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花鼓:舞动欢乐走四方
2017-10-24
万荣花鼓是流传在山西南部黄河岸边万荣县境内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每逢喜庆佳节,花鼓舞者就会扎起红绸,在头、腰、脚等部位挂上花鼓,随着大锣、铜钹的打击声一边舞蹈一边上下击鼓,动作奔放有力,深受群众喜爱。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花鼓之名何来?《中国锣鼓》一书“花鼓节目”中说:“花鼓是背在身上打的,鼓上的图案花哨,鼓点花哨,动作花哨,着装花哨,故名。”万荣花鼓属于中华鼓艺的一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鼓声与雷声相比,有“鼓声可引来雨水”的观念,认为鼓声有助于春耕农作物的生长。
有关万荣花鼓的起源,一说起源于北魏,大同云冈石窟中有一尊胸戴花鼓翩翩起舞的石浮雕像为证;一说起源于宋代,《万荣县志》记载,花鼓兴于宋代,起源于郑恩打瓜园的故事。当地民间传说:宋太祖年间,有一老者陶红精通武艺,其女陶三春亦通武艺。陶红有言:必择一武艺胜其女者为婿。一天,太祖手下的大将郑恩(郑子明)到瓜园吃瓜不给钱,与陶三春发生争吵,两人交手而郑子明胜之,陶红便将其女陶三春许配给郑恩,后来便将这段有趣的故事编成花鼓内容。万荣花鼓大都是老头打鼓,姑娘打锣。据说扮老头者为陶红,扮姑娘者为陶三春,花鼓的鼓亦是仿照西瓜的样子做成。
明代,安徽凤阳花鼓艺人敲着花鼓走四方,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与万荣花鼓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如万荣花鼓曲中也有“背着花鼓走四方”曲调。万荣花鼓由此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清末民初,农村经济不振,民不聊生,许多花鼓艺人外出逃荒。民国十八年遭灾时,南景村以王田福为首的王氏家族老艺人带领全家身背花鼓,四处奔走谋生,到过太原、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州区)、潼关、济南等地,把万荣花鼓传播到四方。
万荣花鼓在过去大都围绕着神庙、社庙、家庙迎神祭祀而进行。在节日、庙会也进行表演。传统社会形成一种制度,凡参加庙会的各村、社,每逢古庙会节日都要出节目敬神,花鼓是主要表演节目之一。这种集会形成了各村、社竞赛的趋势,也增加了花鼓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各村、社为争荣誉,不断丰富花鼓的表演内涵,创新花鼓的表演形式。据清·康熙八年南景村兴村碑记载,“花鼓乃民间社火,由七至九人组成,女演奏者持手锣,凤头蛇身,男者腰鼓,蛇身龙体,曲牌流畅,寓有阴阳八卦、天地人和、金木水火土、五相生克之意。唯我村独有,世代相传,为祭拜皇天后土民间兴事所奏。”
一枝独秀 走向辉煌
南景村地处万荣县东南方峨嵋台地,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 700口人,属黄土高原,历史上靠天吃饭。改革开放以后,进行了产业调整,逐年凿深井8口,变旱地为水田;大量种植果树和桃树,依靠科学管理,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被万荣县人民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的追求愈来愈迫切,而传统的南景花鼓成为南景村的重头大戏。
在长期的竞赛活动中,南景村花鼓出类拔萃,脱颖而出,成为万荣花鼓的典型代表。说起南景花鼓,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距今已700多年。这期间出过很多高手,据记载,南景村的花鼓鼻祖继王天禄之后,有王家福、王田福、王丙寅、田司福、田金川以及现在活跃在花鼓舞台中的王企仁、田高狮、王明等。经过这些高手和一辈辈花鼓爱好者的演出、传授,特别是明代的王天禄、民国年间的王天福,在当地遭灾荒之后,携家人和亲友远到各地演出,不仅使他们度过灾荒,保全了性命,而且使万荣花鼓这朵奇葩之花开遍了北京、甘肃、西安、河南、晋南、晋中和江淮大地。
新中國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民间艺术。1952- 1955年,中央歌舞团、山西歌舞团和上海舞剧院来南景挖掘整理花鼓资料;1958年,以田金川带领的南景花鼓队赴北京参加全国职工文艺会演,受到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世纪60年代,天津歌舞团、西安歌舞团来南景挖掘整理;1984年,南景花鼓拍成新闻电影记录片《红花遍地开》;1989年田金川率领全家在山西电视台举办的农民家庭音乐会上获荣誉奖;2000年,王企仁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文艺调演,被授予“中华全国民间老艺人著名花鼓表演艺术家”称号;2009年,万荣花鼓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年,王企仁、郭弘礼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万荣花鼓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2年12月,王企仁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