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课本素材,优化课堂教学

2017-10-23陈琼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优化

陈琼婉

【摘 要】教学要立足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要深入钻研教材,读懂编者的意图,灵活运用课本素材,充分发挥课本素材的导学功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数学。

【关键词】课本素材;活用;优化

根据《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并且,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近十年,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都较为简单,以简单素材为主,有些数学概念都没有直接给出。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全面研究过教材,站在编者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素材?通过对教材的全面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教材是遵循《课标》的理念,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看得到、听得见、能感受到的基本素材,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所以,课本素材是很好的教学依据,只有理解了素材的用意,用好素材,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以下是个人对“活用课本素材,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完善素材,感悟新知

摸球游戏:(1)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一定是红球吗?

(2)摸几次试试看,每次都能摸到红球吗?

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第1课“一定摸到红球吗”,课本以“一图两小问”作为概念学习的主体内容,素材简单,其实内含深意,本人从所需学习的概念入手,对素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进而理解编者的用意,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取三个不透明盒子,事先将盒子编号:1号、2号、3号,将5个红球和5个白球放入1号盒子中,将10个白球放入2号盒子,再将10个红球放入3号盒子,注意这些球除颜色不同外其它都完全相同。

让学生摸球并记录所摸球的颜色,每次只能摸1球,记录后放回,每次摸球之前教师要将盒子里的球摇匀。

(1)从1号盒子摸10次并记录,猜盒子中球的颜色,并打开盒子验证;

(2)从2号盒子摸10次并记录,猜盒子中球的颜色,并打开盒子验证;

(3)从3号盒子摸10次并记录,猜盒子中球的颜色,并打开盒子验证。

结果:从1号盒子中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不到红球;2号盒子中不能摸到红球;3号盒子中一定摸到红球。

同学们猜一猜,如果再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呢?大家讨论一下。

讨论结果:1号盒子摸到的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白球,因为盒子中有红球也有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2号盒子不可能摸到红球,因为盒子里全是白球,没有红球;3号盒子一定能摸到红球,因为盒子里全是红球。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比如:“明天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这是一定会发生的;“太阳从西方升起”这是一定不会发生的;“任意踢出的足球会射进球门内”这是事前无法判断的,也就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

通过游戏活动以及举例子,学生基本能归纳,得出概念:

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必然)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

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发生(不可能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事情發生前能确定的,我们称它们是确定事件;

有些事情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这些事件称为不确定事件。

把课本中简单的图片素材设计成游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在游戏中理解了三个事件的意义,加深印象。

二、以练导学,推陈出新

课本素材:已知△ABC底边BC上的高是6厘米。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BC所在直线向点B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2课“变化中的三角形”教学中,编者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是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深化,课本素材以问题形式展现,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由已学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根据编者的用意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引入,承前启后

1.观察下表并回答问题:

n 1 2 3 4 5 6 7

m 4 5 6 7 8 9 10

(1)表格反映的是____与_____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 是自变量,_______是因变量。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说一说随着n的增大,m是怎样变化的?

2.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面积S=_____;

3.三角形的一边为a,这边上的高为h,则三角形的面积S=____;

4.你知道决定一个三角形面积的因素有哪些吗?

第1题是前一节课的复习回顾,第2、3题是学习比较熟悉的内容,所列关系式本身就体现了变量之间的关系,第4题道出本节课的主题内容,引入新课.接着,以这个问题为主线,展开探究。

三、拓展素材,启发学习

课本中有些素材引入比较难,有些老师在教学中,担心学生难以理解或怕耽误教学时间,往往会忽略不讲,直奔主题,结果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老师没有理解透彻课本素材的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好好利用素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重点知识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第2课“整式的加减”,课本素材:

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1)任意写一个两位数;(2)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数;(3)求这这两个数的和。

再写几个两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这些和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意一个两位数都成立吗?

教学设计如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游戏:两位同学一组合作,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1.任意写出一个两位数;

2.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两位数;

3.求这两个数的和,有什么规律?

(二)逐步推进,领悟新知

这个规律是不是对任意一个两位数都成立呢?如果是,我们又怎样解释这个规律是正确呢?

同学们展开讨论,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想到用字母来表示。

这样设计教学,不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中常见的“漏加括号”的错误。所以读懂编者的设计意图,合理地利用课本素材组织教学,能突破重点,化解问题。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尊重教材,读懂编者的意图,深入钻研课本素材并灵活运用,充分发挥课本素材的导学功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与学》,扬州师范大学出版

[2]《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中国数学杂志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PEMFC流道的多目标优化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围绕“地、业、人”优化产业扶贫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4K HDR性能大幅度优化 JVC DLA-X8 18 BC
几种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的优化
LEACH算法的创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