingdong, YANG Rong.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rural residents ecological consumption behavior: on the survey of 972 samples around Poyang Lake Area[J].Finance and trade research, 2016(1):62-69.]

[25]石洪景.低碳政策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18(5):43-51.[SHI Hongjing. A study on how lowcarbon policies influence urban residentsenergy consumption behavior[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18(5):43-51.]

[26]王火根,李娜.农户购买太阳能热水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 500户农户数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1):98-105.[WANG Huogen, LI Na.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 in buying solar water heaters[J].Journal of Agroforestr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6,15(1):98-105.]

[27]CHEN C D, FAN Y W, FARE C K. Predicting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ervice adoption: an integr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2007,15 (5): 300-311.

[28]MINTON A P, ROSE R L.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nsumer behaviour: 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7,40(1):37-48.

[29]LINDN A L, KLINTMAN M. The formation of green identitiesconsumers and providers[M]//Individual and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practice. London:Ashgate Publishers,2003.

[30]STERN P C, DIETZ T, ABEL T,et al. A valuebeliefnorm theory of support for social movements: the case of environmentalism[J]. Research in human ecology,1999,6(2):81-97.

[31]DUNLAP R E, LIERE K D V, MERTIG A G, et al. Measuring endorsement of the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a revised nep scale[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9, 56(3):425-442.

[32]STERN P C. Toward a coherent theory of 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0,56(3):407-424.

[33]曲英.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頭分类行为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QU Ying.The study on residential behavior for source separation of household waste[D]. Dali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7.]

[34]孙岩.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2006.[SUN Yan. Study on resident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D]. Dali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购买行为清洁能源结构方程模型
我国信托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部落电商背景下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研究
太原市空气净化器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清洁能源发展的研究
节能透明太阳能电池温室的应用研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改进ARMA模型参数估计
B2C购物平台流行女装购买行为分析研究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电气与控制系统快速检修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