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众生百态 尽显凌空之美
2017-10-24
抬阁,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抬着一个用竹木或铁质材料扎制成的类似“阁”的架子进行表演。“阁”分平阁、高阁,平阁只设一层架子,表演者或站或坐其上表演;高阁也被称为“铁枝”,制作表演较为复杂,即在主架上再分上、中、下三架,每架的分枝上分别安排不同的表演者。
抬阁的历史,史书上记载的极少。《黄土地风情录》中说:“抬阁也叫高台,是高翘的一种。”而高翘根据《山海经》和《通典》记载,它始于战国,盛于宋元,“也流行于河东”。可见其历史久远,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藝术。关于抬阁的内容,《武林旧事》中写道:“迎引新酒,有以木床铁擎为仙佛鬼神之类架空飞动,为之台(抬)阁。”这句话勾画出抬阁的原始雏形。
民俗社火中的空中杂技
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大型造型舞蹈,是山西民间春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万荣县的西村抬阁,早已闻名遐迩,声震四方。每年县城举行社火表演,西村抬阁总是作为压轴节目让人们翘首以待,人们总以急切的心情等着他们出场。后来,县委县政府为了照顾乡镇群众文化生活,将各乡镇社火进城表演进行了调整,改为每年四个乡镇,轮流进城。于是,群众就问:西村哪一年演?哪一年西村演,群众就分外注目,格外人多。有些人不远百十里搭上公共车,或者骑上摩托,或着开着蹦蹦车,冒着料峭寒风前去观看,足见西村抬阁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西村是西村乡一个行政大村,乡党委和乡政府所在地。处于稷王山麓,是后稷教民稼穑之地。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古代曾名西陵故里,传说是王母娘娘的娘家。自古百姓勤劳,民风淳朴,男耕女织,先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百姓辛苦劳动一年,年终岁尾总要祭祀神灵和自己的祖先,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举家平平安安、和和顺顺。为此,他们就自编自演各种文娱节目,并扮演各种仙佛神鬼,于是就形成了抬阁的雏形。
关于西村抬阁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明朝嘉靖年间,西村一村民在京城首辅张居正府中做事。那时,京城每年都要在元宵节举办大型社火表演,届时,全城百姓涌动,万人空巷,就连当朝皇帝也要携带皇后、妃嫔以及各部府官员前往观看,以示与民同乐。
首辅张居正为讨皇帝欢心,彰显自己治国才能,就下令京城所有富贾豪门,都要制作各种社火节目。他带头垂范,要求下属召集能工巧匠,拟出各种节目单,责成专人制作,这其中就有抬阁,在该府做事的西村老乡,也参加了此项工作,掌握了制作技巧,并于第二年春节回家省亲时传授给村民。如果从那时算起,西村抬阁至少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沧桑历史中一路走来
起初抬阁是有钱人为了显示其富有,在每年正月期间举行的一种表演活动。相传,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西村周边各村的乡绅富豪都要到西村上庙、对架,相互比攀,以显示自己的财力。他们用木头做成1.67米见方、1米高的架子,周围用彩布围住,富人家的子女在架子上做出各种简单的人物造型,架子下面由8个人抬着,进行游街表演,这就是抬阁的雏形。
清末民初到解放前,西村在四社闹红火(即上庙)时,改为用肩挠,即一个人肩膀上挠着一个特制的木架子,木架子下部控制在人的腰部,上面的人在木架上进行表演,因此称“挠阁”。表演时方便了许多,并且在表演当中还可以垫上支撑物休息,但架子上面的人物造型比较单一。
民国期间,西村祭祀稷王庙,声势浩大,时称“上庙”。当时除邻村社火和“五社”的社火外,西村村民独出心裁,创作出一种时称“挠阁”的抬阁。该节目将过去的八人抬改成一人肩扛,省人省工省料,又灵活机动、新颖别致,曾一度走红,吸引了很多观众,也为抬阁家族添了新的成员。
20世纪50年代,西村和全国各地一样,实行了农业合作社,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遂废除了多年来实行的以“社”为单位的组织,改成生产队,又拆毁了稷王庙,从此每年不再“上庙”,社火活动改到南街表演。流行了多年的“挠阁”,因对人体力消耗过大,并且架子太低,人物造型单一,所以改成四人抬的形式。同时,在内容方面进行了革新,由一人表演改为两人或多人,并且在上面能做各种简单的动作,使抬阁从呆板变得灵活,并配合时代,增添了新内容,做到古今结合、动静结合。
改革开放以后,西村人民解放思想,大胆革新,学习运用先进科学技术,除将人抬变成蹦蹦车拉,木架变成铁架外,还大力推陈出新,使西村抬阁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充实。除传统项目如《三娘教子》《牛郎织女》《三打白骨精》《嫦娥奔月》《白蛇传》《西厢记》《柜中缘》《挂画》等外,还新增了《苏三起解》《武松打虎》《高空飞车》《关公出征》《关公与绍婵》《铁弓缘》《三借芭蕉扇》《荷花仙子》等多个类目。
这些节目或以立意新颖、造型惊险而取胜,或因扮相俊美设计俏丽而感人,或以借古喻今针贬时弊而大快人心。总之,都弘扬了时代主旋律,褒扬了真善美,抨击了假丑恶。因而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村抬阁在宣传文化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一伙热爱乡土文化人士的积极参与下,产生了质的飞跃,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河东大地大放异彩,曾多次参加市县各种庆典活动,连连夺冠,并捧回锦旗、奖杯。
1992年,他们应邀参加了运城市第三届关公庙会开幕式表演,台下观众如潮,掌声雷动,台上领导离席弃座,翘首相望。海外华侨争相喝彩,频频举起手机拍照,国际友人不断为之叫好,国家和省市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作了报道。endprint
1995年,西村抬阁应邀参加了北京市龙潭庙会,为首都观献上河东大地精美的文化大餐,首都观众和外国朋友众交口称赞,并争相与抬阁队伍合影留念。这一次,他们获得了国家文化部金杯奖。
2006年,西村抬阁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捧回由国务院和文化部颁发的金光闪闪的牌匾。
2014年,西村人民舉办了全村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社火比赛活动。全村16个居民组,每组制作三台抬阁。各组居民不甘示弱,集思广益,竭尽全力,台台技术出众,精美绝伦。
当天,除48台抬阁外,还有旱船、花鼓、锣鼓、秧歌、彩车、旗队、炮队、小车队,参与人员之广,上至73岁老翁,下到三岁半稚童,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可谓旷古空前。当日,男女老幼倾家出动,加之邻村慕名前来的观众,西村的大街小巷,人群涌动,万人空巷。铳声、鼓声震落星辰,掌声、叫好声似海浪翻滚。从清晨日出直闹到皓月当空,人们才尽欢而散。
黄土地上的艺术奇葩
西村抬搁作为黄土地上古老而瑰丽的奇葩,饱含着西村农民的睿智、聪颖,是一种脱离地面的空中表演艺术形式,其艺术特色鲜明,价值广泛。
集体智慧结晶
万荣抬阁源于民间,由集体创作而成,无派无系,有广泛的群众特征和社会认同性。一架抬阁从构思设计到制作完成,不是一派一人之功,而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多人甚至多年辛苦构思、反复推敲的结果,常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内容丰富多彩
万荣抬阁的内容一般都取材于民间传说、戏剧、小说以及现实生活,一个故事、一出折子戏、一部影视剧,信手拈来就成为一架抬阁的主题,妙不可言,各有特色,可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它就地取材,贴近生活,寓教于乐,内容广泛,形式灵活,格调高雅,实属罕见。
艺术特征鲜明
高险赢人:一般高度在7米左右,惊险刺激。
巧妙取胜:人物组合,动静结合,如刀尖站人,画上挂人。
年龄引宠:由于抬阁表演有高度要求,并追求艺术效果,所以生、旦、净、末、丑各种戏剧角色,都由3~8岁甚至更小的儿童饰演。
寓意深刻:每架抬阁主题鲜明,寓意深刻,褒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教育意义,促进和谐文明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价值广泛的艺术瑰宝
万荣抬阁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增添节日喜庆气氛,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笑声,促进和谐与健康;万荣抬阁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地域文化艺术,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已基本形成规模,并发展壮大,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初步的经济效益,对于提高万荣县知名度,发展县域经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抬阁主题多为歌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教育意义深刻,历史意义深远;万荣抬阁作为民间文艺的综合艺术,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堪称祖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具有极大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
薪火相传 绵延至今
西村抬阁是集戏曲、舞蹈、杂技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艺。其设计之复杂、用材之考究、参与人员之多,远远高于其他社火,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抬阁艺术源于民间,众人参与,自发组织,无派无系,其传承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每一阶段都有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根据现在健在老者的回忆和文字记载,它的传承人只能上溯到清末的高山河。
1900- 1930年的杜贵生、王云五。
1931- 1975年,传承艺人有张明甫、王祥甫、王丙西等,他们在继承抬阁传统技法的同时,开始采用小平车作运载工具,使抬阁高度上升,并强化了抬阁的灵动性,代表作品有《三娘教子》《牛郎织女》《雷峰塔》《武松打虎》《拾玉镯》等。
1976年之后的代表性传承人有王殿杰、王义平、高新荣、高裕民等,他们使抬阁制作更加精美,代表作品有《高空飞车》《蹬马》《关公出征》《白蛇传》《西厢记》《招财进宝》等。
西村抬阁是西村人民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了将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当地政府已成立了保护小组、抬阁艺术团、抬阁保护中心,将各项保护项目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制作光盘、出版图书画册,并不定期举办培训班,使其后继有人,促使这一民族艺术之花开得更加娇艳,早日走出娘子关,走向全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