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走出职业倦怠期的途径探讨

2017-10-23魏康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0期
关键词:职业教师

魏康华

【摘 要】教师的职业倦怠缘于其工作的特殊性,长期紧张的工作压力、长期重复地与懵懂的学生打交道,加之对教师职业评价的不完美等,逐渐使教师形成了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的心理现象。随着人到中年,诸多因素的影响,倦怠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期,是当下教育部门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教师走出职业倦怠期的途径进行探究,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身心健康。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期

1.引言

教师职业倦怠被认为是教师不能够顺利面对其自身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性反应,它伴随着教师长时间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之下而引发的一种情感、态度与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工作倦怠主要的症状是丧失工作热情、丧失工作兴趣与对自身工作不够满意。现阶段,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经备受关注,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教师走出职业倦怠期的途径进行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2.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让教师面对职业倦怠期,从职业倦怠之中走出来,应当采取以下途径。因为形成教师倦怠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解决教师心理倦怠问题也应当从下述几个方面当中进行。

2.1让教师认识自我,提高个性修养

让教师充分认知自我,尽量可以做到自知之明,不可以狂妄自大又不可以过分自卑,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缺陷与兴趣进行了解,在教育教学阶段之中,注意要尽量克服不足之处,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教师的职业观一般是指教师自身在教师职业生涯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教师的价值是在教育教学阶段中有所表现的。教师职业实属光荣,与此同时,也是异常繁重的,生活清苦,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可以使其全方面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热爱学生,让自己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中获得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2.3教师自我调节

使教师形成职业压力,出现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个人因素。主要包含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与自我实现所需要的压力、教师自身不良的认知能力、教师个人的人格与生理因素等。因此让教师从自身的职业倦怠中走出来,在根本上就是给教师构建一个和谐的人本化环境,这一举措最直接的就是改变或是改善教师自身的因素。而最主要的在于教师自身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教师的自我调节是让教师迅速走出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个人自我调节主要包含有:(1) 对教师自身错误认知的调整与改变,包含不良的职业认知、压力认知、自我认知与倦怠认知。(2)增强自身的心理耐压能力与心理调试能力。对此应当组织教师去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内容,掌握心理调试的基本方式及手段。提高其学习意识,及时对自己进行充电,增强教育教学与科研的能力。要学会自我调节与自我放松。(3)学会充分地利用资源,寻找帮助与支持。主要包含充分利用自我效能感、乐观的情绪与控制点等内部资源与来自于亲人、朋友、师长、家长与学校等社会关系的支持等外来的资源。在面对学生的时候,需用积极的心态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你会感概“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面对家人和朋友的时候,健康有趣的活动和交流,会让你精神开朗活力十足。

2.4主动、积极地面对各项工作所带来的挫折

首先要来自于学校的帮助,第一要改变学校教育评价系统,确立评级目的性,成立完备的评价机制,让教师可以真正地以各种“率”来评比其成绩之中的束缚解救出来。第二就是学校领导应当带头,树立正确的学校风气,在各个教师之中形成高昂的士气,领导要激励教师,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动机,这样才可以化为教师工作之中的动力,也可以让教师在愉快的心情之中自我成长。与此同时,改善学校的管理模式,提高对教师的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例如:使学校的人员分配得到优化、改善工作条件,利用管理机制提供给教师更多的时间,支持教师的教学以及给予教师劳动积极的评价,它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及消除其后顾之忧。其次是社会的支持,要不断增强教师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并极大地影响着教师平日工作的热情。针对此情况,比较直接的解决方法是加强投入教师物资的力度,在经济上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一定的肯定。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进而使广大人民认可教师们所付出的辛劳,提高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满意程度与热情程度。除此之外,如果教师自己不能够解决自己由于职业倦怠所导致的心理上问题,可以咨询相关的心理专家。

2.5专业目标牵引

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专业目标,以目标为牵引与时俱进追求卓越,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丰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核心素养,用目标克制倦怠,用收获成功克制情绪和成就感的低落。

3.小结

教师职业倦怠被认为是教师不能够顺利面对其自身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性反应,它伴随着教师长时间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之下而引发的一种情感、态度与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可以直接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妨碍教师的教学发展。因此,教师要以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及阳光思维,尽快走出职业倦怠期。

【参考文献】

[1]叶玉霞.基于态度理论的高职教师科研倦怠探因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2.3(36):21-23

[2]侯永星.普通高中教师通过搞科研来度过职业倦怠期[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師版),2014.5(29):269

[3]华佳,柏双友,杨敏,等.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倦怠现状及分析[J].价值工程,2015.7(34):247-248.249

[4]韦新梅,石林鑫.警惕职业信仰崩塌——高职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期[J].大陆桥视野,2016.9(22):184-185

[5]黄菊香.透视教师职业倦怠实现教师快乐管理——试议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J].文理导航(下旬),2014.9(4):86-86

[6]郝国强.教师职业理解与认识的质性研究——以中小学骨干教师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6.28(3):59-66

[7]吴沙.寄宿制学校教师心理倦怠及其干预方式[J].科教导刊,2014.2(28):92-92.126

[8]吴素梅,史意娟.广西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8(6):133

猜你喜欢

职业教师
PHONEY WAR
最美教师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职业尊严从何而来?
圆我教师梦