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体会
2017-10-23卓玛
【摘 要】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指数、形、空间概念等学科专业素养,还指向儿童的探究精神、掌握数学知识、方法和技能,最为重要的是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升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既是数学学科自身的内在要求,这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思维发展
本文以“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为例,谈一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希望借此抛砖引玉。
一、“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学习目标如何确定
小学生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虽然其抽象思维还不完善,但已经在生活中累积了许多关于路程、时间与速度的生活经验,能隐约的感受到它们之间应该有某种关系,所以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理解速度的意义,明确数量关系,就可以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即建立“速度=路程÷时间”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这一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不断是数学思考与实践中,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①结合具体问题,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等常见的量,理解速度的意义。
②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掌握“速度=路程÷时间”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③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模型思想,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思维。
重点:建立“速度=路程÷时间”的数学模型。难点:理解“速度”的意義。
二、怎样才能达成“路程、时间与速度”学习目标
那么具体到数学课堂中围绕一个核心——启迪思维,两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教法之活、手段之新、评价之真、风格之魅。由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1)以学定教。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对这个课题已经知道多少、存在哪些障碍?如何做能协助学生轻松、有效的实现目标?这些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与着力点。
(2)本节课我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目的,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素材为主载,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多媒体资源为辅的原则,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抽象思维,引导学生经历准备模型,建构模型、运用模型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
三、建立模型,引导学生形成活动经验
师:松鼠和小兔比,时间不同,路程也不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们有办法吗?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方法1:280÷4=70(米)70×3=210(米)210﹤240 也就是说小兔3分钟走了240米,而松鼠3分钟走了210米,所以小兔走得快。
方法2:240÷3=80(米)80×4=320(米)320﹥280也就是说小兔4分钟走了320米,而松鼠4分钟走了280米,所以小兔走得快。
方法3:240÷3=80(米)280÷4=70(米)80>70,也就是先分别求出小兔和松鼠1分钟走了多少米,然后再比较,所以小兔走得快。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前两种方法都是运用了数学中常用的转化的方法,把本来不同的时间转化成了相同时间,即3分钟或4分钟,然后再比较。
小结: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是用第三种方法来解决的,就是用路程除以时间求出每分走多少米,然后再比较,这也说明当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的情况下,我们通常是用这种方法来比快慢的。
师:在刚才的例子当中,我们已经计算出小兔每分钟走80米,就叫做小兔的速度,松鼠每分走70米,就叫做松鼠的速度。(课件出示:客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客车的速度是多少?)怎样求客车的速度呢?谁来列式?
生:210÷3=70(千米)也就是说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行驶70千米
师:结合小兔、松鼠和客车这三个例子,你能试着说说什么叫速度?
生:每分走多少米,每小时走多少千米,每……
师:那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是速度呢?
生:像这样,每分、每秒、每时、每天等所走的路程就叫速度。
师:每分走80米这句话,还可以简写成,注意看:先写80米,也就是路程,再写斜线,最后写时间单位分(边说边写),看懂了吗?这个速度读作七十米每分。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那松鼠和大客车的速度怎么写呢?在练习本上试试,写好后自己读一读。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策略方法。重点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引导学生比较、发现方法1、2和方法3两种方法的异同;二是让学生体会“比较1分钟时间里走的路程”方法的优点,在比较中优化策略方法,充分经历由生活经验过渡到数学化认知的思维过程,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义。通过让学生在结合小兔、松鼠、大客车的速度基础上,谈谈对速度的理解,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维方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师:看看这些算式,想一想,我们是怎么求他们的速度的? 速度等于什么呢?
生:速度=路程÷时间
师:为什么求速度用除法呢?
生:因为总数除以份数等于每份,这里的路程相当于总数,时间相当于份数,速度相当于每份,所以求速度应该用除法。
在理解了速度的意义后,根据在解决问题中得到的三个算式:240÷3=80(米)280÷4=70(米) 210÷3=70(千米),经过观察和比较,学生顺理成章地就概括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自主建构出了“速度=路程÷时间”的数学模型,初步领悟建模的基本方法。紧接着从除法的意义出发进行理解,“速度”只是每份数而已,“速度=路程÷时间”这个数量关系只不过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这个已有除法模型在不同的应用领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进而加强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凸显除法的基本模型,使数量关系的教学直达其根部,激发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积累了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总结、去获取,课堂上教师需要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体验到数学思考带来的快乐,进而优化思维品质,提升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数学也就彰显了其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9)
【作者简介】
卓玛,大专学历,小教高级,从教20年,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